大田景观(成都市郫都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供图)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12月8日讯(记者 何佳欣 实习生 王杰 摄影报道)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干净整洁的花香小径、宽敞整洁的柏油路……近日,记者走进了四川郫都区战旗村。据了解,近年来,战旗村全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基本实现了产业兴村富民。2020年,村集体资产达82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63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万元。
战旗村,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西北部,柏木河、柏条河双河环抱,沙西旅游环线穿村而过,是一个享誉成都、闻名天府的生态田园村庄,素有“上风上水、生态宝地”之美誉。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幸福村”“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称号。
吕家院子美食林(成都市郫都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供图)盘
从川西平原一个普通的农业小村子,到如今闻名全国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改革”是战旗村发展的关键词。据了解,近年来,战旗村积极在产业上“做文章”,探索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乡村旅游为核心、教育培训为配套”,三大特色产业体系成为战旗村乡村振兴的基石。
从唐元韭黄、云桥圆根萝卜到郫县豆瓣;从美轮美奂的蜀绣到历史悠久的唐昌布鞋,在精彩战旗展厅里,摆放着来自战旗村的各类产品,战旗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2011年,战旗村成立农业股份合作社后,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了以有机蔬菜、农副产品加工、郫县豆瓣、食用菌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其中,战旗蔬菜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有机蔬菜2000亩,年产值4000万元,本村入社率97%。此外,战旗村还形成了大满江红、富友四家“土生土长”的调味品企业,以生产郫县豆瓣为主,创“蜀府”“先锋”省、市著名商标2个,年产值1.3亿元,带动农户就近就业160余人。
现代农业——杏鲍菇生产(成都市郫都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供图)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仅有农业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形成农、旅、文、体、商一体发展格局。”战旗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十八坊是战旗村尝试自主开发经营的第一个文旅综合体项目,于2018年8月开街,取意乡村“十八般武艺”。战旗村将本区域传统农耕非遗技艺和手工作坊汇聚在一起,形成农商文旅融合项目。该地块约50余亩,原是村上的腾退老院落、文化大院和养猪场,属于闲置集体建设用地。村集体就地取材,按照“免租+押金+10%营业额分红”模式招商,引入了“唐昌布鞋、郫县豆瓣、蜀绣坊”等优质项目,一跃成为网红地和集体经济重要蓄水池。
打布壳、打堂底、捶底……32道大工序,100多道小工序,一双唐昌布鞋才会最终成形。在乡村十八坊里的唐昌布鞋工作坊里,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赶制布鞋。“唐昌布鞋是千层底布鞋的一个分支流派,起源于川西毛边布鞋,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8年8月,唐昌布鞋的非遗传承人赖淑芳入驻乡村十八坊里。据她介绍,截至目前,唐昌布鞋的销售量破万,销售收益220余万元。“现在工作坊内不仅售卖布鞋,还将制作工艺‘观光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唐昌布鞋制作技艺和文化。”
郫县豆瓣
“乡村十八坊总体采用‘前店后坊’的川西作坊模式,主要展示郫县豆瓣、蜀绣、唐昌布鞋、‘三编’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战旗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乡村十八坊是战旗村实行产业富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战旗村围绕建设农民幸福家园、市民休闲公园、游客度假乐园,打造了“千亩稻田、千亩油菜花”等大田景观,建成了党建馆、村史馆、天府农耕博物馆、郫县豆瓣博物馆、壹里老街等特色景点。发挥战旗村“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四川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品牌作用,大力发展农业实践和农耕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研学产业。成功创建AAAA级国家景区,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景区年接待游客达110余万人次。
战旗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战旗村将在郫都区唐昌镇关于唐昌国家农业大公园建设的总体规划指导下,重点发展包括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教育在内的“三大产业”,从传统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农业,实现休闲旅游教研培训产业转型升级。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