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专业定位、历史沿革和特色优势
专业定位
本专业立足融媒体发展前沿,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育人宗旨,在教育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以南艺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扎牢戏剧与影视学根基,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以综合艺术审美教育为特色,培养具有全媒体思维、新媒体素养、媒介融合技能、视听艺术创作能力的传媒复合型人才。
历史沿革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成立于2005年,2006年获批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点、艺术与传播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在武书连《2011中国大学评价》艺术类专业院校中获评A++级,所属戏剧与影视学科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2018年获江苏省第三期优势学科;2021年在软科专业排名中位列前十。
特色与优势
依托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五个一级学科的综合性优势,营造“艺术+科技”的专业氛围,形成多学科交叉、跨专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专业教学体系,突出课程思政,强调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理念,形成以大师工作坊、校企联合教学基地、传媒艺术研究中心为支撑的专业教学体系。
建立以特色实验室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机制,围绕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中央与地方合作共建影视高清实验室,省级传媒艺术跨学科综训中心等,建立高质量、多平台的实践教学机制。
通过国际教育合作,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互动平台,持续开展中外联合人才培养,多次承办国际影视交流活动,大力推动中外师生互访。
首届中国高校网络视听论坛: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和南京艺术学院主办,中国高等影视学会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承办
第二届中国高校网络视听论坛
第三届中国高校网络视听论坛
动漫数字媒体与短视频发展对话论坛2019
由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和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合作的索尼4K影像创作公开课在南艺传媒学院举行
02
专业负责人
专业负责人:王方,现任传媒学院院长。
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影视艺术创作。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理事长;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学会图像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科教影视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微电影专业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动漫协会副主席等,在教学和研究领域涉及广播电视编导、影视编剧、纪录片创作和影视艺术创作等方向,有十年电视行业编导、记者的从业经历和二十年高校从教的丰富教学经验,在影视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方面都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是江苏省2020年度“网络视听领军人才”。
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成员之一,参与传媒学院整体的课程教学改革,2013年在南京艺术学院示范专业建设中担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汇报人,2016年在学科评估中担任戏剧与影视学科主要汇报人。担任省级项目中央支持地方财政建设影视高清实验室负责人,传媒艺术跨专业平台实验室负责人,中国当代动画艺术资料馆馆长,索尼与南艺共建的4K视频直播实验室负责人。
策划并主办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学院奖”和“学会奖”颁奖典礼、第四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参与完成第一、第二届数字媒体“在前端”高峰论坛、“大动作独立动画展”,2021年长江新视听大会等重大活动,2017年与刘健、俞勤、薛峰共同策划成立“中国动画艺术资料馆”并担任馆长等。
主持2020年度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文化强国进程中中国影视高质量发展创新研究》子课题项目《文化强国进程中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创新研究》、主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一带一路国家电影文化传播》研究,主持江苏省文化与旅游厅科技项目《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主持完成省教育厅《数字时代跨界人才培养研究》课题,以第二负责人参与江苏省紫金文创智库重大课题《影视作品影响力的评价体系研究》,参与胡智锋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与策略研究》,担任子项目成果《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创新与融合》图书执行主编。
撰写或主编十余部著作,在核心及各类省级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担任数十部电影、电视连续剧、纪录片、动画片等编剧,获得中国纪录片协会2005年“十优”纪录片奖、江苏省“金凤凰奖”一等奖、三等奖、“金鹰奖”最佳纪录片评委会特别奖、中美电影节入围奖、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院奖”特别奖等。
主讲本科生课程:影像抒情表现1、影像实践1、影视美学等。
王方著作:数字时代的艺术媒介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院线电影《狙击时刻》和《恩师》,王方担任编剧
王方指导的作品《天仙配》获第8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优秀短片奖
03
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结构合理、注重发展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
本专业一直注重师资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教师年龄层次合理,实现专业背景、研究领域、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交叉渗透,现有专职教师22人,教授7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助教3人。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获得者3人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次,2020年“融媒体视阈下的传媒艺术跨专业编导与影制创新教学团队”获青蓝优秀团队。
教学团队著作
二、模式创新、特色鲜明的传媒艺术专业体系
本专业强化“立德树人”根本宗旨,贯彻“课程思政”育人要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的传媒艺术人才;建立跨学科交融的新型教学模式,开设跨学科课程,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搭建跨学科项目平台,探索面向大型创作展演活动的实践课程,拓展“高层次”、“拔尖型”传媒艺术人才培育建设路径;实现课程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培养学生的国家精神和民族情怀。近三年本科生在省部级及以上比赛中获奖达百余项。
传媒艺术网络课程开发和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研究结项证书
媒介融合下江苏影视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研究结项证书
三、跟踪前沿、强调质量的创新人才课程架构
本专业努力引领传媒艺术教育“教与学”的深刻变革,对照“国标”加强课程质量建设、推进课程体系革新,建设多元化的课程新形态,加快线上线下课程、混合课程、虚拟仿真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五类“金课”的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云平台+APP+直播”的“1+N”教学新模式,全面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了微课制作中心、传媒艺术跨学科综合训练云平台、传媒云课APP、4K视频直播的教学新模式,打造了技术完善的云平台、智能+、融媒体等绿色教学方式。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网络剧的海外传播大提升策略研究》立项文件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电影改编研究》立项文件
、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留存与数字偏向研究》立项文件
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繁荣网络文艺背景下江苏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研究》立项文件
四、立足专业、融通开放的人才培养实践模式
本专业致力于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强化政产学研战略合作,深化跨院校、跨行业和跨领域的协作,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学院建有数字媒体艺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现实艺术实践教育中心、影视高清实验室等四个省级以上实验室,数十个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外实习实训场所。
本专业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对其精准定位,做好顶层设计。与美国特洛伊大学就合作办学项目进行重点建设和精准培育,引进国外优质资源推动本专业的课程建设和师资培育,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化传媒艺术教育发展之路。本专业连年主办国际国内大型活动,如第十五届高校影视学会年会、第四届大学生电视节、“让记忆照亮未来”——国家公祭原创视频大赛、第五届德国电影节、中德法电影交流沙龙等。
2020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团队公示名单
201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建设名单
04
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由有经验的教授担任新进青年教师的教学导师,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修养和教学水平。
二、科研和创作并进,为专业建设夯实基础
鼓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提供国家级数字媒体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各级平台支持教师实践创作。近三年教师获得科研立项国家级5项、省部级 10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达百篇,科研创作获奖省部级以上达数十项。
三、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借鉴学习先进教学经验
举办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师进行国际教学研讨,分享教学经验。
来自美国特洛伊大学的历史学教授 Joe McCall到访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为学生开展为期两周的美国历史课程授课和对出国事宜的咨询讲解。
美国特洛伊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Robbyn Taylor到访南艺为传媒广编中美班的学生展开为期一周的新闻方面的专业授课,并开展以“大众媒体的全球应用”为题的两场讲座。
由德国外交部牵头并支持、德国电影节协会、歌德学院(中国)主办的第五届德国电影节在南京举办
重塑的时光——中德法电影交流沙龙
四、推动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
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交流活动,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
五、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强化与业界合作
有三位教师分别在江苏广播集团(总台)网络台、苏宁环球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挂职,提升了本专业理论研究与技能指导、科学研究和课程开发的能力。
六、引进优秀人才,优化专业结构
聘请教育部长江学者胡智锋教授、戏剧与影视学教指委主任周星为特聘教授,江苏广电总台(集团)总经理周斌为产业教授,引进旗帜型人才刘荃教授、骨干型人才南京电视台副主任记者陈丽君,提高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促成教、学、研三位一体的专业发展态势。
05
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本专业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情况
本专业构建了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实行督导、院长、系主任听课制,通过将教学质量评分标准与专业教学质量阶段性评分标准相结合,构建专业教学质量实时改进机制;以绩效工资制度为抓手,在业绩评价和职称评价中加强教学权重。
二、本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目标要求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本专业紧扣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采取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通过对教学的科学化管理,保障专业教学平稳、有序进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思路、新办法,最终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三、本专业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反馈、改进的措施
通过完善、实施“教学——学工”联动机制,实施学分预警机制,对每堂课状况做到有据可查,通过课程作业展对教学成果进行总结。专业教师通过每年的备课展、技能展演、作业展等提高教学水平。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获得第五届江苏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赛一等奖
2019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证书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项证书
第二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三等奖
《小鸟在前面带路》获得第八届中国影视“学院奖”学生组剧情片一等奖
2018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证书
《一口“大锅”》获得第六届江苏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赛一等奖
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证书
四、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和结果管理
严抓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从开题、中期检查到答辩,从紧要求。近三年,本专业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设计团队一项,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一篇,三等奖二篇;获得校级冯健亲优秀学位论文(学士)一等奖六篇、二等奖四篇、三等奖十余篇。
五、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结果和外部评价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全校一向名列前茅,呈现三大流向。首先,一部分毕业生进入央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等中央级及省市级媒体从业;其次,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一部分选择爱奇艺、今日头条、腾讯等头部新媒体平台行业;另一部分学生进入中影集团、华谊兄弟、光线影业、柠檬影业等国内优质影视企业。此外,另有毕业生选择进入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工作。这些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得到高度好评,主要呈现出专业技能扎实、动手应用能力强、知识更新快、自主学习能力卓越、社会责任感及工作责任心强等特点。在2020年疫情期间,由2007级广播电视编导毕业生、就职于湖北电视台的乐书婷领衔创作的《武汉莫慌,我们等你》、《阳台上的武汉》等宣传片引爆媒体,人民日报转载高度肯定,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网友高度热议点赞,湖北省省委书记应勇予以高度赞扬。
境外升学近三年累积达25人,主要去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欧美发达国家,选择海外留学深造的学校多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奥克兰大学、利兹大学等知名学府。境内升学比例与境外基本持平,部分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本学科国内一流学府,另有不少学生选择继续在南艺深造攻读,充分体现了毕业生对母校的眷恋及教学认可。
《明日殊途》入围2018年第六届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红枫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