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经验点
不同的图形可以合成一个新的图形(组合),或分割成其他图形(分解)。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感知一个图形可以分割几个相等的图形,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在游戏中初步尝试合作。
活动准备
1.不同形状房子图纸三张,正方形砖块若干(房子图纸大小与正方形、长方形成倍数关系)。
2.三幢房子轮廓操作板,三种不同大小的砖块,砖块统计表一张。
3.不同形状的砖块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比谁的房子大
师:小猪三兄弟想给自己造房子,这是他们设计的房子图纸。(出示不同形状的三幢房子图纸)
师:看看他们设计的房子形状一样吗?(分别说说三幢房子的形状)
师:这三幢房子大小一样吗?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知道?(出示正方形的纸片)
师:我这里有许多相同的正方形的小砖块,有没有办法用它们来帮助我们比较这三幢房子的大小?
如果砖块用得多,则说明这幢房子大;如果用的砖块一样多,就说明这三幢房子一样大。
师:请三个小朋友来贴纸片。纸片和纸片之间要贴紧哦。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每幢房子用了多少正方形砖块?(幼儿一同验证数量)发现什么了吗?(三幢房子用的砖块数量一样多,说明三幢房子一样大)
小结:相同数量的砖块,可以拼成不同形状的房子。不管形状怎么变,他们的大小是不变的。
二、订购瓷砖——感知形状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师:经过几天的努力,小猪们把自己的房子建造好了,可是他们觉得白白的房子不好看,他们准备订购些墙砖来美化下房子。
师:我帮他们借来了大、中、小三种墙砖给他们做参考,请三位小朋友来帮他们做选择,每个房子选择一种墙砖,看看每种砖块需要预定多少块?
三位幼儿上来选择一种大小的墙砖完成“贴墙砖”任务。
幼儿共同完成“墙砖统计表”。
师:三种砖需要的数量相同吗?哪种需要的多?哪种需要的少?
小结:造同样大的房子,大砖用的数量少,小砖用的数量多。
三、合作贴墙砖——感知整体形状与部分形状的关系
师:刚刚建筑店的老板把小猪订的墙砖送来了,但是由于不小心,墙砖被敲碎了许多,小猪们不知道该怎么贴了,请你们来帮帮忙好吗?
游戏规则:
1.请小朋友4个人合作,选择一幢房子贴墙砖。既然是合作,你们需要共同完成,在出现困难时要一同解决。
2.每组会得到一个小锦囊袋,里面的墙砖是一些敲成碎片的墙砖,请你们将篮筐里的墙砖全部贴完之后,再打开锦囊袋,动动脑筋,把里面的碎砖拼贴上房子。
幼儿4人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集体验证,验证重点:让每组幼儿说出在他们的房子中所“隐藏”的图形组合。
小结
原来将两个小图形稍加组合,就能组成另外一个大图形。
师:小猪非常感谢你们今天的帮忙。现在他们有漂亮的新房子可以住了,欢迎你们下次来他们家做客!
活动反思
①从活动的目标来看,活动的主要目标定在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活动设计了三个环节,从第一个环节的“感知形状的守恒”,到第二个环节的“感知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再到第三个环节的“图形的部分组合”,三个环节呈现出了层层递进的关系。
②在活动中,注意到了台上和台下幼儿的互动。当幼儿上来进行个别操作的时候,教师会提醒坐在底下的孩子帮忙数数。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底下的孩子因为“忽视”而出现注意分散的情况,而且可以增加幼儿默数等机会。
活动评析
活动亮点
1. 图片的运用好,从中班到大班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测量的概念,这次活动的测量工具就是小纸片,在幼儿操作的时候,老师反复强调“一片挨着一片”。始终运用大小纸片把测量的内容放得很大。纸片中蕴含着倍数的关系,让幼儿在操作和观察中通过相同数量的砖,来比较图形的大小,同时还能感知一个图形可以分解成几个相等的图形,也可以合成一个新图形。
2. 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较好,比较关注孩子的发展。比如在让幼儿体验“图形组合”时,教师把两个三角形拿出来,并在一起转一转,让幼儿观察旋转之后,获得的是正方形。这样的肢体动作很好。但是后面要紧跟一句总结的话“转一转,拼一拼,一块正方形的砖块出现了!”
活动建议
1. 第二环节中出现的大小不一样的砖时,可以当场折一折,让幼儿体验三种砖的倍数关系。把这些进行改进,可以对第三环节的展开有所帮助。
2. 第三个环节没有很好的落实,这个跟孩子的已有经验也有很大的关系。如第一环节,当幼儿用小纸片来贴房子的时候,可以加以总结,“两块正方形变成了小小的长方形”“三块正方形变成了长长的长方形”等。在先前的环节中可以强调图形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