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始终坚持质量为本、安全第一,确保今后路不毁、桥不断、隧不塌、港不垮、人不亡,把我们这代人的建设成果融入青山绿水、刻进历史丰碑、留给子孙后代。
打造品质工程的思考
文/部安质司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处副处长翁优灵
打造品质工程有三个问题要研究,即“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
为什么创品质
提出品质工程的背景
2015年10月,冯正霖副部长在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上提出了打造“品质工程”的新理念。杨传堂书记在2016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上指出,要提升基础设施品质,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开展公路水运建设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努力打造“品质工程”。
2016年,《交通运输部关于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出台,2017年《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公路水运品质工程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下发,2018年,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品质工程攻关行动试点方案(2018-2020》的通知。
无论是赵州桥、都江堰,还是南京的明城墙,都是我国的典范工程。《吕氏春秋》曰:“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勤劳、勇敢、智慧;责任、敬畏、信仰;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差不多就行”、“抄一把就走”、“中国制造=低质低价”,以及浮躁、失信、投机形成强烈对比。
兰州黄河铁桥由德国泰来洋行承建,1909年建成。合同规定,黄河铁桥完工之日起保证坚固80年。1949年,在解放兰州的战役中,铁桥桥面木板被烧,纵梁等留下弹痕,但桥身安稳如常。1989年,距离铁桥建成整整80年的时候,德国有关方面专程来兰州对铁桥进行检查,并提出加固建议,同时申明合同到期。
那么,我们交通人的使命是什么?我们不仅要让老百姓走得了、走得方便,还要走得安全、行得顺畅、用得舒心,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我们要始终坚持质量为本、安全第一,确保今后路不毁、桥不断、隧不塌、港不垮、人不亡,把我们这代人的建设成果融入青山绿水、刻进历史丰碑、留给子孙后代。
准备好了吗
打造品质工程的现实基础是我们的建设成就。截至2017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77.35万公里,高速公路已达13.6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世界第一。公路交通基本实现了由“初步连通”向“覆盖成网”的重大跨越。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万公里,港口布局更趋合理,码头和航道基本适应航运船舶大型化要求。一些交通基础设施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共同努力,相继建成了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洋山深水港等一大批世界瞩目的重大公路水运工程项目。我国特大桥梁、特长隧道、港口码头等建设工程总体质量水平已达国际领先水平。港珠澳大桥工程复杂、质量标准高、技术难度大、设计使用年限达120年,是当今世界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技术最高水平的代表。2016年底刚开工的深中通道项目,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世界级“隧、岛、桥”集群工程。
如今,跨度前十位的斜拉桥,我国占七座;前十位的悬索桥,我国占六座;吞吐量前十位的港口,我国占七席。2017年2月,《经济日报》“两微一端”新媒体推出六张“中国名片”,其中中国桥梁、中国交通占据两席,与中国航天、中国新能源、中国电商、中国超算等齐名。从这一个侧面说明我国桥梁和我国交通已成为当今中国发展世界级成就的代表之一。
我们可以说是交通大国,是否就可以称之为交通强国?
2018年2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李小鹏部长文章《奋力迈向交通强国》,指出一要综合实力世界领先——对标国际一流角度,不仅在基础设施、运输服务、装备技术等硬实力方面世界领先,还要在行业治理、人才素质、国际影响等软实力方面引领世界潮流;二要有效支撑强国建设——对照强国建设需要,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型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支撑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目前,我们的差距表现如下:
(1)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质量提升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短板还比较明显。
(2)工程质量耐久性、绿色环保水平还不高,服务水平还不优。
(3)工程科技和装备水平、精细化管理水平还需要奋起直追。
(4)工程质量治理能力还需要提升。
目前突出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基本要素保障仍不到位;二是责任落实仍不到位;三是建设管理仍显粗放;四是技术创新能力仍显不强;五是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仍然不高。
形势与挑战
“十三五”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仍处于交通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阶段,公路水运建设规模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工程建设难度不断加大,对质量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当前,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呈现“四个变化”:建设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管理模式日趋多样,项目要素约束趋紧,项目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落实“走出去”国家战略,需要提升质量核心竞争力。通过政府引导和推动企业进一步集成新技术,参与国际工程建设,将公路水运建设标准、理念、管理方式、技术设备等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我国交通工程由产品向品牌的转变。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7年,提出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
国务院发布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国家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满意度显著提高。”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确保重大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质量,建设百年工程。”“全面落实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责任,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主体责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建设交通强国、质量强国,把提高供给系统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品质工程是什么
品质工程包括一个追求、四个目标、六个具体内涵,即追求工程内在质量和外在品位的有机统一,目标为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在建设理念、管理举措、技术进步方面有新作为,在工程质量、安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新成效。
优质耐久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基础。要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体现对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体现精益建造、注重细节的“工匠精神”,体现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准管理、精心维护。
安全舒适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目的,是交通人不断的追求,贯穿于公路水运工程全寿命周期,包括施工、维护、使用的安全,以及人和设施的安全。
经济环保是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要坚持生态环境优先,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社会认可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评价标准,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品质工程怎么做
我们应该从七个方面实现品质工程的提升,包括工程设计水平、工程管理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工程质量水平、安全保障水平、绿色环保水平、软实力。
措施之一:提升工程设计水平
一是要强化系统设计,包括以耐久性为核心的全寿命周期设计;应具有可施工性、可维护性、可拓展性;生态环境优先,提升工程防灾减灾能力;优化设计,提高服务水平。
二是要强化统筹设计,包括推进模块化建设,深化、优化标准化设计;树立宽容设计理念,体现人文关怀。
推行构件设计标准化:创新装配式混凝土箱涵设计,将箱涵分节段预制拼装,实现箱涵装配化快速施工。
大力推广预制拼装技术: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可减少现场施工时间,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安全风险,减小对现有交通影响,缓解由施工带来的粉尘、噪音及光污染。施工便道也采用标准化预制路面板来代替传统现浇路面,加快施工速度的同时,避免反复凿除、反复浇筑,防尘降噪、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三是要强化设计创作。
措施之二: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要推行建设管理专业化、推进施工标准化、工程管理精细化、工程管理信息化、班组管理规范化,从而达到精益建造的目的。
发挥建设单位的首要作用,提升项目管理水平,重在早谋划、创环境、抓落实、促均衡。
管理专业化是指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包括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专业的施工队伍、专业的施工设备。
施工标准化是指倡导施工工厂化、作业程式化、管理模式体系化。钢筋仓储式配送管理标准化可以实现T梁钢筋超市仓储式配送中心模式、小区域小空间装配式钢筋精加工配送中心模式(“两心四间”即数控弯曲中心、钢筋配送中心、半成品待检区、负弯矩尺块钢筋加工车间、预应力井字架加工车间、护栏钢筋加工车间)。要积极推广先进的施工设备,推动转型升级,大力推广数控钢筋加工设备、预应力智能张拉和压浆等桥梁施工设备。
探索工业化建造模式,比如江西昌九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打造超大型混凝土构件制造中心,集中预制箱涵、小型构件和20米以下的梁板;构件制造中心占地300亩,实现“工厂化生产、流水化作业、信息化管理、装配化施工”,实现了场站布局由“零散式”向“集约化、规模化”突破,生产方式由“作坊式”向“工厂化、流水化”突破,管理手段由“人工式”向“信息化、智能化”突破,从而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管理精细化是指要倡导工匠精神,关注过程,保证每个施工环节受控,注重细节,保证每个施工细节都符合标准。
提升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一方面可以积极推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另一方面要推进监测及预警技术的整合应用,打造“智慧工地”。
实现班组管理规范化,就要增强施工班组专业化施工能力,形成稳定的作业班组队伍,形成稳定的作业班组队伍。比如,浙江乐清湾大桥实行班组六步走班循环制度:班前提示、班前检查、班中巡查、班后小结、班后交接、班后清理。
措施之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加强高性能材料、新型结构的基础理论研究,深入开展材料及结构耐久性关键指标及控制措施等研究,加强隐蔽工程和水下工程检测检验、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
二是充分发挥“微创新”作用。五小活动包括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鼓励施工班组和一线人员开展工艺、设备、工法、管理等“微创新”,提升质量安全技术保障水平。大力推广“三微改”成果——设备微改造、工艺微改进、工法微改良。比如昌九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自行研发了钢筋网片自加工系统和梁板机械凿毛装置,实现了钢筋制作与安装工厂化生产和智能化凿毛。
三是不断完善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新机制。积极研发和推广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加快淘汰或限制落后的工艺和装备。淘汰落后技术,强化弱项指标控制。重庆市交通委员会于2017年发布《重庆市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禁止、限制落后技术目录(第一版)》,对高墩翻模工艺、扣件式或碗扣式满堂支撑架、人工挖孔灌注桩、隧道初支潮喷工艺等36项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的落后技术(产品)进行了强制淘汰或限制使用,并提出相应的替代技术(产品),引导企业推广应用四新技术。目前,盘扣承插式脚手架、新型组合式标准梯笼广泛应用。墩柱施工新型作业平台可提高施工质量,保障人员安全。高墩施工液压爬模替代翻模工艺。人工挖孔灌注桩工艺受到限制,悬挖钻、冲击钻等机械成孔工艺应用更加广泛。
措施之四: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提升工程质量有一条主线(质量责任制)、一种方法(质量风险预防管理)、一个观念(过程质量控制)、一个重点(耐久性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工程质量责任体系,建立质量行为可追溯、质量终身制。二是进一步树立质量风险意识,推行首件工程制,坚决纠正实施“两层皮”。三是树立过程控制观念,“讲得清、符合标准”,推进自我纠错机制。四是强化工程耐久性的保障措施,梳理、明确关键指标和控制措施。
措施之五: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一是清单化、信息化、闭环化、动态可追溯。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体系。
二是提升工程结构安全。实现关键指标可实时监测、分析、预警;结构安全的状态可知、可控。
三是深化“平安工地”建设。加强施工安全标准化,确保施工安全(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
四是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的监测、预警、排险、修复及应急处置能力。
措施之六:提升绿色环保水平
提升绿色环保水平有三个要求:要求坚持生态优先,及时恢复生态环境;要求实施节水、节地、节材,倡导资源循环利用;要求降低施工耗能。
措施之七:提升品质工程软实力
一是提升建设管理人员队伍素质,具备现代工程管理能力、专业技能、良好职业道德。
二是提升一线工人队伍素质。“上岗必考、合格方用”;倡导师徒制模式;尊重劳动岗位上的优秀技工。
打造品质文化,其以“提升质量、保证安全”为核心,以“以人为本、精益求精、全心投入”为主要特征,人人关心品质、人人创造品质、人人分享品质。
实施品牌战略,培养独有的技术体系和文化特征,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推出交通品牌。
阶段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品质工程评价体系,实现“三个一批”:建设一批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实现一批建设技术和管理制度创新。
关于品质的几个困惑
品质工程是不是完全创新?品质工程是不是一阵风?品质工程是不是“高大上”?品质工程是不是高投入?品质工程是不是政府的事?品质工程是不是仅为“工程”?这些都是我们遇到的问题。
“品质工程不是一阵风,不是绝对的高大上,不是绝对的高投入……”关键在于怎么做。
要转变三个理念
发展方式上,从量的发展转到质的提升;组织管理上,从粗放管理到精工细作;目标导向上,以检验合格为目的到持续改进过程、持续追求高品质为目标。
要强化三个意识
责任意识——对历史、对人民、对自己高度负责的精神,指导工程建设,追求工程品质。规则意识——遵守行为规范、严守制度标准转化为自觉行为,积习成俗,保证工程品质。匠心意识——愿意为了百分之一的提升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通过精进管理、精益建造、精工细作,铸就工程品质。
尊重规律
打造品质工程也要坚持辩证思维,尊重客观规律,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在着力提升工程品质的同时,切实注重全寿命周期最优,避免不切实际的贪大求洋,避免为了盲目追求品质提升而造成建设成本剧增。
对工匠精神和质量文化的思考
聚焦工匠精神
什么是工匠?——技艺精湛的人。因为技艺高超并不断推动各行业技术或标准进步的人们,称之为“匠”。
他们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他们一丝不苟,不达要求不罢休;他们专注和执著,在专业领域上绝不会停止追求的进步;他们内心平静,耐得住寂寞和各种诱惑。作为工匠,其最重要的一点是首先要对自己从事的行业充满敬畏感。
什么是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是从99%提升到99.99%的精神。其次是一种追求,是工匠们以质取胜的价值取向,以及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无比执著的职业追求。再次是一种品质,执著于产品和品牌而锲而不舍、专心致志的品质。最后是一种氛围,全社会对工匠们的敬意,以及相应较高的社会地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关键在于用“利器”的人。一是机器换人;二是文化育人;三是依法管人。
质量管理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的四个阶段包括脱离生产的专职质检、基于数理统计的质量预测、基于系统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零缺陷质量文化。
(1)脱离生产的专职质检
美国工程师泰勒提出了质检分离的主张,设置专职的质量检验人员,专门对成品和半成品进行筛选,以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下一道工序或出厂。
(2)基于数理统计的质量预测
核心思想就是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解决大规模产品质量管理的问题。
(3)基于系统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QM)以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全员参与为主要特征。质量管理大师美国威廉·爱德华兹·戴明博士指出:“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控制的重点决不能放在事后把关,而必须放在制造阶段,即生产过程。”
1961年美国全面质量管理之父费根鲍姆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将质量控制扩展到产品寿命循环的全过程,强调全体员工都参与质量控制。20世纪70年代,日本质量大师田口玄一博士提出田口质量理论: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将质量控制从制造阶段进一步提前到设计阶段。
(4)“零缺陷(ZeroDefects)”
从99.99%到100%,意味着质量是完完全全地符合要求,而不是去浪费时间去算计某个瑕疵的可能危害能否容忍,其核心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六西格玛管理(6σ)是先进的质量管理办法,是一种能够严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企业流程管理质量的实施原则和技术,以“零缺陷”的完美商业追求,带动质量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最终实现财务成效的提升与企业竞争力的突破。六西格玛质量代表了对顾客要求的极高符合性和极低的缺陷率。它把顾客的期望作为目标,并且不断超越这种期望。6σ意味着主动预防性管理、全员参与。企业应将重点放在产生缺陷的根本原因上,认为质量是靠流程的优化,而不是通过严格地对最终产品的检验来实现。
企业应该把资源放在认识、改善和控制原因上,而不是放在质量检查、售后服务等活动上。
质量不是企业内某个部门和某个人的事情,而是每个部门及每个人的工作,追求完美成为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行为。
德国质量理念
德国的特点是以质量标准为基础,以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为手段,融入产品实现全过程,致力于建设不依赖于人的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体系。德国强调质量标准,特别关注规则、流程和管理体系的建设。
日本质量理念
日本荣誉法则以精益生产理论为核心,减少浪费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日本高度关注“人”的因素,把员工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强调员工自主、主动、持续改进,调动全体员工融入日常工作的“改善”,强调纪律、执行,持续不断地改善整个价值流。
“零缺陷”质量文化在国内企业也有代表,比如华为强调“零缺陷”质量文化,海尔认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航天上质量问题双归零。
质量不是独立的,是一种结果。要达成产品的质量,需要每一个人的工作质量去保证。保证质量不能依赖于制度和第三方监管,而在于全员认同的质量文化。质量管理从制度层面进化到文化层面,才是品质提升关键。文化的变革是管理变革的根本,而且质量文化的形成要有战略耐性。
一国产品之质量,乃一国之文明程度;一国产品之信誉,乃一国之国民尊严。质量时代的文化准备就是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协同支撑。
德国的质量文化就是“标准”。德国制造的品质来自德国人是怀着庄重和敬畏的心态从事哪怕是日常的劳作。当形成这种品质的科学和技术融入民族血液中时,当实现技术的劳作成为创造行为的一部分时,举手投足都是创造,身体力行即成一种艺术。
梁晓声说:“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是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要解决质量问题,迈入质量时代,最终拼的也是文化和精神。
打造品质工程,建设交通强国,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交通人光荣而艰巨的使命,需要我们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