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乡第三批工作队入村目前3个月了,入村以后各工作队积极投入到工作角色中,郊区乡锡伯特村住村工作队

入户走访摸底调查,了解村民的疾苦,用实际行动为村民服务。

竭尽所能 为村民排忧解难

锡伯特村离县城有25公里,该村由哈、蒙古、汉、维、回、俄、柯尔克孜7个民族317户953名村民组成,哈萨克族和蒙古族村民占到90%,分散居住在新场部(村委会)、老场部、冬牧场、额敏县城4处。

冬牧场在离村委会150多公里远的托里县庙尔沟山里,饲养着牲畜近16000头(只)。去冬今春,庙尔沟山区的降雪量的比往年大,积雪在风吹日晒下,表面变得很坚硬,许多牲畜难以扒开积雪,啃食牧草,长期处于饥饿状态。通往冬牧场的牧道全是自然的山路,牧道被积雪覆盖,最深处超过了1米,外面的饲草料无法用汽车运进来,只能靠骆驼、马匹驮运。正月十五,许多人在欢庆元宵节,工作队到派出单位协调了一辆铲车,去庙尔沟山里清理牧道积雪,23日傍晚才把7公里牧道打通,牧民把饲草料运进山,缓解了燃眉之急。3月初,3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要到乡卫生院体检,苦于没有交通车,工作队又从额敏公路分局协调了一辆中巴车,免费为体检的村民服务一天,村民纷纷向工作队竖起了大拇指。春季融雪后,村庄道路两旁积满了牛羊粪便,不但影响村容村貌,使得村庄飘满异味,极为冲鼻。工作队积极与派出单位沟通,协调了一辆铲车和两辆自卸车,清理了村路两旁的牛羊粪,美化了村庄环境。

招商引资 打好扶贫攻坚战

锡伯特村人口不足千人,却拥有耕地2.7万亩,草场36.2万亩,按常理说村民们应该很富有,由于不懂种植,缺乏科学养殖技术和市场信息,许多村民生活很贫穷。人穷目光就短浅,病、残、智障人相对就多,等、靠、要的思想在一些村民中存在。2016年塔城地区审计局、额敏公路分局、额敏路政海事局、额敏道路运输局对62户146名贫困村民全面实行精准扶贫,扶口袋重要的是先扶脑袋,只有村民转变观念,靠勤劳的双手和帮扶人员的帮扶,共同来脱贫致富

2016年,县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拟在该村的东面建一个大型的养殖场,这样既可以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又可以壮大集体经济,村民们也可以依托养殖场发展小农经济。

CCTV—7致富经、农经栏目告诉我们,致富的途径五花八门,形式多种多样。队员们有自己的想法:该村四周是荒地,土层很厚,遍地是牛、羊粪,种植优质果树是比较好的选择。充足的有机肥,可以产出天然的优良果品,前4年没有效益的时候,可以在地里套种打瓜、苜蓿等,5—20年的盛果期足能让村民摆脱贫困。栽果树投入小,风险小,经济效益高,人工投入也不大,还可以发展林下经济,放养土鸡、土鹅等,既可以消灭害虫、杂草,又可以给果树的增添肥料,散养的土鸡、土鹅也倍受市场的青睐;果林成了规模,自然会吸引游客前来游玩、消费,在果园里开具有哈萨克特色的餐馆,也可以带动村民家奶制品的销售。该村有草场36.2万亩,山水相依,很适合发展珍珠鸡和家禽养殖,草原上放养的家禽也能卖个好价钱。

以文化为引领 增进各族之间的友谊

开展有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增进各族群众之间的友谊,拉近队员与村民的关系。3月8日举办了庆“三八”活动,110多名妇女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70岁的牧民老太太巴努说:“她在牧场就是做饭、带孩子、挤奶子和伺候男人,这是第一次参加三八活动,想上去唱歌、跳舞,又没有勇气。当工作队员把奖品发给她时,她激动的一个劲地说谢谢。3月26日,村民自发在村文化室欢庆“纳吾肉孜”节,活动有叼羊比赛,摔跤比赛,骑马拾元宝比赛,吃“纳吾肉孜”粥,歌舞才艺展示。工作队员们筹资500元,为“叼羊”比赛提供一只山羊,融入到欢庆活动中。周边的阔克加依达克村、宫塔木村、霍由尔莫墩村、霍斯吉拉村和塔城市恰夏镇的部分哈萨克族村民闻讯,开车或骑马来到锡伯特村委会共同欢庆。此次欢庆人数超过了一千,民族成分达到了5个。

做强宣传 扩大影响力

及时向村民们宣传民族团结、维护稳定、国家法规、政策及上级党委、政府的文件精神,使村民们转变观念,了解时事,跟紧形势,调整种植、养殖结构,以达到增收致富。

锡伯特村村民分散居住在新场部、老场部、冬牧场、额敏县城4处,冬牧场距离村委会有150公里,新场部、老场部、冬牧场无网络,通讯不发达,经济条件差,村民难得聚集在一起,工作队每次都利用村民开会或聚集之际,向他们宣讲“去极端化”、“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人畜共处易患病”、《额敏县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督监理办法》、《土地清理》等知识,使村民们及时知晓社会发展的动向,思想不在落后,紧跟着形势走。

在做好内宣的同时,队员们利用手中的笔,撰写锡伯特村的好事迹、好做法,积极向国内的各大网站、报刊投稿,宣传锡伯特村。截止目前,有11篇稿件在全国100多家网站刊载170余篇次,《新疆交通运输报道》、《塔城日报》也有刊载。《30小时打通牧道》一文爆红网络;《千名村民聚集 欢庆“纳吾肉孜”节》一文产生了轰动效应;《不代牧,不超载放牧》一文引起社会共鸣,塔城日报社的记者看到此文章后,专程来该村进行采访,在《塔城日报》刊了专题报道。

锡伯特住村工作队在“访惠聚”的路途中,积极探索,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其它村队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结合精准扶贫和惠民政策,尽最大的能力,为村民多办好事、实事。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