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史
羊是中国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肉畜之一。中国养羊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起源和发展绵羊和山羊在中国古代统称为羊。家绵羊是由野生的羱羊驯化而成,家山羊则是由羊驯化而成。亚洲是家羊的起源地,中国是起源地之一,迄今发现最早的家羊遗存见于龙山文化时期。三门峡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中的家山羊是中国山羊的最早记录。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的羊骨则被鉴定为殷羊,是一种与殷代绵羊同种的家绵羊。
羊是中国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肉畜之一。中国养羊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起源和发展
绵羊和山羊在中国古代统称为羊。家绵羊是由野生的羱羊驯化而成,家山羊则是由
羊驯化而成。亚洲是家羊的起源地,中国是起源地之一,迄今发现最早的家羊遗存见于龙山文化时期。三门峡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中的家山羊是中国山羊的最早记录。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的羊骨则被鉴定为殷羊,是一种与殷代绵羊同种的家绵羊。南方家羊则最早出现在良渚文化遗址中。
羊被驯化后,发展迅速。在游牧民族那里,羊是畜群的主体,往往占牲畜总数的90%以上,成为游牧民主要的衣食之源。在西北的甘肃、青海一带,早在铜石用的齐家文化时期,已出土大量羊骨,并流行以羊骨占卜的风俗,说明这里已形成便于放牧的羊群。以后,活动在这一带的羌人建立了以羊为主的畜牧经济,因而被称为“西戎牧羊人”。甲骨文中羌字从羊从人,像是带着羊面具的人,可能反映了羌人以羊为图腾的习俗。蒙古草原的骑马民族养羊也很多。汉武帝时与匈奴打仗一次就掳获“羊百余万”。北魏时高车族所居敕勒川“风吹草低见牛羊”,鲜卑族“六部民”征马为赋,以羊满百口为率。契丹人以“羊马之富”自夸。蒙古人“牧而庖者,以羊为常”。羊也是中原农区的重要肉畜。历史上关于养羊、贩羊、食羊的记载很多。羊被广泛用于士大夫之间的宴客、馈赠、赏赐等。据《史记·货殖列传》载,汉时牧羊250头,收入可与千户侯等。春秋末猗顿在河西、汉武帝时卜式在河南,均以牧羊致富。明清时代,由于人口增加,牧地减少,养羊发展受到限制,但有些地方养羊业仍较发达。如云南养羊称盛,大理城因有“羊苴咩城”之称。太湖流域则利用枯桑叶等喂养湖羊。除民间养羊外,国家养羊起源颇早。《周礼》中有“羊人”一职。汉代设羊牧于上林苑中。自汉至明清,皇室均建立养羊场。清政府1671年在新疆设立伊犁羊场,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设立内务府羊场,规模都相当宏大。今日的巩乃斯羊场,即由伊犁羊场演变而成。
河南陕县刘家渠出土东汉陶羊圈
养羊技术的发展
自古养羊以成群放牧为主。有逐水草迁徙的牧区放牧方式,有夏高山、冬低谷的山区放牧方式,有早出晚归的农区放牧方式。不过农区较早实行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甲骨文中既有执鞭牧羊的象形字,又有羊圈的象形字,就是这种情形的反映。在农区,宋元时期湖羊仍以放牧为主,明清时因人口增殖、牧地紧缺而转为全年舍饲。
关于养羊法,汉代卜式曾有“以时起居,恶者辄斥去,毋令败群”的总结。《隋书·经籍志》载有《卜式养羊法》一卷。羊的饲养方法,魏晋南北朝时渐趋完整。对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养羊方式作了总结。放牧的原则是:缓驱行,勿停息;春夏早放,秋冬晚出;夏日盛暑,须得阴凉。春季要种豆、谷刈作青茭,或刈杂草硒成干草贮存起来,留作冬寒春雨时舍饲用。茭草要择高燥处堆存,围以圆栅,任羊绕栅采食,以免糟踏浪费。对羊圈的修筑,也作出简易而合理的设计。又提出在羊圈门前作沟,羊群进出均跳越而过,以此区别壮羊和病弱羊只。
在饲羊技术中有所谓栈羊法,即屠宰前的舍饲催肥。《周礼》中有“充人”一职,就是负责祭牲屠宰前的催肥的,这种催肥待宰的羊曰“少牢”。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曾规定牛羊司每年栈羊3.2万口。舍饲所用饲料和标准,各代不同,唐代官牧的标准是:每20只羊一饲养员,每只羊每天给菽豆1升6合,盐6勺;有青草期,稿秆和豆类减半。明清时代的经营地主趁牧区草枯、贫苦牧民缺乏过冬饲草时低价购进羊只,利用农区的秸杆和其他农副产品,进行囤肥,以谋高利。记载了这种栈羊法:九月初买来半膘的阉羊百数十头,开始时用少量糟水拌细切干草喂饲,5~7天后渐次用磨破黑豆稠糟水拌草料,每天上草六七次,不能多,不能太饱,不能给水和喂青草,栏圈要常洁净等等。这种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适合用于短期催肥。
关于选种,中国古代比较注意群选。《齐民要术》指出:“常留腊月、正月生羔为种者上,十一月、二月生者次之因为十一月、二月正值秋肥后,母羊健壮多乳,断乳时又可接上春草,而且冷育有利于小羊皮毛致密细软,体格健壮。为了保证适时配种,牧区采取在非适配期用毡片裹羝羊之腹的简单有效的办法。而对不作种用的公羊,一般都作去势处理。
品种
中国固有的绵羊以蒙系羊为主,藏系羊侷处于青藏高原及其邻近省份。受选种留种、自然环境和杂交的影响,形成以下较为著名的地方品种。
蒙古羊。主产地在蒙古草原。为肥尾型,头部黑色或褐色,体躯白色、毛细。蒙古羊自汉代起向长城以南扩散。在华北与殷羊相结合,在甘新二省区与哈萨克羊相混合,形成一些当地品种。东北三省原无绵羊,金元时期蒙古羊在东北地方发展起来。
哈萨克肥臀羊。原产于新疆,以阿勒泰肥臀羊为代表。尾椎仅5~8枚。脂肪库在尾部及坐骨上的臀部。阿勒泰及其以西地区汉唐时属康居国。《广志》和《酉阳杂俎》均说:大尾羊细毛薄皮尾上旁广,重且十斤,出康居。康居大尾羊曾大量引入甘肃、陕西等地,并对当地羊种产生影响。
藏羊。原产于青藏高原,公母羊均有角,呈细长螺旋状,尾细长呈圆锥形,为产于中国唯一属长尾型的品种,也是世界上处于海拔最高的高寒处特有的绵羊品种。
滩羊。产于宁夏黄河滩草场上。公羊角粗大、母羊无角,属蒙古羊系长脂尾型。在隋唐时期已在此处设立国家养羊场。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经长期培育,至18世纪形成这一品种。所产二毛滩皮,毛股紧密、花穗美丽,为制裘佳品。
同羊。产于陕西同州地区而得名。唐政府曾于同州朝邑、冯翊置沙苑监,其中有羊牧,宋代仍之。其地有苦泉,羊饮之肥而肉美,世称沙苑细肋羊。同羊是由沙苑细肋羊演化而成,尾肥大过飞节,雌雄均无角,以肉质细嫩而著名,毛可纺50~60支纱,为毛肉兼用种。
寒羊。分布于黄河下游,分大尾、小尾两型。大尾寒羊与同羊相似,二者具血缘关系。小尾寒羊躯体较大,脂尾较小,是蒙古羊与中原固有绵羊混合杂交形成的品种,其品种形成史缺乏明确的记载,但从唐代孟诜《食疗本草》记载可知这种羊在唐代已形成。
湖羊。分布于太湖流域,主产地原在杭嘉湖一带。它是由淮羊(小尾寒羊)演化而成。据南宋谈钥《嘉泰吴兴志》安吉、长兴接近江东,多畜白羊……今乡土间无角、斑黑而高大者,曰湖羊。”证明湖羊在南宋时已形成。但明末清初的《沈氏农书》仍称其为“胡羊”,并指出清代湖羊全年舍饲,以青干草、霜桑叶、蚕沙为食,无角、全白,全年发情,一年两胎,每胎多为双羔和多羔,多者5~6羔。羔皮花纹美丽。
库车羊。以产黑紫色羔皮驰名于世。品种形成史不详,产于新疆库车、轮台地区,外形似卡拉库耳羊,羔皮黑色带紫光。清代定为贡品,近百年来与卡拉库耳羊杂交,使库车羊更似卡拉库耳羊。
中国固有的山羊,著名的有宁夏的中卫山羊,其所产的二毛皮与滩羊媲美。被毛白色,分为两层,外层长毛纤细有光泽,成花穗,内层绒毛柔软而无润;可与克什米尔山羊绒媲美,济宁青山羊以产猾子皮著名,分布于苏、鲁、豫三省。蒙古白山羊散布于内蒙古和华北各省,体大肉多毛长,色乳白,其亚种宁夏白绒山羊;毛绒比为1∶0.84,犹为名贵。雷州黑山羊,无绒毛,为亚热带型山羊,体大43~65千克,一年两胎,一胎双羔或多羔。成都麻羊,乳房发达,日产乳2千克。河南沈丘的槐皮山羊,江苏海门山羊为皮肉兼用型山羊,其板皮出口受到欢迎。克什米尔山羊,原产于中国西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北麓,被毛白色,粗毛长12厘米,粗毛下的绒毛柔软纤细有光泽,长2.5~9厘米,每只羊可抓绒450克,可纺90~120支纱,为世界最著名的高级毛纺原料。以上这些山羊地方种,均在清代以前已形成,其品种形成史缺乏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