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积极推进并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江苏省“两个率先”的重大任务和战略要求。
近年来,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台湾现代农业发展横向比较,问题及不足之处也相对突出。台湾现代农业发展起步早,水平高,市场组织程度发达,在发展设施农业、精致农业方面有很高的水平,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可供我们借鉴、采纳。
本文从借鉴台湾农业发展经验、建立交流合作互动机制、加快连云港赣榆(台湾)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强对台交流合作的领导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具体措施有: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规划,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注重丰富休闲园区的文化内涵,在农业与休闲、观光、教育等深度融合上做出亮点。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合作组织建设,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逐步发挥合作社科技信息服务、金融信用服务、农资购销服务、产销对接服务功能。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引进和农用工业合作,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加工企业培育,提升农产品产业化、市场化水平。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突出健康、营养、安全的产品特点,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十二五”是江苏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在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并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江苏省“两个率先”的重大任务和战略要求。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着力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五化”水平,加快构建以现代装备为基础、现代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特征,劳动生产率高、土地产出率高、综合效益高的现代农业体系。
近年来,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速度较快。仅2010年,连云港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1.45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5.81万亩,新增设施农业占耕地比重位列全省第二。注重以农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为抓手,积极开展千亩连片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创建活动,落实惠农政策,强化科技支撑,壮大市场主体,创新组织形式,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灌南食用菌、东海鲜切花、灌云芦蒿被授予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基地;连片千亩以上的特色农业基地达65个;“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达77家。纵向比较,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突飞猛进;但与台湾现代农业发展横向比较,问题及不足之处也相对突出。台湾现代农业发展起步早,水平高,市场组织程度发达,在发展设施农业、精致农业方面有很高的水平,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可供我们借鉴、采纳。
一、台湾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
1、注重农业创新研发。创新研发是台湾农业进步的原动力,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达60%。台湾农业十分注重农业科技研究与应用工作,农业品种的改良、农产品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台湾以水果为主的地区品种更新很快,新品种层出不穷。科技让台湾成为国际蝴蝶兰种苗输出基地,享有“蝴蝶兰王国”美名。农业机械化涵盖了农、林、牧、渔各行业,水稻生产的整地、插秧、收获及干燥等主要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2、注重农产品加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发达,农产品收获后,及时进行分级包装,对于不合格品予以加工利用。食品企业与高校联合,发展高层次技术密集型产品,如调理产品、保健食品、无菌包装食品,以及低脂、低盐、低糖和高纤维的营养强化食品、功能食品等。仅青梅系列产品就包括梅子酒、梅果糖、青梅醋、梅子蜜饯、梅子工艺品以及以梅子为主要原料的减肥、美容和保健产品等。包装物也十分丰富、精致、考究,富有文化气息,给人以知识和启迪,令人赏心悦目。台湾首富郭台铭就以精装台湾好米当作订婚的拌手礼,带动礼品新风气。
3、拥有先进的农产品营销手段。台湾农产品营销主要通过农会、合作社到批发市场拍卖。批发市场有统一的建设规划,健全的管理法规,有力的财政支持,严格的商品和客户管理,对产品的交易实行免税,进场交易费用也很低。
4、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台湾积极依托第一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紧密结合自然条件和资源情况发展休闲农业,并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园区各具特色。依据不同需求,推出健康养生、品尝野味、乡村夜宿、亲子知性、体验学习、生态教育、纾压疗愈等主题游程。推动“机场+农场”便利行,下了机场直接奔星级的休闲农场。
5、实行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台湾农产品安全标准齐全,大力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严格实行农产品追溯和市场准入制度,农产品检测安全后方能进场,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得入市,产品检测发现质量问题,很容易追溯到该批产品的生产者。通过推广合理的生产方法,在无污染的农业环境下,达到生产与生态的和谐关系,让老百姓可以吃到健康安全的农产品。
6、注重农会组织建设。农会是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最为完善、功能最为齐全的农民组织。农会将单个农民组织起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的产业体系,有效应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及时为农民提供金融、科技、营销等方面的服务。
二、借鉴台湾成功经验,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
1.连台农业交流合作已有的基础为连台农业更全面合作提供必要的条件。连云港突出的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优越的港口资源,有能力,也有条件在推进连台现代农业交流合作方面先行先试。连云港在对台农业合作方面已经有成功的先行举措。拥有省级台湾农业示范区——连云港赣榆(台湾)农业合作示范区,从事现代农业的灌南冠台花卉,与台湾花卉业合作多年的振兴花卉。赣榆县金山镇通过村镇直接与台湾乡村结对的新模式与台湾屏东县林边乡结对成功,海头镇在江苏昆山举行的第二届两岸乡村座谈上与台湾台南渔业协会结成了两岸乡村对子,这为连台农业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合作平台。这些先行的举措和实践,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两地农业交流的进一步升级,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连台农业的更全面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2.两岸关系新形势为深化连台农业合作交流提供了现实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两岸关系稳中有进,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之下,有利于两岸关系良性互动的因素在增长。在农业合作和交流方面,台湾“农委会”对两岸农业交流的政策导向也发生了较明显的转变,对农产品销往大陆持积极态度;台湾精致农业的对大陆交流也在酝酿之中。2011年,两岸关系进入ECFA的收获期,应充分利用ECFA所创造的两岸经济合作新形势,深化两岸的产业合作与科技合作,加速农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助推台湾本身的产业结构调整。连台航运直航的实现降低了交往的成本,促进了物流、人流的通畅,为连台农业交流合作带来了大有可为的历史性机遇。
3.加强两岸农业合作是台湾农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农业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农业集约化水平、外向度较高,但受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农业生态脆弱,家庭农场式的小规模经营导致生产成本持续走高,规模不经济,农产品在价格上无法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争,产品出口竞争优势减弱,农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产业转型趋势更加明显,从台湾农业经济发展趋势看,开拓岛外市场,靠资本和技术的外移来继续保持在生产成本上的竞争优势,是未来解决农业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连台两地农业资源要素互补性强,加强连台农业合作是台湾农业转移产业、分散市场风险和实现农业产业升级的现实选择。
三、连云港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销售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对原粮等产品出售没有进行市场细分,缺乏品牌销售意识。大多数农产品依然没有按照标准化生产,产品品质无法保证。同时,产品包装、宣传和营销手段落后,品牌名牌产品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高效多层次加工的农产品比重偏少。“三多三少”现象突出:即在提高作物产量上下的功夫多,而在提高作物品质上下的功夫少;在农产品生产上考虑的多,在销售、加工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上考虑的少;在提高经济效益上的措施多,而在提高社会生态效益上的措施少。更多的还是局限于传统的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尚未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不能有效延伸农产品价值链。
三是休闲观光农业开发不足。现有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集中体现为“农家乐”,其主要活动方式是以采摘、垂钓、就餐和棋牌等内容为主,产品不多,形式不活,参与性不强。且观光园区、农家乐接待户以及旅游景点等资源相对独立,不能形成合力。游客凭借有限的信息了解到一些旅游农业的情况后而自发地参与,旅行社很少介入甚至没有介入,缺乏政府引导。
四是科技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现有的农业科技人员分布结构不合理,基层农业科技人才匮乏,农业科技队伍不稳定。由于体制等原因,基层农技队伍中,真正在一线从事农业科技的人员少,大量的农业科技人员集中在市、县机关,形成上多下少的倒“金字塔”型的分布结构,尚未形成行之有效农技推广体系。农业创新研发与农业发展结合度不高。
五是农产品安全生产任务较重。由于农民缺少相关知识培训,或受利益驱使,大量使用剧毒农药,未过休药期即收获上市销售,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多数农民在施肥上存在着重化肥、轻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肥、轻微量元素肥的现象,致使化肥利用率低,并容易造成土壤板结、酸化,产品质量下降,形成污染。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严,进一步加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六是组织化程度低,农业合作组织发展较缓慢。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结构松散,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农业流通服务组织与农民联系不够紧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力不强。使资源优势未能充分体现为产业和经济优势,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力较弱。
四、连台农业交流合作的几点建议
1、借鉴台湾农业发展经验,推动我市农业转型升级。结合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方案,主要做到“五加强和五提升”: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规划,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积极拓展农业新功能,大力开发农业的休闲观光等功能,研究制定休闲观光农业规划;注重丰富休闲园区的文化内涵,突出乡土特色,在农业与休闲、观光、教育等深度融合上做出亮点;大力推进行业管理,以差异化布局模式,培育休闲观光精品工程,提升综合开发水平。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合作组织建设,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有针对性的借鉴台湾农村组织行之有效的发展机制、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开展与台湾农会、农协、产销班等农村经济组织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在两岸农村建设合作示范区进行探索。结合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探索有效的组织运作机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力争有新的突破。前期注重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强化引导,在加强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支持和引导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逐步发挥合作社科技信息服务、金融信用服务、农资购销服务、产销对接服务功能。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引进和农用工业合作,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以连云港较好的农业机械制造基础与台湾较为发达的农用工业相结合,带动连云港农机制造业向优质、高性能方向发展;在花卉产业转型提升方面加强合作,对土壤改良肥力提升技术和产销平衡管理等开展协同攻关,促进数量型农业到质量型农业的转变,努力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和贡献率。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加工企业培育,提升农产品产业化、市场化水平。积极引进先进的加工科技,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扶持政策,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突出健康、营养、安全的产品特点,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加强芦蒿、食用菌、畜禽等大宗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引进。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注重培育农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积极开展农产品认证与基地认定工作。完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逐步建立从田头到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搞好设施农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促进设施农业的良性发展。
2、建立交流合作互动机制,实现连台农业深度交流。一是大力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聘请台湾农村发展基金会、台湾大学食品、园艺系的一些专家教授为我市农业顾问,邀请台湾农业专家来连考察、指导和讲课,选派科技人员赴台学习,畅通农业科技信息交流渠道,探索农业从业人员赴台劳务输出的可能性。二是支持两地农业经济主体交流。邀请台湾农业企业参加我市举办的农业展览会,依托直航港口建立台湾农产品在连销售、集散、中转的便捷通道,选派农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农产品市场管理人员和种养加销大户到台湾考察学习。三是建立科研、培训、推广合作关系。争取台湾科研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在连云港设立分部或建立连台农业科技培训合作交流中心,考虑向台资企业开放科研计划,鼓励台资企业与内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创新。四是加强台湾农业先进理念的宣传。通过印制知识手册、开展专题讲座,适时举办台湾农产品展销会,在连云港台湾事务网站和市农委网站设立台湾农业专栏,推广台湾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做法。
3、加快连云港赣榆(台湾)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连台农业合作平台。加大对赣榆(台湾)农业合作示范区扶持力度,以推动连台农业人才交流、技术合作为核心,吸引和扶持相关项目在园区落户、发展,发挥引进台湾先进的农业技术、管理经验和现代产销模式的功能,催发台资农业企业技术溢出效应。按照现代经营理念,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把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成为集生产、科研、加工、物流、教育培训和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使示范区成为台湾农民的创业乐园,两岸农业的合作平台,先进科技的孵化中心,产业提升的示范基地,体制机制的创新场所,现代农民的培训超市。进一步明确、细化对台农业优惠政策,在土地审批、财政支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4、设立连台农业交流专项基金,加强对台交流合作的领导。一是成立连台农业交流合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或对台事务的市领导任组长,市级机关各有关部门、相关县(区)政府负责人为成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开展连台农业合作交流项目的规划、协调和推广工作。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市农委,具体负责相关工作的实施。二是建立连台农业交流合作基金。主要用于重点农业示范项目、农业科技引进、台湾专家顾问聘用,科技人员的交流给予专项补贴,以及两地合作项目的启动资金资助。
作者单位:市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