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0月23日电 题:新品种、新业态、新经验——来自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现场会的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陈冬书
渔业关系老百姓的“菜篮子”。近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现场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来自现场会的新品种、新业态、新经验折射着渔业现代化新景,讲述着现代渔业发展故事。
加强新品种研发推广
剁椒鱼头、鱼头泡饭……以我国四大家鱼之一“胖头鱼”为食材的菜品常常摆上人们的餐桌。在现场会上,武汉青鱼原种场展出的“胖头鱼”新品种“中科佳鳙1号”更显灰黑壮硕,嬉游在水缸中的它们有着优秀的“头身比”。
“中科佳鳙1号”去年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据其主要研发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教授童金苟介绍,该品种经过两代科学家近30年选育4代而成,18月龄体重提高14.5%以上,头长提高5.5%以上,目前已在十余个省市的近40万亩水面推广养殖。
异育银鲫“中科5号”、团头鲂“华海1号”……新品种各具特色。据了解,作为国家级原种场和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湖北武汉青鱼原种场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对源自实验室的新品种用养殖户的方式养育,推动成果转化和中试熟化,助力新品种向市场推广。
图为湖北武汉青鱼原种场苗种繁育区特种鱼车间。新华社记者陈冬书 摄
“除了合作推广外,我们还有苗种繁育区,区内建有常规鱼和特种鱼繁殖设施。”武汉农业集团武汉市水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运敏说。
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现场会上表示,要推进水产种业振兴,选育适用于不同养殖模式和环境的优质、高效、多抗、安全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加快推进水产种业基地建设,并加强技术推广和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强化种业创新攻关,完善商业育种机制,做精做好水产种业。
发展现代设施渔业
一个个规整的方形水池里,数台增氧机激起阵阵水花……现场会上,与会人员参观了今年正式投产运营的国家万亩渔业绿色循环试点基地。
“以前的鱼塘形状、面积不一,而且分散在农户手里,以养殖常规品种为主,收入不均。”武汉市东西湖区农投集团员工程俊说,去年起,基地进行了标准化池塘改造,将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分散不规则、水系不合理的池塘规整成几种相同量级大小的塘堰,并进行多样化品种养殖。
据了解,基地目前正在建设养殖尾水净化循环利用系统,采用生态净化治理模式,推动发展绿色循环养殖。
图为国家万亩渔业绿色循环试点基地。(武汉市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渔业现代化,离不开现代化设施建设。
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制定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提出实施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到2030年,设施渔业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比达到60%。
本次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现场会提出,发展现代设施渔业,要加快水产养殖池塘改造,以水产养殖大县为重点,推进传统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集成应用池塘养殖多功能智能化设备、生态养殖管理系统及装备技术,提高养殖效率。
互通有无 畅谈经验
现场会上,几个省市的农业部门代表交流分享了当地经验做法——
长江沿岸省市推动长江“十年禁渔”长治长效:重庆市强化禁渔能力建设,更新智能化辅助终端,开发“长江禁渔在线”应用,畅通公众监督渠道;湖北省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迁移长江江豚34头,助力江豚迁地保护和全人工驯养繁殖研究。
有些省份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吉林省着力构建大水面生态渔业产业群,不断优化鱼类品种结构,推动休闲渔业发展,松原、白城等地已经形成以查干湖、哈尔淖为代表的冬捕产业;安徽省着力打造千亿级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稻田小龙虾已成为安徽省渔业的主导品种。
图为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现场会现场。新华社记者万芃琦 摄
一些沿海省份推动建设“海洋牧场”:广东省已新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自升式桁架类网箱,发展海水种业,挖掘深远海养殖潜力品种;山东省坚持科技创新,研发了深远海大型网箱大数据管理系统,对养殖数据、环境数据、设备状态、安全状态、海域情况等进行全程监控。
此外,浙江省加快推进“海上千万工程”,根据海洋捕捞渔船特点,突出安全理念,统筹渔业发展补助资金建成引领渔船1073艘、带动全省7000艘渔船设施整治改造,提升渔船本质安全水平。
马有祥表示,要以推进渔业现代化统领渔业渔政工作,以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和高效能治理为总要求,推动渔业实现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治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