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晋中7月1日电 题:革命老区山西左权的“致富经”
中新网记者宋立超
天空格外蓝。在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寒王乡石港口村霍先芳的农家小院里,黄瓜秧正向着太阳慵懒地伸着蔓。院落不大,整洁有序,屋顶的太阳能光伏板熠熠闪着光辉。
这是中新网记者在“爱上晋中・走近晋商故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媒体晋中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中看到的一幕。
李爱华家的小院。宋立超 摄
60岁的霍先芳在镜头面前稍显局促,但提起家中的改变时却滔滔不绝。她指了指屋顶的太阳能光伏板,“光这个一年就能带来7000元(人民币,下同)的收入。”
作为老实本分的当地农村人,以前的霍先芳主要在家中务农,丈夫偶尔出去打短工,经济收入并不稳定,生活拮据。但日子并没有一直贫困下去。
2017年6月底,霍先芳家中的5千瓦屋顶光伏电站正式发电,加上“贷资入企”政策带来的红利,一家人的生活大有改观。目前,霍先芳已经申请加入村中的养牛合作社,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左权县原名辽县,是为纪念在抗战时期牺牲于此的左权将军而改为现名。这个位于太行山脊中段的革命老区,曾是华北敌后抗战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如今,努力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是这个闻名中国的革命老区的重要任务。
数据显示,2014年,左权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29个,贫困人口超过5万人。经过数年努力,当地退出贫困村80个,脱贫13268户、34807人。
如今的左权县不仅要实现“脱贫摘帽”,还决心打造“国定贫困县退出新样板”。为此,当地官方将2018年工作任务明确为“六大工程、三十项行动”,并召开了全县“誓师大会”。
据介绍,目前左权县已形成核桃、杂粮、光伏、电商等九大增收产业,有近60%的贫困人口主要依靠特色产业增收脱贫。其中,总计建设76.4兆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整个项目建成后,将实现104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破零。
除了异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加大财政投入、严格责任落实等常规动作外,“红色旅游”是左权县的独有优势。抗战时期,这里有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150多个机关单位在此驻扎五年之久,走出了6位共和国元帅,6位大将,19位上将,48位中将,300位少将。
当前,为期三个月的太行(左权)生态文化旅游活动季正在当地进行得如火如荼。当地官方对此次以“走进红色左权、唱游秀美太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寄予厚望,期待借此扩大该县太行生态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到左权县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左权县寒王乡石港口村村貌。宋立超 摄
据介绍,左权县与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举行了签约仪式。项目融合左权县深厚红色文化资源和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党史军史研究成果,围绕八路军测绘历史,考证修复麻田镇苏公村八路军前方总部测图室旧址,以建设红色文化引领旅游发展,助推老区脱贫。同时,左权县分别与多家公司签订项目开发意向书,签约金额达102亿元。
同时,当地还要举行太行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发展交流研讨会、太行(左权)民歌会、晋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旅游节等十项活动,以擦亮左权生态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2018年,左权县要摘掉国贫县“帽子”,减贫1.48万人,44个贫困村退出。在多方举措下,效果正在显现。
石港口村。生活曾陷入低谷的老煤矿工人李爱华再次过上了富足的生活。通过加入村中保洁队、光伏发电等办法,这个57岁的老汉对当前的日子十分满意。和霍先芳家中一样,李爱华小院中自种的蔬菜正在晴空下欣欣向荣生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