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种水稻寻常可见,但既种水稻又放养泥鳅,可就新鲜了。近日,记者来到秦家屯镇三家子村金鸡种植合作社,听一听社长李国铁一田两用双丰收的致富经

种植过水稻的农民都清楚,水稻生长最怕虫子,所以都依靠喷洒农药防虫害。李国铁的水稻田从来不喷洒农药,一样没有虫子的侵害,这得益于稻田里的泥鳅。2013年,李国铁种植了10公顷水稻。因为泥鳅可以吃稻田里的害虫,于是,李国铁在每亩水稻田里都投放了泥鳅鱼,一年下来,水稻长势喜人。2014年,李国铁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5公顷。这次,他计算了泥鳅的投放数量,在每亩水稻田里投放150条小泥鳅鱼和15条大泥鳅鱼。小泥鳅鱼生长的同时,大泥鳅鱼产子,实现可持续生长。“泥鳅在稻田浅水里上下游动可松土,促进水稻根部生长。泥鳅还喜欢吃水稻上的螟虫卵及褐稻虱,能够帮助控制稻田病虫害,而它的排泄物是水稻生长最好的有机肥料。”李国铁说,为了培育出高品质的泥鳅,他的稻田不施化肥,而是采用羊粪、牛粪等有机肥,既有利于水稻生长,也不会影响泥鳅生长。

说起稻鳅混养的收益,李国铁算了一笔账:每亩稻田产出泥鳅50公斤,按照生态泥鳅每公斤60元的市场价,泥鳅上市时每亩可赚3000元,而天然无公害的鳅田稻每公顷产大米2500公斤,按泥鳅田大米市场价每公斤31.6元计算,每公顷产值7.9万元。

2017年,李国铁的鳅田稻已发展到21公顷。为防止泥鳅受天敌攻击,李国铁在田野上筑起了“铜墙铁壁”:传统的田埂护岸变成了一道道沟渠,进出水口都设置拦鱼网,既可以保持水土,又能防止泥鳅鱼游出稻田。

谈起鳅田稻的销售情况,李国铁开心地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他的网络订单。据了解,2017年10月,李国铁在吉林大米网发布了鳅田稻销售信息,并通过微信朋友圈同步推送。相比以前的单一线下销售,销量明显增加,当年就售出3万公斤大米,销售区域也拓展到省外多地。2018年,李国铁准备将鳅田稻种植面积扩大到33公顷,将水稻、泥鳅混养的立体生态模式做大做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