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一份致富历程的经验,感谢您的支持!
文| 森林
编辑| 小江
广东一男子半路出家,放弃高薪工作去养鱼养虾,一年能赚上千万。
他养鱼的方式十分特别,别人一天喂好几次,他倒好,十天半个月才喂一次。
但他养的鱼,却比同行卖的还贵。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他有什么特殊的养鱼小技巧?
图1
还没上市,鱼就死了
这个养鱼的人,名叫区池长。
1990年高中毕业后,他和朋友一起承包工程,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但是随着承包的工程越来越多,垫资、回款慢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最终导致区池长不得不放弃这个行业。
2012年春节,有朋友送给区池长两条笋壳鱼,就是这两条笋壳鱼,让他发现了新的商机,有了转行的念头。
笋壳鱼属淡水鱼,全身只有一根主刺,肉多刺少,营养丰富。
由于市场卖价高,很多人都养殖这种鱼,但是赚钱的人却很少。
区池长经过市场调查发现,笋壳鱼在当地水产市场都没有卖的,只有高档酒楼才有卖价高。
而且当地养殖笋壳鱼的人寥寥无几,这让区池长觉得这是进入养殖的最佳时机。
图2
2012年,区池长接手父亲在广东江门的180亩水产养殖场,决定开始养殖笋壳鱼。
他将养殖场中的100亩池塘改建成20个5亩鱼塘,用于养殖笋壳鱼。
笋壳鱼养殖周期长达1.5年,这段时间投入大而无收益。
为解决资金问题,区池长将余下的80亩池塘,继续养殖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
区池长每天都会定时在虾塘投喂饲料,虾养到90天左右就可以卖出去了。
虾一年能养三场,算下来一年也能有七十多万元的收入。
虽然养虾也能赚钱,但对区池长来说,养笋壳鱼才是赚大钱的机会。
所以在这期间,他就一直等笋壳鱼成长,结果还没等笋壳鱼上市,鱼就出问题了。
图3
2013年6月,区池长在检查鱼塘时发现一条死鱼漂浮水面,捞出来解剖一看才发现,笋壳鱼得了常见的肠炎病。
很快,每天都有死鱼出现,各种治疗方法均无效,鱼死亡数量越来越多。
区池长急得焦头烂额,朋友们都劝他停止养殖以免损失过大。
区池长并不甘心就此放弃,于是向鱼塘里撒一些药。
这些药都是治疗鱼类肠炎的药,按理来说,把药洒进水里之后,鱼吃了就没什么事了。
但是撒药之后,鱼还是接连死去,这让区池长犯了嘀咕,撒药也不好使,这样下去,鱼只会越死越多。
为了弄清楚为什么药没有起作用,区池长一直观察鱼的情况。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和笋壳鱼的生活习性有关。
这种鱼喜欢钻泥里,平时基本不出来觅食,饿极了才出来吃食。
图4
鱼生病向水里撒药时,这些鱼听到响动就会钻泥里长时间不出来。
本身这些鱼就有病,时间一长,鱼也懒得再游上去,所以那些药鱼根本没吃。
这下区池长彻底慌了,眼看着鱼越死越多,自己却无能为力。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旁边的鱼塘里,虾倒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也纳闷了,要知道,虾对于水质的要求比鱼还要高,既然这样,为何不试一试用养虾的水养一养鱼呢?
于是区池长就把两条鱼扔进了虾池里,没想到鱼很快就康复了!
水循环,彻底解决问题
发现这一情况后,区池长决定在鱼塘旁再建一虾塘,将两塘水循环起来。
出人意料,原来每周死亡好几百条鱼的鱼塘,经水循环后只有少数几条鱼死亡。
图5
果然,得益于虾塘水质较好,更适宜鱼类生存。水循环将虾塘水质带入鱼塘,改善鱼塘水质,大大减少鱼病发生。
找到稳定养殖笋壳鱼的方法后,区池长开始调整自己的养殖模式。
他将原来的鱼塘和虾塘通过水管连接起来,实现两塘水的循环,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里,鱼塘和虾塘相互影响和调节,形成一定的生态平衡,使鱼和虾的生存环境更加适宜。
区池长发现,水循环不但可以改善水质减少鱼病,还可以提高虾塘水质。
鱼塘里鱼病数量大减,虾塘里虾生长更加旺盛。
不同的品种相互之间在生态会上面有差别,包括营养物质的营养物质的需求,水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有一些互补。
图6
就这样,他养的鱼和虾越来越好。
区池长找到笋壳鱼不得病的养殖方法后,接下来他的一系列举措,直接把养鱼这件事变得轻松又赚钱。
因为笋壳鱼生性凶猛,为了保持鱼的野性,区池长又养了三塘小鲮鱼作为笋壳鱼的饲料。
区池长专门养殖小鲮鱼作为笋壳鱼的饲料鱼,看似增加了养殖成本,但是省去了人工成本。
从2018年开始,为了方便池塘之间相互换水,把鱼塘由原来五亩一个塘改成一亩一个塘。
同时,为了避免笋壳鱼之间大鱼吃小鱼,它又按笋壳鱼的大小区分,分别养鱼。
区池长虽然把每一个鱼塘都改小了,但是每一亩塘还是按五亩塘的数量养殖笋壳鱼。
但很快区池长就发现,笋壳鱼很懒,鱼塘里的小活鱼,笋壳鱼追不上就放弃了。
图7
笋壳鱼吃的少,自然就长得慢。
为了解决这一办法,区池长也是绞尽脑汁。后来才发现,笋壳鱼耗氧量低,高密度养殖反而更加适宜。
高密度养殖可以增加产量和效益,同时,笋壳鱼生性懒散,当食物密度较高时更容易取食,有利于速度增长。
为了方便管理和养殖,区池长将所有的鱼塘与虾塘水管连接,实现水循环和相互影响。
这种生态系统模式,使他不必为每个鱼塘单独管理水质而烦恼。
同时,不同鱼塘和虾塘里鱼和虾的生长阶段不同,各自对水质有不同要求。
通过水循环,可以使某一养殖池的水质同时满足多个养殖池内鱼和虾的需要,达到节约资源和相互促进的效果。
图8
水循环技术的运用,使区池长成功找到稳定生产的养殖模式,实现轻松盈利。
这种模式通过生态系统达到资源节约、增产节本和环境优化的目的,同时也使区池长摆脱了繁琐的人工管理,真正做到轻松养殖。
轻松养殖不但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也让区池长有更多时间去发展规模和研究新模式。
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2020年2月,区池长养了近一年半的笋壳鱼,终于可以卖了。
虽然卖价比其他养殖户的笋壳鱼一斤高出五元钱,但是求购者依旧是络绎不绝。
7月,区池长又在养殖场建了一个农家乐,主打菜就是笋壳鱼,靠着这一办法,笋壳鱼的销量再上一层楼。
看着区池长养笋壳鱼发家致富,周围农户也想着跟区池长学一学。
图9
而区池长也毫不吝啬,将此技术推广到周边的养殖户,带动村民共同发展养殖产业。
在技术推广过程中,无论这些养殖户遇到什么问题,区池长都会及时提供解决方案。
他还经常深入田间指导村民如何正确运用这套技术和模式。
许多原来没有参与养殖的村民,也受到区池长技术推广的吸引开始养殖。
区池长不但分享技术,还提供免费的培训,帮助新养殖户尽快掌握水循环技术,并建立起生态系统模式。
这使得许多村民第一次涉足养殖便获得成功,产生了继续发展的信心。
目前,区池长的技术已经推广到周边60多户养殖户,带动近200人直接从事养殖产业。
图10
这些养殖户凭借区池长提供的技术,实现了养殖规模扩大和产量提高,实质性增加了收入。
区池长建立的养殖产业联合体,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
生产者可以更加专注养殖本身,联合体可以统一对外集体销售,提高议价能力。
这种组织模式,吸引了更多人投入养殖行列,推动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2020年,区池长的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这其中大部分来自区池长技术受益者的产品销售。
而那些生产者,也因养殖规模扩大和产量提高获得实质性收入增加。
可以说,水循环技术和生态系统模式不但使区池长自己获得成功,也使更多人同时获益,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