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县情及教育改革发展基本情况

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政府县长许晴

嘉善因“民风纯朴,地嘉人善”而得名,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素有“鱼米之乡”、“银嘉善”之美誉。全县区域面积506平方公里,辖6个镇3个街道,104个行政村、43个社区,户籍人口38万,外来人口约41万,嘉善的基本特点可用三句话来概括:

第一、嘉善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的第一站。嘉善是浙江省唯一同时接壤上海和江苏的县。县城距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四大城市都只有100公里左右。沪杭高铁、沪杭高速公路、320国道、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连接线、沪杭铁路、杭申航道甲线穿境而过。沪杭高铁建成通车后,我县交通更为便捷,到上海只有16分钟,到杭州只有22分钟,实现了与沪杭同城。

第二、嘉善是正在加快崛起的经济强县。2000年以来,我县在每次全国百强县评比中都进入前50位,2009年被评为第三届“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2010年,全县人均GDP达到10607美元。同年“建立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被国务院纳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嘉善由此成为长三角地区唯一被纳入区域发展规划的县。

第三、嘉善是人文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县。历史悠久灿烂,有5000多年的“大往圩”史前文化遗址,是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镇西塘被誉为江南六大水乡古镇之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是全国首批十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嘉善历来尊师重教,勤于耕读。历代人才辈出,元代有四大画家之一的吴镇,当代有著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剧作家顾锡东,沈国舫、程裕淇、沈天慧等6位两院院士。

近年来,嘉善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以经济、社会、管理全面转型为要求,全力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主动接轨上海前沿高地、长三角中心区经济重地、城乡一体发展先行之地”,努力建设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的现代新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教兴县”战略,着力提升嘉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把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三大均衡工程,即教育资源均衡工程、教育机会均等工程、教师分布均衡工程。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新居民子女教育等一系列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在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努力做到“六统一”、“一高于”:一是统一城乡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由县财政统筹落实城乡学校改造与建设经费,全县累计投入3.4亿元基本完成了“校安工程”三年建设规划。二是统一城乡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农村学校班额不足的按照标准班额安排生均公用经费和补助经费。三是统一城乡学校教育装备配备标准,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教育装备经费,其中80%用于农村学校,加大数字化校园、书香校园、科技校园建设,全县教育装备城乡均衡度和教育信息化水平领先全省。四是统一就近招生,2010年起打破城乡界限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全面实现了学生就近入学,消除了择校现象,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向新居民子女全面开放招生。五是统一划定高中学校招收保送生的比例,省一级重点高中每年招收的保送生名额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六是统一城乡教师配置标准,按照生师比合理配足教师。近年来农村学校招聘教师人数多于城镇学校,满足农村学校的师资需求。“一高于”是农村教师待遇高于城镇,农村教师工资高于县城,享受农教津贴、奖励以及上下班免费接送等优惠待遇。

我们嘉善自承担教师流动这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后,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认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合理流动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活力源泉,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契机,更是我们嘉善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的现实需要。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教师流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县教师流动工作,深入研究,制订切合嘉善实际的实施方案,研究制订配套政策,协调解决难点问题,落实专项经费,为推进教师科学合理流动创造条件。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增强了学校发展活力和后劲,为我县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和教育现代化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流动机制 增教育活力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发展

浙江省嘉善县教育局局长包庆余

嘉善县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共38所,在编专任教师2444人,农村学校27所,农村教师1551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做到了刚才许县长介绍的“六统一,一高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发展。但我们一直在思考,义务教育硬件建设推进到了一定的水平,如何提升内涵,优质特色发展,从更高水平推进均衡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我们感到关键是教师队伍,是师资的优质均衡发展,优质师资均衡才是真的均衡。

1.理性分析现状,增强教师流动的紧迫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掌握现有学校、教师实情以及社会各界对教师流动的态度,才能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工作才能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我们确立8个专题,深入调研,摸清家底,全面分析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以及推进教师流动的趋势。调研显示:

一是优质师资分布不均,导致家长择校。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有县级学科带头人及以上名师89人,其中农村27所学校共28人,还不到三分之一,12所农村学校没有名教师,缺失学科领军人物,在学科建设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上力不从心。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显低于城镇学校,也导致了“择校热”的产生,造成了农村薄弱学校资源空余浪费,城镇学校出现超班额现象。

二是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产生职业倦怠。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中68.6%从未流动过,21.3%只流动过一次。其中学校中层干部70%一校终身制,不流动,普遍缺少动力,创新不够。这种“稳定”的现状,导致了教师在职称达到顶峰后,失去了活力,产生了职业倦怠。

三是校际之间缺乏交流,发展后劲不足。

2010年以来,我们改革学校评价体系,全面实施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鼓励学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想通过努力使每一所学校都能形成自己的核心办学理念,都能形成一定特色引领学校优质发展,从而在更高层次促进教育公平。但由于缺少校际之间的交流,学校办学思维出现定势,发展缺乏活力,学校发展进入瓶颈阶段。迫切需要通过学校管理层和教师流动、学校之间的交流,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不断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形成校际间竞争态势,推动学校特色优质发展。

四是尝试教师流动产生良好效果,增强改革的信心。

2010年,为切实解决多年来县城学区生源分布不合理、学生无法就近入学、择校热和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我县利用部分学校搬迁扩容和学校更名的有利时机,首次打破城乡二元招生体制,以就近入学为原则,对县城区三个街道的17所初中、小学的学区进行合理调整。这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敏感工作进展顺利,没有发生一例上访或举报,而且学校和学校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竞争发展态势。这项工作顺利推进,得益于前期工作做得深,做得实,最关键的是我们对县城区6所学校的17名教师进行了合理流动,尤其是对其中2所薄弱学校进行重点扶持,从优质学校选派10名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不仅推动了师资均衡发展,而且增强了学校的活力。比如泗洲小学是一所城郊结合部的农村学校,2010年,搬入新校区,按就近入学重新划分学区的,部分城区学生也划在泗洲小学,尽管校舍是新建的,硬件很好,但老百姓始终认为是农村学校,包括农村籍的孩子在内都千方百计想转学到其他优质学校。为了加强薄弱学校,我们先后流入了11名骨干教师到泗洲小学,其中选派县教育研训中心副主任陈岳锋到泗洲小学担任校长,一下子增强了学校的活力,陈岳锋带领他的团队,紧紧抓住这契机,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引领,着力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两年下来,泗洲小学已经成为我县又一所优质学校,学区生源纷纷“回流”,城区其他家长也想把孩子送进来。教师流动不仅改造了薄弱学校,同时也增强了优质学校的活力,用我们优质学校嘉善一中蒋兴华校长的话来说:“我们输出的是名气,流进的是活力。”这使我们对教师流动这项工作更增强了迫切愿望。

通过对我县教育现状的分析,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我县基础设施条件已基本均衡,县域内半小时交通圈已建成,教师合理流动条件基本成熟。

2.建立四大机制,扎实推进教师流动工作。

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流动是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推进教育均衡的重要手段,最关键和最困难的是保证交流预期的实效性及政策的长期性。同时也应探索教师流动规律,不断完善各项机制,最终达成目标。为此,我们始终围绕实际、实效,在建立健全机制上下功夫。

机制一:建立合作共赢目标激励机制。

我们深深感受到,教师流动应该立足“以校为本”、“以人为本”,尊重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办学主体,尊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意愿。寻求适合点,发展点,把推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个人成长以及适合教师意愿等结合起来谋划,建立合作共赢目标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提出了每年流动约10%的比例,五年内使我县义务教育学校50%左右的教师参与流动,并实现三个方面目标:一要名师均衡分布。农村学校基本学科都有县级以上名师引领。这里的均衡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填谷增峰。通过名师引领,带动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和学科建设,共同提升。二要提升教师素质。着力解决教师队伍中“职业倦怠”和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在流动中实现教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三要促进学校共同发展。通过教师流动,增加校际间的交流合作,互学竞争、取长补短,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从而推动学校优质特色发展。

有了目标,还需要在全系统、全社会达成共识,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为此我们依托教育系统干部“双休日大课堂”,开展了以“教师流动”为主题的校长论坛,围绕教师流动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恳谈会,征求意见,利用各类媒体加强了宣传引导,消除校长、教师和社会各界的各种思想顾虑,努力在全县上下形成教师合理流动的共识。2011年全县报名参加流动的教师达296人。考虑到稳妥、合理,保障学校的持续发展,我们将教师流动比例控制在8%,实际流动188人,其中95%是首次流动。

机制二:建立城乡互动多元交流机制。

我们认识到教师流动要切合县情、校情、师情,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流动方式。要让适合的教师流动到适合的学校、适合的岗位,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不搞一刀切、简单化。为此,我们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师调动方式,实施城乡多元流动模式,努力实现了三个转变。第一,变单一的农村向城镇调动为城乡互动多元流动。有城镇流向农村服务流动,有农村流向城市培养流动,有教学片区互动流动,在188名流动教师中,城乡互动121名,其中由县城流向农村53名。第二,变普通教师调动为以学校管理层和名师为重点的定向流动。突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及县级以上名师两个重点,38所学校流动中层干部40名,校级领导8名,名师13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了12所原本没有名师的学校都有1位名师引领的目标。第三,变无序调动为有序流动。整个流动工作,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方案,明确每一所学校流出的教师和流入的教师数量、类别,有一定数量但不过量,制订计划书、路线图和时间表。为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我们要求流动教师原则上小学是一、四年级,初中为七年级。对中层以上干部和名师,由个人申请,学校同意,全县统筹调配。其它教师由片域学校组成的8个教育联盟来协调流动。在时间上根据不同类型教师分三个批次有序进行。

机制三:建立政策驱动积极引导机制。

推进教师流动,我们始终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我们既制订相关的政策推动,又强调人文关怀,充分考虑教师个人的利益和实际困难,确保每一名教师愿意流动、乐意流动,带着感情、激情流动。第一,职称评聘方面,明确规定,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必须具有3年农村任教经历,这里农村任教区别于原来的农村支教,带编制、带责任。对农村教师有多校任职经历的也在职称评聘方面予以倾斜。第二,财政支持方面,县财政每年安排400万专项经费,用于流动教师的奖励、培养和农村教师的交通费用。第三,名师培养方面,2011年,我们修订完善了嘉善县名师评创、培养、管理办法,在农村任教的名师津贴标准是城镇的3倍,参与流动的名师可优先享受一年一次的学术休假等激励政策。尽管有政策推动,但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充分尊重教师的意愿,给广大教师有更多的选择权,决不死扣政策、硬性推行。

机制四:建立后续发展跟进管理机制。

教师流动只是手段,最主要的是让流动教师找到充分发挥作用的舞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努力实现流动的三大目标,这一切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后续管理。为此,我们强调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让新流入的教师感受到新家的温暖。在此基础上,我们推进了“一室一档一网一地一窗口”的“五个一”建设,努力为流动教师搭建交流成长平台,尽快融入新的家庭。

“一室”是建立名师工作室。所有学校全部组建了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教科研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课题研究、课堂教学研讨,指导培养年轻教师成长。2011年我县各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科研上了新台阶,全年教师在县市级论文获奖、发表新增140篇(次),各级各类课题立项新增50多个。董宇晖是嘉兴市学科带头人,去年由实验小学流入到惠民小学搭建了名师工作室,他带领18名教师已开展教学活动15次,申报成功市级研究课题,指导青年教师在县级说课比赛中获二等奖2人,指导青年教师论文获县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一档”是县、校两级建立了流动教师业绩档案,加强对流动教师工作的跟踪管理。对流动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及时存入个人档案,作为评职评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一网”是建立了教师流动网,已经成为流动教师主要交流平台。“一地”是学科基地建设,配合教师流动,在4个学校建立学科基地,承担年轻教师流动实践培训任务。“一窗口”是依托各级各类媒体建立宣传窗口,大力宣传教师流动先进典型、成功经验,开展了“优秀流动教师”网络评选活动,充分展示流动教师风采,引领教师共同进步,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3.立足新的起点,努力推进教师流动向纵深发展。

一年来的实践,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活力增强了,初步解决了农村学校学科建设缺乏领军师资的问题,很好地发挥了鲶鱼效应,激发了教师团队的活力。教师流动解决了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在流动中提升了教师素质。

比如嘉善五中是一所农村学校,多年来一直没有自己的名师,教师团队、学科建设较为薄弱,迫切需要名师来引领。去年,省教坛新秀、嘉兴市学科带头人杨晓霞老师由嘉善一中流入该校,第一个学期她就上了17节公开示范课,迅速激发了该校教师对教学的思考与研究,她带领的骨干教师团队,深入开展校本培训,教学业务迅速提升,3名教师脱颖而出,今年被评为县学科带头人。

欧静是这188名交流教师中普通的一位,2003年从安徽黄山招聘到陶庄中学,一干就是8年。去年在教师流动中作为培养流动到县城优质学校--嘉善一中,教2个班语文兼年级备课组长,刚到一中还有点不适应,家长也不够信任,但凭着她刻苦、虚心、思考、实践,一年下来,已经成为一中的骨干教师。班级学生在演讲、朗诵等比赛中多次获市、县一、二等奖,她本人也被评为了优秀指导教师奖,成了家长信任的教师。她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流动,给我这个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与自我发展的平台。”

两位流动农村陶庄中学的“80后”教师林峰和沈芳,都是一毕业就进入城镇学校的老师,工作六七年后,他们把流动到农村学校看成“机遇”。沈芳说,她曾以为自己是“送教下乡”,来了才知道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如果说从前是‘被流动’,现在我是心甘情愿‘流动’。”他们还发现,由于学生人数相对较少.陶庄中学居然能早于城镇学校开展他们一直向往的“小班化”教学。“这样老师能更细致地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林峰说。

教师流动也推进了校际间深度交流,激活了学校发展后劲,形成了争先移位的态势。去年在学校发展性评价特色项目评选中,义务教育学校17个特色项目中农村学校占11个。一些农村薄弱学校,以前评先进集体一直没份,现在许多学校成为先进,给城镇学校增加了压力。教师流动激发了学校、教师的创造性,在探索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经验。教师流动也得到了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关怀和好评,营造了良好的尊师重教环境。参加今天新闻通气会的还有校长、教师和家长代表,他们在教育第一线,对教师流动会有更多的感受。但作为一项试点工作,我们的探索实践还是初步的,取得的成果也是阶段性的。教师流动是个难题,在深入推进中肯定还会碰到许多困难,相关政策需要不断完善,后续措施需要紧紧跟进,体制机制还需要不断地健全,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心呵护。

如今,教师流动我们已尝到了甜头,并且深信富有蓬勃的生机活力,必将带来巨大的创造力。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巩固和扩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成果。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合理流动新路子,并努力实现“纵向流动”,即幼小衔接、初小衔接和高初衔接。“创教师合理流动之先,争教师队伍建设之优。”这是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在嘉善调研时对我县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改革试点工作时提出的殷切希望,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积极探索,务实创新,扎实有效地推进此项改革试点工作,不断创造新的经验,为我们嘉善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流动,任重道远,但前景广阔,我们充满信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