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阜阳,产优质小麦,以面食为主。
宽面、多辣、配上卤蛋和火腿肠的板面正好映衬出皖北人的豪爽,羊油下热锅熬制的辣味汤底征服了他们的胃。
但在安徽,板面店大多数叫做“太和板面”,而非“正宗安徽牛肉板面”,并且太和板面在安徽当地的普及度并不高,只有太和县当地才能经常见到。
而这,只是阴差阳错的开始。
阜阳市作为全国五大劳务输出地之一,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260多万人,他们去往全国各地,在为其他城市带来建设人才的同时,也带去了生命力顽强的太和板面。
虽然江浙沪是阜阳人打工的首选,但南方主要为米饭区,板面咸、香、辣,口味重,不符合南方人的饮食喜好。
北方人偏好面食,这碗板面也成功在北方找到生存空间,渐渐落地生根,最早板面攻占京津冀,上世纪90年代初,唐山人的一天从一碗板面开始。
一切似乎都是命运的安排,石家庄所在的冀中南地区恰巧是全国著名的小麦生产基地。
这也造就石家庄人天生爱吃面食,板面的分量和口感、甚至简单快速的食用方式,都正正好好迎合了石家庄人的饮食习惯。
于是,板面顺理成章凭借性价比和重口味霸占了河北石家庄,也从羊肉板面悄悄改良为牛肉板面,如今成为河北人民的特色美食之一。
虽然口味有所改良,但安徽二字因为“吸睛”“正宗”等因素一直保留了下来。
所以,板面的一生可谓是精彩纷呈。从发源于阜阳太和到传遍全国,再到石家庄被改造成牛肉板面,发扬光大。
这是属于板面的征途,也是一部我国人文地理文化的交融史。
奇妙缝合术背后的致富经
其实环顾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地域美食,都有着和石家庄正宗安徽牛肉板面类似的经历。
比如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兰州拉面,就和兰州没多大关系。
兰州拉面原本起源于青海化隆县,上世纪八十年底,化隆人就开始把拉面生意推向全国。
起初的名字是叫青海拉面,但因为当时兰州牛肉面名气更大,就索性换上了“兰州牛肉拉面”的招牌。
但谁都没想到在未来的今天,青海兰州拉面彻底成为一道让无数人魂牵梦萦的美食。
据化隆县政府统计,截止到去年已经有1.8万家化隆籍兰州拉面在全国各地开店, 年营业额近100亿元(年利润达37亿元),从业人员年工资性收入达52亿元,实打实的致富经。
除此之外,重庆鸡公煲其实也是这样奇妙缝合术下的产物。
就像老婆饼里没有老婆,重庆并没有鸡公煲。
流传比较广的版本有两种,一种说是由一位名叫张重庆的福建人以干锅鸡和重庆烧鸡公为灵感,研发制成的菜品。
另一种则是说重庆鸡公煲是由福建莆田常太镇渡里村吴金芳创建的,1991年吴金芳去到上海,发现上海人喜欢吃鸡。重庆又在上海名气很大,很多食客在吃火锅的时候都会念叨,所以她就研制出了一道重庆鸡公煲。
当然不管哪种版本更贴近真相,都和重庆没什么关系。
正宗安徽牛肉板面、兰州拉面、重庆鸡公煲……为什么人们热衷以地方特色美食作为噱头?
其实背后的原因无外乎赚钱,地名+正宗+特色小吃,就是快速致富的起点。加入其他地名不仅能让小吃看起来更正宗,也能最快吸引人们来此尝鲜。
只要把人吸引过来,再把菜品做好吃,很快就可以积累名声,把生意做得红火起来。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美食在地域与特产之间已经没有清晰的界定,嘴里的食物到底来自哪里也难以考究。
但正不正宗真的重要吗?
在这些魔幻且不可考究的地域美食背后,是一段又一段不断革新相互融合的编年史,是每个普通人借远方的名字给小吃冠上一个讨喜的人设。
过于在意一碗面的正统性,只会让你错过更多集散在街头巷尾的多元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