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7000多万贫困人口,扶贫任务依然艰巨。将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优先任务,可以提高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者技术技能,推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以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彝族人口167万,占总人口的42.41%,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重点地区之一。彝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字和语言的民族,历史上的彝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彝族教育历史悠久,起源于生产劳动并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历史上彝族人民没有创办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这不等于彝族没有古代教育。从久远的古代教育到近代的“家支”教育,彝族人民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创造力属于自己的灿烂的文化。然而,拥有如此丰富文化的彝族人民大多数现在却处于愚昧贫困之中,当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教育严重滞后,问题重重。和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全国兄弟民族地区相比,差距非常大。凉山彝族自治州特殊的自然环境对教育现状的影响:
一是自然环境险要,学生流失率高。正如唐朝著名诗人李白《蜀道难》中所描述的蜀中山川之“奇、艰、险”。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属于四川横断山脉西南分支,又是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峰高耸,河谷深切,高差悬殊。断裂带纵横交错,山川交横,交通闭塞,村落散居。气候寒冷,条件恶劣。彝族人民多居住在高寒山区或是半山区,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他们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沟通困难,相对闭塞。导致了当地学生求学困难,虽然全州大部分地区已经实行“一村一校”,但部分偏远地区住在山上的彝族学生,到附近的村小上学就得花一两个小时,有些孩子上学要走十几公里的山路,遇到夏季雨水多时,经常出现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现象,阻碍学生入学,造成安全隐患,影响学习进度。他们没有校车也没有营养午餐,没有互联网,没有多媒体,一块简易的木板,一间空旷的屋子就成了一方教育天地。学生和老师在这样艰苦的教学条件下学生和生活非常困难,以至于许多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却没有经济能力让孩子上条件好的学校,就干脆让孩子辍学,也因为耽搁了时间会比别人落后,还不如辍学在家充当劳动力呢!而从教的老师迫于教学条件的恶劣往往干不了几年就离开了。还有,在彝族地区,由于毕摩活动盛行,这些地方基础教育遭到了严重的冲击。一方面,很多经济拮据的家庭将大量的钱财花在毕摩活动上,而不愿或无力给孩子缴纳书费和学费,致使适龄儿童入学率始终难以提高。另一方面,在父母默许和毕摩的怂恿下,很多中小学生还没有修完义务教育所规定的学习年限就成了毕摩学徒或小毕摩。因此,辍学率相当高。根据实地调查,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聚居区小学生流失率平均达到25%,初中达11%。例如,在一个普及义务教育较有成绩的彝族自治乡,每年都要流失50多个初中生,辍学的学生中男生占40%,女生占60%。辍学的原因主要有:外出打工的占50%,因学习成绩差产生厌学情绪的占40%,因家庭困难和劳动力不足的占10%。
二是贫富不均,受教不公平。凉山彝族自治州自古就流传一句俗语:“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羊为御寒,养鸡为换盐巴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广大彝族农村地区还是较为常见。没有固定的收入,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生活仍然停留在温饱线上。而一部分人通过外出务工或自主创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思想也受大城市的熏陶,变得开化,明白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孩子的受教育问题,将孩子送到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学习。而家庭贫困的孩子却只能依托当地有限的教育资源学习。贫富反差折射到教育上,呈现出教育不均衡特点,教学实施设备、师资力量较好的学校聚集在各城镇,偏远地区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仍有欠缺。广大彝族地区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语言障碍,在广大的彝族聚居区,社会交际工具使用彝语。至今,在一些边远偏僻的农村地区,还有不少彝族同胞不会讲汉语。彝族学生从小习惯用母语进行交际和思维。上学后接受的是汉语教学,他们难以学懂用汉字编写的教材,从而使教学质量低下,学生也失去了读书的兴趣。另外,彝族向来就有“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观念,加之处于对少数民族的照顾,相关政策规定:“少数民族村民,允许一对夫妻有计划地生育两个孩子;居住边远、高寒地区,确有实际困难的,可以照顾生育三个孩子。”过去许多农村人们将贫困归功于劳动力不足,他们又不断创造劳动力,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人们更加贫困,没有额外的经济来源可供孩子上学。
三是农村教学点问题突出。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主要聚居地分布在我国西部高寒地区,地理环境比较闭塞,交通尤为不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彝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且经济环境恶劣,大部分地区实行“一村一校”的格局,农村教学点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教学形式,其问题也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是“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问题尤为突出。根据我们对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调查,农村教学点平均每班有1.3 名教师,有44.4%的教学点班师比为1:1,而非教学点平均每班有2.3 名教师。教学点教师普遍是多科教学和全科教学,师资短缺问题严重影响了其教育质量。农村教学点师资短缺导致音体美、英语和计算机科学等课程难以开齐开全。田野调查发现,很多教学点体育课是“随处放羊”,音乐课是“唱歌走样”,美术课是“欣赏欣赏”,几乎没有专业教学规划和规范。二是教师专业水平低。由于凉山彝族地区环境恶劣,条件差,许多内地教师人才不愿去贫穷落后的凉山地区任教,而且加上本地财力不足,教师还要垫付学生书本费等,本地教师因待遇低转行或流失的情况特别突出。许多地区不得不聘请代课教师,这些代课教师既要教书又要务农,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整体来看,农村教学点代课教师的比例远高于其他类型学校。调研数据显示,农村教学点代课教师平均占比8.5%,其他学校这一比例为7.1%。在聘用了代课教师的农村教学点中,近一半的教学点里代课教师数量超过公办教师,其中20.5%的教学点里全部为代课教师。农村教学点教师很少接受过专业训练,其专业发展水平均不高。三是留守儿童比例高。据统计,我国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村偏远地区教学点学生中留守儿童比例超过70%,有些农村教学点已接近100%。这些留守儿童是以隔代监护为主,其监护人学习监护不力,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其家庭德育环节断裂,隔代监护的老人“重养轻教”的监管方式,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德行失范,如花钱无节制,纪律散漫,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打架斗殴时有发生,参与赌博积习难改,偷盗行为接连不断,等等;留守儿童尚未成年,缺乏一定的安全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加上其监护人因年龄和监护能力等原因存在监护不力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正常的亲子互动不能开展,其情感倾诉和体验长期得不到满足,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不如非留守儿童。总之,农村教学点问题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最大的短板,也是影响基础教育健康稳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彝族女童教育问题严重。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稍有的从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民族地区之一,“重男轻女”一直是彝族地区农村传统观念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彝族传统社会是一个以父权为中心的社会,彝族妇女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了传统观念的约束,地位低下、卑微,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在教育方面,女性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至今,仍有许多彝族女性被剥夺了受教育权。人口普查资料显示,6岁及6岁以上未上学人口女性占到了66.17%,文盲和半文盲人口中女性占了2/3的比例。对女性受教育权利的漠视导致了学生中性别比例严重失调,部分学校甚至出现了“和尚班”。传统的观念和一些习俗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凉山地区偏僻的彝乡山寨至今仍有重男轻女、定娃娃亲、早婚等不良习俗存在。正如有句俗语说的一样“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少女童定娃娃亲后,父母就认为她已是别人家的人了,便不再愿意浪费钱送她去学校了。农村普遍的早婚,由于女童读书迟,读到高年级时差不多也到了该成亲的年龄。因此,年级越高,流失的女生越多。彝族自治州是一个半农半牧区,有些家庭不让女孩上学还因为家中劳动力不足,往往以“家里没有人放羊”为由将女童留在家中,这就表明贫困是是构成农村彝族聚居地区的女童教育处于弱势的社会经济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家对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加大了投入,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学生上学的家庭负担消除,经济上无后顾之忧,创造了解决彝族女童入学难的物质条件。但是,近几年彝族聚居区的一些乡村学校出现了学校撤并的现象,许多村小因为教师短缺、学生少等原因,被迫撤掉,合并到乡中心学校,而乡中心学校离彝族村寨较远,很多女童因此失学。虽然,中心学校办起了寄宿制班,可农村大部分学生都是半工半读,到寄宿制学校以后,家里缺少帮手,家长放弃了女童入学。由于彝族地区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性别差异造成了教育机会不均等,入学率低、巩固率低,在校生所在的比例低、辍学率高。
六是职业教育起点低、规模小、基础差。根据凉山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地最需要的是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的实用型人才。但是,职业教育确实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教育的薄弱环节,大多数地区从课程开设、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甚至教学形式、教学用语都与全国统一,向汉族地区看齐,搞同步走一刀切,千军万马共挤大学的独木桥。这就说明民族地区教育并没有完全树立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存在严重错误的人才观。认为上大学、大专才是人才,而毕业后务工务农则不算人才。这一观念导致民族地区教育培养目标和规格单一,学校一切工作就是为了升学,忽视了为发展当地经济培养人才,职业教育自然成了薄弱环节。结果考不上大学或大专的学生回乡务农,重复父辈刀耕火种的农耕生活,没有发挥出一个受教育者的作用,与一字不识的文盲没太大的区别,读书与否与他们生产生活关系不大。
针对我国凉山彝族自治州连片特困地区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2014至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进行试点,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这些中西部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精准教育扶贫,改变原来“大水漫灌、一刀切”的方式,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根据我们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湖北省咸安区、恩施市、崇阳和来凤等地试点经验,我们提出通过互联网+教育的形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助推凉山彝族自治州精准教育扶贫,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实现整体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的措施和建议如下:
1.建设农村教学点数字学校,彻底解决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现实难题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我们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遵循“基于网络,实体运作,两级管理”的思路,建设农村教学点数字学校。它是由教育局建立和管理的具有独立建制的虚实结合学校,其实体包括所有单独建制的各级各类中小学,同时将所有的实体学校分由N个中心学校和M(1-3)个教学点组成的若干个虚拟教学组。数字学校设有管理层和理事会及咨询委员会,数字学校管理层是数字学校的管理机构,理事会是数字学校的决策机构,而咨询委员会则是决策支持机构。校长负责具体管理职能,数字学校设有教务管理部、教学管理部、学生管理部、师资培训部和后勤保障部等五个部门来具体管理学校相关事务。中心学校承担对农村教学点的直播与互动教学任务,并负责管理教育局制定的1-3个教学点相关工作。数字学校设有校长1名,由教育局分管业务的副局长担任,负责数字学校的全面工作,具体包括人员聘用、教务教学、技术维护、后勤保障和师资培训等工作。管理和服务层主要校务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师资培训和后勤保障等部门办公室组成,其人员由数字学校校长在教育局机关职能股室、中心学校和农村教学点的内部人员招聘或兼任。
农村教学点数字学校教学主要有三种形式,帮助农村教学点“开齐课,开好课”,具体包括:其一,实体课堂教学。实验区遴选一批在前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中TPACK能力较强的教师,采用基于信息技术环境支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体课堂教学,实现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实验区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信息技术优化传统课堂教学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农村教学点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其二,同步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中心学校“拖一、拖二、拖三”的方式,由实验区各中心学校通过网络给下辖的1-3个农村教学点直接提供优质的同步教学。在同步课堂上,中心学校主讲教师不仅要关注中心课堂的教学,更要关注下辖教学点的教学,不仅要和中心课堂学生互动,更要通过同步网络同教学点的学生密切交流,做到上下统一、步调一致。农村教学点教师需要转换角色,与中心学校主讲教师密切配合,当好同步课堂教学的助教,具体负责教学点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秩序维护、课堂效果反馈和课后作业批改。中心学校学生和农村教学点学生要进行同步互动,共同回答主讲教师的提问和解决课堂上的疑难问题。其三,专递课堂教学。农村教学点数字学校引入各类公开课和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依托云平台,充分利用各种移动学习设备,让实验区农村教学点的学生同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主要提供科学、自然、音乐、美术等学科知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建设“农村教学点数字学校”,能让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村教学点获得亟需的优质稀缺课程资源,通过共建共享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实现基础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彻底解决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现实难题,有利于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农村教学点的孩子和城镇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课程资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2.开展TPACK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满足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村偏远学校教学的需要
针对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村偏远学校师资年龄偏大、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我们大力开展TPACK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主要的阶段有:其一,中心学校主讲教师培训。主要由中心培训专家团队中两位教授讲解培训的主要内容,并布置需要提交的作业,然后将中心学校主讲教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研究生助教来帮助各位教师完成培训作业,研究生助教从每个小组中发现优秀的教师和教学设计作品,让这些优秀教师培训结束时展示优秀作品,专家进行现场点评分析。其二,农村偏远学校教师全员培训。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校本培训,由中心研究生助教团队分成若干个小组去培训点进行为期两天的培训,培训的内容是如何配合中心学校主讲教师完成农村教学点教学,以及如何督促和批改农村教学点学生的作业,根据农村偏远学校教师的技术水平、接受能力适当调整培训的内容和进度。原先培训的中心学校主讲教师也可以为农村教学点教师答疑解惑。其三,反馈阶段。我们邀请参加培训的教师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对TPACK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评价和建议。
通过连续的培训,凉山彝族自治州试点中心学校主讲教师和农村偏远学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中心学校主讲教师普遍已经掌握了在教学中比较实用的工具,如PPT美化大师能够有效节省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微课的制作也节省了主讲教师讲解重难点内容的时间。从信息素养来看,绝大部分中心学校主讲教师已经掌握基本的资源检索、资源制作能力,可以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大部分农村偏远学校教师已基本掌握如何配合中心学校主讲教师进行辅助教学,如何利用家校通和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3.建设凉山彝族自治州本地特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我们可以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平台和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企业的资源平台,收集、整理和汇聚数字教育资源,同时积极推动凉山彝族自治州本地特色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搭建区域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平台。在本地特色资源建设方面,我们以学科为“抓手”,结合学科教学需要,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结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开展资源创建活动,使每个教师每个学期在完成一堂优质课的同时,开发优质特色资源,并在区域内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逐步形成一套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本地特色资源和生成性资源体系,最终实现“课课有资源,人人用资源”信息化教学新局面。同时,根据凉山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的特点,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建设“适切、实用”的双规课堂教学系统,提升凉山彝族语和汉语双语教学质量,并通过教师专业发展云平台解决传统教师向数字教师转型发展。
4.积极推动信息技术支持的学科教学改革实践,全面提升凉山彝族自治州学校教学质量
为有效推动信息技术支持的学科教学改革,我们可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分学科组建教研团队,组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综合学科等六个学科教研团队,每个团队由凉山彝族自治州区域内的教研员和多名骨干教师、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论教授、教育技术专家、研究生等组成,围绕学科信息化教学合作开展
教研活动,并利用在线教研平台支持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形成一系列学科信息化教学研究成果和示范案例,并逐步将教研成果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区域内进行推广。同时,制定“信息化环境下学生成长跟踪观察标准”,抽取500名学生进行成长跟踪观察,收集并分析跟踪数据,了解学生成长状况,监测信息化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为及时调整信息化教学策略、促进凉山彝族自治州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5.建立“亲子桥”和“家校通”系统,加强彝族留守儿童尤其是彝族留守女童和家长的沟通,弥补情感的缺失和保证生命安全
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家校通和亲子桥,实现家庭与学校的全面、快捷、实时沟通,有效地促进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一方面,针对农村教学点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问题,我们可以同当地电信部门密切合作,在农村教学点免费安装可视电话,通过信息技术建立“亲子桥”,每周安排两到三次固定时间,和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视频通话,加强情感上的沟通。通过频繁沟通联络感情,增进理解。此外,通过“亲子桥”,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可以定期和农村中小学老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情况,通过可视化手段有效消除距离感,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和成长中的困难。另一方面,针对彝族农村留守儿童尤其是彝族留守女童的安全问题,我们可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在农村中小学积极建设“家校通”系统,实现家庭与学校的全面、快捷、实时沟通,及时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行、学业、安全和心理健康,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家校通还有GPS和电话功能,老师和监护人可以随时了解留守儿童的行踪,可以很好地保证他们的安全。
6.加强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为促进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首先,加强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要加快建设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发展环境。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快完成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普及,大力建设仿真实训基地、数字化技能教室等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信息化教学设施,用于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和条件下的业务流程与设备操作。在应用系统方面,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建设实习实训、专业设置等关键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充分结合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校园等信息化建设,建成职业院校的综合数字化环境,支持实践教学、教务管理、校园服务等活动的开展。其次,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目前凉山彝族自治州职业教育仍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农村偏远地区职业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基础能力尤为薄弱,这就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再次,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面向项目教学、案例分析等环节的教学辅助系统,开发为实习实训、技能鉴定等信息系统,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最后,探索建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激励机制。在信息化环境下高技能专业人才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搜索、加工整合以及创新,为了培养这类人才,必须有效提升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信息素养。我们可以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的重要条件,列入办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建立多样化的教师评价体系,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