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幻想着一夜暴富的中国人,其实心里对自己这辈子到底能不能挣到一个亿这件事都再清楚不过。
当他们在互联网上第一百次浏览罗斯柴尔德家族光辉履历的时候,除了羡慕之外根本生不起别的波澜。
可是每个夜晚当他们独自一人打开央视7套农业频道(现已改到17套)的时候,却总是能回想起自己曾经那段渴望财富的光辉岁月。
这档名为《致富经》的节目,以“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为节目口号,通过讲述民间“致富明星”们的故事,向观众们传递致富经验和创新理念。
它貌不惊人地盘踞农业频道20年,是让无数国人深陷其中的民间暴富指南。
养猪也能让人看入迷
说起《致富经》,那可真是一档老少咸宜的神奇节目。
虽然出身央视,但这档教人养鸡养鸭,种树种瓜的农业节目,却让全国男女老少欲罢不能。
《致富经》的节目内容基本是围绕种植和养殖两种产业,看似很难拍出新意,但其狠辣独到的取材标准和大胆吸睛的取名风格,却颇有如今网络上标题党的神韵。
〓 瞧瞧,这吸睛程度让多少新媒体小编自叹弗如
自从2001年首播以来,《致富经》一路高歌猛进,为全国人民制造了上千期的致富美梦。“上至刚上小学,下至退休30年”纷纷沦陷在下乡养猪的诱惑中。
而这档节目却丝毫不为盛名所累,20年如一日,用最雷同的套路,编织最迷人的致富传奇。
取材上,《致富经》节目组十分讲究主观能动性。只要身份可塑性够强,清水也能包装成鸡汤。
海归博士回乡务农,那必定会引来家人误解和嘲讽;
贫穷小伙孤注一掷,创业起步却总是好话说尽,求借无门;
退休老人老来追梦,一朝受挫,养老积蓄险些全部赔光......
不管是精神小伙还是时尚女郎,不管是养孔雀还是种白菜,在《致富经》的创业故事里,人人都有垂手可得的光明未来。
创业之初他们一穷二白,就算有点启动资金也肯定会意外亏损。
小试牛刀之后他们尝到甜头,扩大规模后意外接踵而来。
备受打击之后绝不轻言放弃,潜心摸索终于又走上正途。
一人吃饱不忘扶持乡邻,全村参与实现共同富裕。
套路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事业受挫黯然回乡,东山再起遭遇重创,总结经验卷土重来,脱贫致富造福一方。
流水线般批量生产的故事,却有着让人神魂颠倒的魅力。
看到养殖户经验不足动物跑光,观众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养殖户苦尽甘来喜获丰收打开市场,观众个个满心欢喜。
虽然片子里既没有光鲜亮丽的俊男美女,剧情发展也大同小异,但凭借着节目组出神入化的标题套路,让每个观众初见略带鄙夷,又抑制不住心中的好奇,试探性地瞄上一眼,就深陷其中无法抽离。
总结起来,这些羞耻风的标题大概有三个大类——
第一类,特殊身份逆袭。此类标题的精髓在于,主人公身份注定不能太平平无奇,落魄的富商,留洋的博士,要么不被理解,要么遭遇变故。
比如《大一新生冲动退学之后》《时尚女郎花样多 颜值奇特好赚钱》《无臂小伙 脚上生财》《家庭主妇把钱捞 全凭水下一把“刀”》。
第二类,财富来源神秘。主要是营造“世上遍地是黄金,关键看你行不行”的诱惑力。编辑们对各种动词的精妙运用,是此类标题的灵魂。
比如《拨开迷雾 掘出财富》《从三峡水底捞出值钱的石头》《山里挖出金疙瘩》《倔强女人 泥巴里淘出千万财 》。
第三类,收益数字吸睛。不管种菜还是养鸡,最终获利都是千百万级。最朴实的产品配上震撼的数字,神仙看了都动心。
比如《鸡粪淘金 年卖百万》《两个养鸡汉 年卖上千万》《大叔恋上麝香鼠 一年卖出千万财 》《土里挖青蛙 年卖500万元 》。
〓 奇了怪了,李荣浩也能靠脸吃饭?(误)
纵观各类“致富经”,日赚万元不稀奇,哪怕没钱没文化,也能翻身把财发。
这样又土又爽的标题套路,戳中的是广大人民最最隐秘的内心,他们的人生格局看似已经注定,却还是为了1%的可能性热血沸腾。
真正的粉丝,
都看《致富经》下饭
虽然标题党这一套是每个《致富经》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但说到它长盛不衰的秘密,自然是另有原因。
如果只是看着节目做发财梦,充其量只是普通玩家的低级趣味。
对于骨灰级《致富经》学者而言,这种高阶加长版土味视频,融合了《动物世界》《走近科学》《我爱发明》《舌尖上的中国》等各种类型的节目主题,是居家下饭必备之良品。
麝香鼠,乌骨羊、娃娃鱼、走地鸡......这些只是节目里最寻常的出镜嘉宾。
要是哪一期镜头聚焦到蜗牛,苍蝇,蜈蚣,简直分分钟上演乡村版《神奇动物在哪里》。
〓 猜猜她在吃什么?
不过猎奇从来不是《致富经》留住观众的最重要原因。
当你满怀期待地拿出小本本准备学习一点母猪的产后护理,结果却意外看了一场感天动地的爱情大戏,你大概就能明白,这个节目着实不一般。
有硕士毕业放弃上海高薪的小伙跑回农村,机缘巧合下投身养殖七彩山鸡。
女友父母希望其跳出农门,遭到拒绝后想逼女儿和别人订婚。
两人最终顶住压力走向婚姻,事业有成后终于获得父母祝福。
有家里破产的小伙对饭局上一面之缘的女孩子一见钟情,一个电话把人“骗”回了农村。
闪婚后的两人一心养羊创业,但手头拮据只能睡在猪圈。
夫妻感情没有因此生出嫌隙,在努力和机遇的共同加持下,两人终于把生意做大。
充满戏剧性的情节设置和接地气的人物身份,让观众一度忘记自己在看《致富经》,还以为是在看《乡村爱情》。
而说到真正的下饭,它虽然没有《舌尖上的中国》的专业与精致,但勾引观众馋虫的本事,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众所周知,《致富经》最精华的部分,从来不是冷战父子重归于好,也不是破产小伙创造奇迹,而是节目里养的种的,一件件被人用简单的手法烹饪,化为一道道烟火气十足的美食。
你看这个朴实无华的海鸭蛋,像不像汪曾祺文章里发出“吱——”的一声的那一只?
你看这个新鲜饱满的血蛤,有没有让你想到《我的叔叔于勒》里,菲利普一家模仿上流社会吃的牡蛎?
还有下面这个让人口水疯狂分泌的改良版酸角蜜饯。酸角,酸木瓜和酸芒果的搭配冲击着视觉与味觉,让人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鲜活的酸甜。
这就是《致富经》万变不离其宗却又千变万化耐人寻味的诱惑力。
财富节目的外衣下,包裹着伦理,猎奇,美食,励志......它是一锅配料毫不逊色于主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杂烩,是当代中国人深夜畅想逃避世俗压力的最佳拍档。
当代中国平民百姓的财富密码
如今各种短视频平台崛起,就算是村口的老大爷也学会了在无聊的时候刷某音解闷。《致富经》里那些种地务农的故事,看起来并不比某手上的土味吃播更有吸引力。
但它的受众却一直在那里。
不可否认是,《致富经》独有的故事模式带给人的震撼和满足感根本无法代替。
每一个到了深夜便格外清醒的人,都曾经看着它迸发出此生最强烈的致富欲望。
雷军曾经说过: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满怀创业热情的人们的确拥有过一个很好的时代。
在中关村,陆家嘴这样的创业中心,诞生过足以占据报纸头条的创业奇迹,然而那些充满精英意味的传奇,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却依然遥不可及。
而《致富经》里的逆袭故事,虽然在数字上给人以高不可攀的压力,但那种朴实到尘埃里的生活,却让每一个在日复一日乏善可陈的工作里摸爬滚打的普通人拥有了足够的做梦空间。
《致富经》的所有故事,起步的门槛无疑是极低的。
有人用3000块钱逆天改命,有人用五只山羊白手起家,倾家荡产后靠着仅有的家当东山再起,人到中年时还能用勇气换一个奇迹。
相比于大城市里高端复杂的创业故事,这样的经历实在太接地气。
不仅起步门槛低,《致富经》里的很多成功案例技术要求也很低。
一张煎饼摊靠着细节做成年入千万的大生意,资深媒体人从零开始成为一方“鹅业”霸主。“14天从入门到精通”,在这里从来不是天方夜谭。
只要有毅力,没有一技之长也能把事业搞得有模有样,这是只属于普通百姓的致富美梦。
局座张召忠在《军武大本营》中讲过一个小故事:
台湾地区一个军人当兵的时候天天看中央七套了解大陆的军事动态,但这个过程中却被农业节目《致富经》所吸引,对大陆的经济发展状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退伍以后竟然重返大陆来养鱼。
故事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然而《致富经》在观众间的诱惑力却能从这个段子瞥见端倪。
当中产阶级正做着“杰克·韦尔奇”式的美梦,中国的平民百姓却只想通过种菜养猪暴富。
这是一个完美的中国式逻辑。
太多的人在看华农、李子柒和各种赶海视频时心有戚戚。他们的田园生活一方面能抚慰我们的心灵,另一方面也唤醒我们对回归自然的憧憬。
〓 “窃·格瓦拉”拒绝网红公司邀约,选择回家种地
而《致富经》里出镜人物们返璞归真的方言,不加修饰的形象,充实忙碌的劳作,不仅让他们的故事更真实可感,也让观众涌起一种投身其中的冲动。
这种冲动,既代表着他们对于净化心灵的渴望,又包含着期待人生走向巅峰的隐秘追求。
《致富经》千篇一律的成功故事,像是一种明目张胆的引诱。
正如那些升级流的网络爽文一样,生活的不如意和巨大挫折居然不是昭告人生已经走到尽头的病危通知书,而是触底反弹前失败者们的必经之路。
这实在是一场曼妙的美梦。
有网友谈起自己爸爸看完这个节目之后的惨痛教训,说他因为被其中一个故事吸引,毅然决然辞去工作下乡养鸡,结果一分钱没挣到,还欠了一屁股债。
这位爸爸,大概是观众中少有的真正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勇者了。
而那些早就把《致富经》当成了人间入梦指南的人,不过是在看完一个又一个财富鸡汤之后,做几分钟自己也能勤劳致富的美梦,便心满意足地关上电视,然后沉沉睡去。
不管明天的生活会不会因此改变,观众们从这个节目里汲取的快乐和满足,足够他们过好新的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