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是我国有名的“水蜜桃之乡”,桃花、桃树和水蜜桃,共同构成了一方百姓的致富经。近年来,依托这一产业优势,惠山区残联开创了一种新业态助残模式,通过“产业+助残”实现助残模式的可持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助残之路,助力残疾人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深挖特色 探索产业助残
桃文化产业是惠山区阳山镇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阳山镇在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路上,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支持灵活就业,创建创业孵化基地,产业涵盖水蜜桃电商销售、桃核雕刻、特色农家乐等文创产业,通过在既有成熟的水蜜桃产业欣欣向荣的基础上为其他产业赋能,着力书写共同富裕的新篇章。其中,残联将助残与产业相结合,在阳山镇“桃”文化残疾人之家成立了18名残疾人组成的创业团队,在扶持残疾人创业的过程中,用好用足阳山桃文化的品牌知名度,加大桃文化文创产品的开发及相关品牌的打造,对接各类资源,结合网红经济拓宽销售渠道,带领残疾人一起书写好桃文章,实现了创业品牌的成功输出。
“有了手艺心里不慌,如今自己也算是‘手艺人’了。”阳山村肢体残疾人汤丙良很忙碌,在桃文化残疾人之家的工作台前,一颗普通的桃核在他手里翻来覆去转几下,不需要多长时间就成了一件小巧玲珑的艺术品。汤丙良是桃文化残疾人之家18名残疾人创业团队的领头人,小时候因为意外造成手臂残疾,多年来他在求职就业的路上一直不顺心,直到加入桃文化残疾人之家,他的生活才真正有了起色。通过认真学习实践,汤丙良的技艺越来越纯熟,桃木篮和手串更是成为他的“拿手活”。一个普通的桃核,只需半个小时,在他手上就能变成一个精致的“桃篮”,售价50元。而他做的精修手串,每串可以卖到300元。“自从干上这份工作以来,我的收入得到了很大提高,目前年收入能达3.5万元,可说是相当不错了。” 汤丙良笑着说道。
除了汤丙良外,在阳山村还有不少残疾人因为与桃文化结缘而走上了增收之路。70后的臧志英,因病用药导致听力言语残疾,她曾跟随家人在南京等地渔场养鱼养蚌,也进过企业做过工人,收入微薄。在创业团队带领下,生活仿佛给她打开了“另一扇门”,心灵手巧的臧志英经常会将网上看到的一些好的作品造型创作为桃木文创产品。此外,擅长编织的她,还时不时将自己做好的作品发在朋友圈,深受顾客欢迎,经常一件作品刚刚发布就被人预订。
“与传统意义上的残疾人‘任务式’被动创作,销售手段单一,甚至主要依靠传统公益拍卖等方式不同,现在的残疾人创业者特别是年轻人,热衷于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阳山村党总支副书记钱美娜这样介绍道。在创业团队中,90后小伙俞振是进步最快的一个,他经常到无锡市里景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去洽谈合作。通过展示团队创作的作品,吸引更多客户前来合作。
与此同时,惠山区残联还将残疾人创业团队的创业过程与水蜜桃销售及桃文化旅游产业的直播活动相融合,扩大残疾人创业者的影响力。在2021年,团队通过参与网络直播,分享新兴网络营销带来的红利。而在今年举办的2023“延风·锡韵”民俗文化周活动期间,阳山残疾人创业团队还受邀摆摊展示作品,短短几天营业额就有上万元。据了解,目前借助网络直播平台,阳山镇残疾人的收入有了大幅提高,残疾人创业团队的年收入可以达到四五十万元。
传授技艺 促进残健融合
“看到我的桃木作品被顾客欣赏、购买和收藏,我觉得很开心!” 说起自己的创业之路,汤丙良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信,“这些年做下来,耐心增强了,信心也有了。”带着这种心态,汤丙良还带领大家做志愿者,经常为村里、镇里的很多活动做免费服务。“觉得做这些有意思,人总要活得有价值,这个大家都很开心。”
“在残疾人之家里,我们的残疾人创业者经常会带领大家学习体验桃雕技艺。”阳山镇残联负责人俞丹萍说道。据介绍,阳山镇桃文化残疾人之家通过持续开展“艺趣非遗”·春日手作之美体验等活动,带领学员体验传统文化、传承手作之美。学员们可以自己挑选心仪材料并自定制作方案,由这里的残疾人老师讲解桃木雕刻技艺文化历史,介绍桃木雕刻手法及工具,并现场示范,指导学员进行桃木雕刻实操练习,帮助他们了解体验雕刻技艺。看到自己的技艺和劳动成果获得学员认可,残疾人的信心也得到极大增强。而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在阳山镇,大家普遍感受到残疾人的精神面貌发生着变化,人变得开朗了,更有精神了。
“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没有先例可循。残疾人的共同富裕直接关系到惠山区争当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残疾人美好生活向往地的成色和实际成效。”无锡市惠山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顾妍丰表示,下一步惠山区残联将以“惠心惠残·惠爱无碍”为品牌,打造“惠残优保”“惠残优业”“惠残优康”“惠残优护”“惠残优助”五大工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残疾人工作的‘痛点’在哪里,‘娘家人’服务的重点就跟进到哪里。” 顾妍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