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种了3亩做榨菜的青菜头,预计产量10吨左右,按照每吨500元计算,预计收入5000元。”12月21日,黔江区黄溪镇新民村二组村民夏大学说,他和其他村民一样,在“青菜头”里念 “致富经”。

位于黔江西北部的黄溪镇,耕地资源相对短缺。在发展农业产业过程中,黄溪镇党委政府引入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通过优质化、特色化发展,不断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黄溪镇新民村蔬菜基地里,即将收割的青菜头绿油油一片。夏大学来到菜地里,看着地里青菜头的长势,脸上挂满了笑容。夏大学说,再过半个月左右,这批青菜头就可以收割。9月下种,12月底成熟,用四个月的时间种植青菜头带来的效益远比传统农作物划算。

“以前每亩种植1亩玉米,收入约七八百元,现在种植青菜头,一亩收入1500至2000元。”黄溪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白俊周说,以前的土地大多数实行单一种植,如今土地轮作,还可以种植其它经济作物。这样,每亩土地的效益提高了四到五倍左右。

由于青菜头的产值高,且生长周期较短,能够弥补入冬后土地闲置的空白期。当地政府引进农业企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全镇7个村、社区建起了种植基地,统一种苗和技术,并按照每吨500元的保底价格收购。这样一来,既调动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也让青菜头成为当地主导产业之一。

离种植基地不远,一座榨菜生产厂房正在建设。作为青菜头产业的延伸配套,这个加工厂房投用后,每年可以生产3000吨榨菜成品。这样一来,从种植基地到后期加工,青菜头产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今年,我们在黄溪镇发展了7个青菜头种植基地,产量预估上万吨。”重庆市常骞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谭钮说,合作社支付种植户收购资金500余万元。如今,建好8口腌渍池,下一步计划建设加工车间和储藏车间等一系列配套设施,预计明年投入生产

“常骞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黄溪镇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黄溪镇党委书记王山河说,延伸农业产业链、着力发展农业产业的高附加值,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黄溪镇坚持规模化、优质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布局,按照“1333”总体思路(即以乡村振兴为统揽,建黔西北中心镇;实现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产二产三产“三产融合”)。2018年,实现蚕桑产值651万元,建成丑柑基地1000亩,榨菜基地5000亩,猕猴桃基地1000亩。

王山河表示,下一步黄溪镇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切实把农村环境抓紧抓好,把农业结构调优调活,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记者:龚杰品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