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万物生辉。5月18日一大早,在济阳区回河街道郑大箔村西红柿大棚内,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藤蔓,个个圆润饱满,种植户杨圣玉正忙着采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们的水果西红柿好啊!现在能卖到7块钱一斤!“杨圣玉边说边摘下一颗西红柿,拿水一冲,热情地递给记者品尝。

杨圣玉是郑大箔村村民,几年前还在开大车跑运输,后来在村党支部的号召下回村种起了西红柿,他种植的5亩西红柿,年收益可达20余万元。

“我种植西红柿,多亏了俺村孙书记!跟着村党支部走,跟着街道党工委走,准没错!”杨圣玉说。

小小西红柿,成了郑大箔村村民致富的大产业,也提升了当地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郑大箔村党支部书记孙德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带头人作用,探索产业振兴发展之路,推动党支部领办蔬菜种植合作社,打造西红柿品牌,不仅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还实现了土地效益的增值和村集体收入的发展壮大。

如今,在党支部领办蔬菜种植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村建成大棚127个,种植西红柿350余亩,年产量达到180万公斤。郑大箔村的西红柿,除了热销济南本地,还销往北京、天津等城市。行情好的时候,西红柿每斤售价在3元以上,像“美心6号”这样的水果西红柿每斤能卖到7元。

“我们村的西红柿质量上乘,入口清甜、汁水饱满,销路不愁,一直是消费者餐桌上的‘宠儿’。”孙德平自豪地说。

消费者的青睐是最好的风向标。面对良好的发展前景,孙德平积极联系济阳区委宣传部、济阳区文旅局等部门,为该村西红柿采摘游和水果西红柿推广宣传奔走。他还协调各方,在村口建起一个小型西红柿销售市场,极大方便了运输和销售,让种植户不出村就能把西红柿卖出去,在促进该村西红柿卖出更好价格带动村民增收的同时,进一步打响了回河西红柿的知名度。在孙德平的带领下,郑大箔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市级五星级党组织、市级绿化示范村、市级法治示范村、市级文明村等。

孙德平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西红柿品质,让老百姓挣到更多的钱。他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西红柿大棚提质增效,努力做优西红柿大棚种植产业。孙德平说:“我们村种西红柿已经种了20多年,以前的销量、口感都很一般。自从2019年村里党员代表带着几个种植户去寿光学习考察之后,种植优质西红柿的热情被激发起来。很多种植户大胆投入,升级了品种和技术,西红柿的品质有了质的飞跃。经验告诉我们,光闷着头种地是不行的,得走出去,接触新技术。今年下半年,我们准备上无土栽培技术,到时候,灌溉用水都是净化过的,种出的西红柿品质会更好。”

谈及下一步打算,孙德平信心满满,“只有种出精品西红柿,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拓展种植品种,拓宽销售渠道,带领全村村民把西红柿产业做大做强,通过产业升级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张群)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