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明确、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丁炎明向健康界介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自2010年就开始了循证护理的探索。2016年,该院创新性地引入KTA模型助推循证护理实践,成效显著。相关案例在中国医院管理奖护理管理组获得金奖。
当前中国循证护理存在短板
早在20世纪90年代,循证护理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而中国的循证护理起步相对较晚,直到2004年,才由复旦大学成立内地首个JBI循证护理分中心。
目前,放眼全国,循证护理在普及性和管理科学性上,仍存在较多短板:
发现证据方面,受语言和检索条件限制;综合证据方面,原始研究质量不高、系统综述质量不高、缺乏本土指南;应用证据方面,缺乏循证实践理念、护理管理者对循证护理实践支持不够、循证培训不足、最佳证据在临床应用困难且难以持续、循证实践方法不规范等。
面对这些共性问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引入KTA模型,希望通过有效管理推动循证护理实践。
引入KTA模型
为解决循证护理管理难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赴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学习了KTA模型(The knowledge action cycle,KTA,知识-应用循环),并将其翻译后引入国内。KTA模型是由加拿大渥太华卫生研究所Graham教授于2006年提出,主要包括知识产生和知识应用两个环节。模型旨在推动政策制订者、管理者、实践者、研究者、患者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促进知识转化与实践变革。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在KTA模型的两大环节,知识产生和知识应用环节,都有各自的应用目标和措施。
KTA模型
应用KTA模型
应用基础:基于循证护理的“一病一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循证护理实践始于2010年,国家卫健委启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提出“一病一品”,以提高护理品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一病一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通过系统地证据检索与评价,形成“最优的证据”;通过优化每种疾病的护理流程,构建“最优的路径”;通过改善病人体验与临床情境,体现“最优的关怀”,其根本立足点是提升病人的护理品质。发展至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经制定了两百种疾病的“一病一品”护理方案,并不断优化中。
应用目标和措施:产生最佳证据,持续应用证据
知识产生阶段的目标:全面查找证据;准确评价证据;系统综合证据;开发知识工具;多维传播证据。
知识应用阶段的目标:基于最佳证据制订适合临床情境的最佳护理策略;应用最佳护理策略改进临床实践;监测策略实施效果,适时调整护理策略;固化为护理制度、流程和规范;纳入常规质控,确保持续应用;撰写论文,推广成果。
知识产生阶段的步骤包括知识检索、知识综合、知识工具开发/知识成果发布。
知识应用阶段的步骤包括发现问题、发现、回顾、选择知识、确定知识和实践之间的差距、调整知识使之适用于实际情境、评估知识应用的障碍/促进因素、选择、剪裁、实施措施、监测知识应用、评价效果、保持知识持续应用。
KTA模型应用效果显著
采取KTA模型开展循证实践管理以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实现了改善患者结局以及经济效益提升的双丰收。患者结局方面,实施《造口护理与管理》指南后,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降低了62.5%,造口患者随访率提高了26.5%。
实施《糖尿病足评估和管理》与《促进以患者为中心的学习》指南后,糖尿病足患者知识得分提高了9.33分,行为得分提高了10.33分。呼吸监护室根据指南制定综合干预措施,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从13.8‰下降至5.3‰。
经济效益方面,运用KTA模型管理循证护理,能够有效节省耗材成本,节省人力成本。根据指南实施尽早拔除尿管的循证实践后,留置尿管的时间缩短了12.18h,每月节省尿管护理的耗材成本和人力成本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