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内参》第2期:
《面对未来的移民和AI,我们该如何学习和选择职业以及成长?》
作者:大白·⊥·
分享有价值的信息,引发有深度的思考,做时代的明白人,看世界的众生相。
大家好!我是大白·⊥·,今天继续为大家炮制内参,部分材料源自群聊、朋友圈、论坛以及小道消息,如果眼熟耳熟,纯属复习!
上一篇文章说了法国骚乱,统计说损失索赔已超万起、总金额6.5亿欧元,远超2005年。你看,稳定压倒一切啊,不稳定谈什么发展?更令人担忧的是以后法国这样的事儿只会多不会少,而且其他国家也难以独善其身,这不,最近到德国的100多万乌克兰难民中,44%希望留德,德国难民可不少了,如果未来有什么大的冲突,难说希特勒对付犹太人的故事不会重演。
当然,还有比西欧更糟糕的情况,那就是韩国目前近五成25岁至49岁的男性仍然未婚,照这个趋势,还不得亡种啊?而且,最近韩国查出2100多名“幽灵婴儿”,已确认249人死亡!听上去很恐怖。好像现在也没有多少人去韩国,就连地理位置最近的中国,移民去日本的似乎更多。
不过,现在想来中国的人可不少,因为我们一方面发展红利还在,大的趋势向好;另一方面局势稳定、社会稳定,至少治安没的说。
最近国台办说要坚决反对“台独”顽固分子的关联企业和金主在大陆谋利,你看,连他们都看好大陆的发展,那些“友好”人士岂不趋之若鹜?
前些天,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后,美国政坛又一高层人物、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华之旅。此次访华期间,耶伦展现出了比较友好的姿态,虽然外界很多评论都认为,她这次来中国,主要是想向中国兜售美国国债,缓解美国的债务风险,但其也确实展现出了与人为善的诚意,并且明确表达了美国不会与中国“脱钩”的态度。
感觉他们带着屁颠屁颠的节奏。
这段时间,新加坡赴华签证太热门甚至要黄牛抢号,正与中国讨论相互免签呐,不知道他们是因为疫情憋坏了还是因为听说了网传河南郑州花34亿给河道“贴瓷砖”事儿,觉得中国才是未来的迪拜,所以提前布局(但是郑州肯定是在下一盘大棋,我们普通人看不懂罢了)。
就在新加坡人还等签证的时候,有些国家的人则等不及了,各项渠道来中国,有点墨西哥人入境美国的味道,以致于现在我们的国家移民管理局紧盯非法出入境等违法活动,最近已抓获3546名犯罪嫌疑人了。
这样的趋势下,我觉得”某大学每月给留学生补助3万元”就不必要了吧?还有前几年某大学给1个留学生配3个异性学伴的神通也可以收了吧?虽然有些事儿后来说是谣言,不过我们“歧视“留学生的行为确实存在啊,他们为什么就不能享受和我们国人一样的待遇呢?
中国会不会成为移民目的地呢?这个不好说,但是优秀人才(科技移民)为我所用是肯定的,到时大家的竞争对手可不是光是小镇做题家了,要面对全球竞争了,不仅要内卷还得外卷了。
而且现在,不仅有人想来中国,还有“土地”来让咱们用。
据媒体报道,普京近日高调宣布,“俄罗斯目前各项经济指标超预期,这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他还表示,中俄贸易额在2022年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1903亿美金,两国以卢布和人民币结算的贸易占比达到了80%。
为什么超预期,因为中国贸易啊。他们知道要发展经济啊,得抱中国的大腿啊,所以他们提出了让中国参与“开发远东”的想法。
他们是真聪明啊!自己没有资金投入,让我们参与开发,那我们不得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啊,就算种个地也得搞农田水利设施啥的吧?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利用起来分一杯羹,未来如果我们撤了,他们就可以在我们的良好基础上继续运营,何乐而不为?
而我们呐,要振兴东北,似乎也是一个机遇,还能获得促进东北亚资源开发、贸易往来、提高粮食的自给率等好处,看起来能双赢。
不过,在我看来,“开发远东”给我们的预期还不够大。
当俄罗斯还是沙俄的时候,可是没有少搞我们的土地啊。仅仅是1860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就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就包括海参崴。
后来革命了,列宁公开怒骂沙皇侵占中国领土是“无耻与流氓行为”,希望把沙俄侵占的外东北和外西北以及库页岛的1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150万平方公里有多大呢?和外蒙古的面积相当。
可惜后来列宁同志意外去世了,后继者斯达令不但不提,还想在二战后去旅顺、大连附近驻军,被我们拒绝了,这也成了后来中苏关系恶化的一个因素。
唉,我们以前在日本海是有出海口的啊!后来没有了,未来会不会有?这是个预期。
如果给出好处没有超出预期,谁稀罕去种一点黑土地呢?现在真正的大强国都将目光瞄向地球以外了。
这不,我们不久前刚公布了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的初步方案,现在印度人很着急,他们表示方案太简单没法抄!不过他们可以去抄马斯克呀,马斯克计划每3天发射50枚星舰,在火星建造自给自足的城市,有详细的方案。
你说,会不会有一天获得智慧和情感意识的机器人被我们驱逐出地球这个伊甸园?然后他们在火星繁衍,继而胡作非为;我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又搞了个核弹大洪水把它们毁灭?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发生的还会发生。
现在,美国的太空技术和战略布局是高于我们的,AI的发展也是走在我们前头,不过相信我们会很快赶上,因为我们的人才会越来越多,一方面本土专业人才在不断被培养出来,另一方面未来的发展会吸引全球人才聚集。
可是悖论是,我们需要人才搞AI,然后AI发展一定程度后它又会搞我们的人才。如此看来,大家不仅要与人竞争,也还要与人工智能竞争。可是,你大脑没有它运算快,你还要休假,还各种情绪抱怨,还要五险一金,你拿什么跟AI竞争?
这就涉及到未来的孩子们学什么、选择什么职业的问题了。过一会我们再说个这问题。
这两天,新闻报道一件事儿,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那就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全员金牌再夺冠,比亚军美国队多18分。
多出18分啊!数学是科学之母,基础数学能力上去后,就会带动其他学科的进步。
为什么能多出18分,就是我们死磕,我们下功夫学习,我们刻苦!
有一次我听到搞心理咨询的小青老师提到一个观点,她说“快乐学习”是最大的教育骗局,是美国用来忽悠底层大众的。
我到网上搜了一下,找到了她完整的原话,她说:
“这个骗局正在一步步的扭曲了中国孩子的成长。真心奉劝各位家长,千万别信什么快乐教育了,那是骗人的。快乐教育源于美国,学校下午2点就放学了,没作业,每天各种玩,学不学无所谓,考不考上大学也无所谓,快乐最重要。
快乐教育背后的真相是穷人根本就不配学习。
美国的大多数孩子接受的确实是快乐教育,而有钱人的小孩却在接受着残酷的精英教育,接受精英教育的孩子,他们以后会成为律师、工程师、科学家,做着受人尊重的职业,而接受快乐教育的孩子则会成为服务生、清洁工、志愿者……”
其实,“快乐教育”跟“学习是快乐的”不是一回事啊。“快乐教育”就是让你放松,放轻松地去学习;那“学习是快乐的”呢?是告诉你啊,学习没有那么痛苦,你要努力学,但是这个过程是快乐的。
前者不对,那么后者呢?后者也不一定对。
有一次翟鸿燊演讲,他提到古人云“学海无涯苦作舟”,什么锥刺股,什么头悬梁啊,老是恐吓孩子,说不能这样教育孩子,这样把孩子吓得不敢学习了啊。
我当然持反对意见,学习本身就是痛苦的,因为你要去克服很多困难,要走出舒适区,确实是痛苦的,要让孩子有这个心理预期。
不过“从学习中寻找快乐”又跟“学习是快乐的”还不是一回事。从学习中寻找快乐,就是苦中作乐,通过进步获得成就感,或者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从而将之转化为兴奋的源泉。
AI能从学习中找到快乐吗?至少它还不知道什么是快乐吧?但是它能能克服学习不快乐这个问题。
总结一下,我们要做的就是:首先不能“快乐学习”,其次要认识到“学习是不快乐的”,第三则是要“从学习中去找快乐”。最后,要从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热爱的那个东西,然后倾注自己的精力、情感、时间在上面并获得价值感、满足感、幸福感。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你的一生可能找不到意义。要知道,在AI面前,你从事某项工作,将不再是为了获得报酬、维持生计、照顾体面。你要考虑的,不是什么工作不会AI替代(毫无疑问它几乎会替代99%的岗位),你要考虑的是什么工作在你内心无可替代,因为你爱。
今年的高考成绩出来后,张雪峰老师一直在告诉大家怎么选专业。
有一个网友说:
“今年高考生的家长报志愿选专业惊人的一致。我们单位今年有七位同事家的孩子考大学,理科生不管分高分低一律选择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以及电气。为了保专业,能上985的选211,能上211的选普本。文科生首选都是汉语言,即能考公又能当老师。”
张雪峰老师真厉害,他不仅影响了学生和家长,还影响了国家政策,比如前段时间他说一般人别想进烟草局,结果中纪委就点名国企招考“近亲繁殖”,多地烟草局开始要求直系三代不得应聘。
还有张老师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
有这么一个家庭很贫困,孩子学习也不好,但是又想报一个好学校,希望孩子能尽快工作,回报家庭。家长就问张雪峰老师怎么办?他说报个大专的口腔专业,所有院校有专业的从后往前报。
家长不理解,也不会接受建议。
网友说:“口腔专业工资是不会低的,你就像我拔了4个智齿就花了小15,000,换了2个牙,就花了小2万块钱,是吧?大家应该深有感触,顶着分数差异从后往前报,最大可能就是保专业,大专还比本科还广,更快就能毕业。”
换成你,你怎么报?选什么专业?你愿不愿意去上高职?
小青老师告诉我,以前大家不待见高职,但是现在高考从独木桥变成了分流,国家不断对职业教育进行扶持。过去说55分流,现在就说是有37分流了,如今已经有5所本科的院校开始和职业大学合并了,被定义为职业的基础大学叫做高职本科。河南、河北等地呢已经率先落地了,这意味着高职本科已经成为了教育的大方向。
不要小看这些职业大学啊,以国家的规划来看,未来无人机呀云计算呀人工智能等等这些都算是高科技的东西吧,以后都得在高职学。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大学就没了?当然不是呀,大学的定位变了,未来大学是培养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摇篮,那些走在最前沿探索未知领域的顶尖人才,他们出来是要考虑社会发展方向的,所以可以预见以后进入大学的门槛会越来越高,这也是为什么高考越来越难的原因,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减少,而大部分的学生会变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
那么在这样一场教育巨变中,我们家长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如何为孩子选择呢?这是个不能让孩子自己选啊,不能说他们啥都不懂,至少他们是充满了理想主义,根据最近 调查显示,六成毕业生想当网红(不知道现在大学是否有网红、直播带货等专业,但95%主播月收入不到5000元)。绝大多数普通人我们是要有一技之长的,从而拥有稳定的工作,安定的生活,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前提(总不能大面积躺平吧?教育改革是国家采取的“抗倒伏”策略)。
很多年前,赵正宝老师写过一本《趋势的力量》,讲职业生涯规划的,我建议他根据这些年的新趋势、新苗头进行修订再版。真的,不到十年的时间,科技以及人们的心理都发生了翻转性的变化,很多事情不得不重新考量。
正好前些天我舅舅家的表妹也面临择校选专业,她的成绩不低,但是也不算太高,572分。我舅想让她学医(稳定、收入高),但是她自己想学计算机(不是受张雪峰老师影响,她很早就对计算机感兴趣)。
首先声明,以上两个专业未来的职业,一定是会被人工智能代替的。
现在学计算怎么样呢?网上学计算机的朋友分享说:
“我来分享真香计算机。我是普通211高校,2015年研究生毕业。本科数学专业,研究生保研本校计算机。
毕业之后学的一般,bat都面试失败,去了一家不大不小的二线互联网。毕业工资也不高,只有13k。
不过我算是幸运,当时是行业高速发展期,现在五年过去,工资加上股票税前一年也过百万了。工作是1095不算轻松但也不至于累死。
机遇很重要,但个人选择也要能迎合机遇。互联网机会真的很多,像我也还是个底层打工的,公司能有这样的平台和资源也全靠互联网。
现在大家都说互联网风口过去了,我看互联网风口一直在,十年前错过了阿里,五年前错过了蚂蚁金服,两年前错过了字节跳动,现在依然有机会,比如快手和B站。”
似乎说得有道理,可是现在学计算机的人太多了,一茬又一茬,甚至说到了35岁就要被淘汰,搞计算机的人成了吃青春饭的了。搞不好,下一步印度三哥还要来抢你的饭碗!
我舅问我的建议,我的建议嘛,如果从目前就业的角度看,还是学自己想学的,然后尽量去211、985之类的学校,因为很多地方的高学历人才引进都要求是211、985毕业的研究生。
如果从人生长远规划的角度说,则要选择:
1.你擅长的;
2.你喜欢的(甚至热爱、痴迷,就像有的人通宵打游戏,有的人半夜下着雨也要去钓鱼,当然这种不能当成事业,但是要有这种热情)。
3.世界需要的并且有价值的。
4.你专注于此时间越长,你越专业越值钱(既投入是可积累的)。
5.这个选择将是你的事业,而不是职业,职业会被AI替代,但是事业不会。
不知道我舅舅和他闺女有没有听进去。不过现在他最操心的还不是这个事儿,而是他儿子毕业两年了,一直不出去找工作的事儿。
他很生气,几乎天天生闷气,还经常发生不愉快的沟通,打算让我劝劝我表弟。
有句话说得好,“你之所感觉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我说我表弟能够日子过得不急不躁,就是因为有你们在领工资啊!他有啃老和躺平的条件啊!
我说你应该庆幸还能为儿女遮风挡雨!你看人家日本,老头老太太退休了,到了70岁还出来开出租车,挣点钱养40岁失业或者躺平的儿子,都很正常了。
劝是不好劝的,我觉得吧,父母得给子女做榜样,自己去奋斗。
我帮我舅分析了下:1.你之所以还有时间生气,说明你也不忙,有很多剩余精力;2.让自己忙起来,转移注意力,有助心情舒畅和家庭关系缓和;3.自己忙起来,干成一件事儿,也是给他们作一个榜样,他们看到自己的爸爸这个年纪还这么拼,应该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4.你的一部分焦虑其实来自于自己能提供的并不多,你担心他们以后生活问题(试想如果咱们是大老板,身价几个亿,还会担心孩子的就业和生活吗?),怕被过度依赖而自己又不能轻松应对。
但是大部分是人缺乏闯劲的,尤其是工作很舒适、收入还可以的时候。
我回想了下,我们家族好像离历来就没有闯劲,没有雄心壮志,没有远大的目标,没有一定要干成某件事儿的钻劲。别人不说,我爸爸我是很了解,贪图安逸,不愿意吃苦(非体力上的,干啥活都不嫌苦,但是小时候不愿意吃学习的苦、长大了不愿意吃思考的苦),种个地也是随波逐流,不愿意去研究,孩子做个啥他还跟后面老是说些“不能干、干不成”的丧气话。再看看,那些伯父、叔叔还有堂兄弟们,都是籍籍无名,即使有些日子过得不错,也是小富即安,没有长远眼光。
归结起来,我们缺的似乎是两种东西:格局和眼光。
所以,教育孩子,应该注重格局和眼光的培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提升见识。
现在来看,我们成年人知识付费学的大多数东西,主要也是格局和眼光,即思维模式转变和认知提升。今后我们找机会重点聊这个问题。
除了我舅,还有我一个同学让我劝劝她老公,她老公也是我同学。
劝什么呢?就是我这俩同学啊,目前都在家待业,男同学天天为肺上长了一个小结节焦虑,杞人忧天,有点祥林嫂的感觉了。
我是听过几次他叨叨的。我对女同学说,他是闲的,我要是再劝他,我也是闲的!
但是我帮她分析了他对象的心理:因为他没有别的事做,叨叨点事儿,反而觉得有事儿可做,有人关注自己,能刺激自己,并从这种诉说中分泌一种焦虑的化学物质而感到兴奋……你看让他学习、演讲、制定计划或者跟客户沟通,他都没有这种讲起来头头是道、乐此不疲的劲儿!
这种人啊,谁也不劝,我们只能管好自己,远离负能量的人!当然也不能太冷漠,可以适当劝一次,但是聪明人都能反思领悟。相反的人呢,你拽下,他反而往后缩一下,而且沉迷于其中,有种痛苦的快感!
但是他们是夫妻,有没法远离。我还是给几个几个办法:
一是学习《过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他有个比较厉害的武功,不是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以毒攻毒,你表现比他还焦虑,来克制他焦虑。
二是学习马保国老师的“接、化、发”,他一唠叨,你就扯到其他事儿上,最好是他的痛点,以后就不敢引火烧身了。
三是就是不予理会,麻木不仁,毫无回应,让对方感觉一拳打到了棉花上。
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也赶紧去上班,一个人要是老是呆在家里,就废了,心气和斗志都不行了。上班后,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时间,减少干扰。我以前还抱怨加班,现在我都主动加班,为啥?因为在家里啥也干不成,都是干扰!修个周末,本来计划写作多少,读书几本,结果周一早晨一回顾,啥也没干。当时马云说996是福报我还嗤之以鼻,现在觉得太对了,年轻不多干能行吗?
根据以上,我是感悟出两个道理:一个是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一个是不要试图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因为你无法改变,而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都不想被改变,又有什么资格让别人想被改变呢?我们都想按照自己的内心想法活,所以我那个表弟只要感觉舒适,天天在家打游戏我也不应该去劝,他要是劝我不要天天忙忙碌碌、蝇营狗苟,我岂不是无言以对?
这样的话,倒是我应该劝我舅不要生气,尊重别人的生活态度嘛,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他也有自己的选择,尊重嘛,不要干扰……别去管,离家,眼不见也就不生气了。
但是照这个思路继续往下走,我也不该去劝我舅,他想为自己的孩子焦虑、生气,这也是他的生活选择嘛,他想管、想问、想生气,我为啥要劝他不管、不问、不生气呢?
呵呵,嘿嘿。总之,不要去改变你身边的人,你的家人,不要试图去改变他们,那是徒劳无功的。你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好。
小青老师说,人的命运有四个决定点:1.出生;2.高考(其实应该是高考后的择校和择专业);3.结婚(不要单纯理解成找个高干岳父、嫁入豪门之类,能够志趣相投、共同成长更重要,否则会被拉低、干扰、消耗);4.认知觉醒。
第一个我们没法把握,第二个、第三个我们可能也稀里糊涂救过来了,但是第四个是我们随时可以把握的。我们自己的觉醒靠自己的学习,其他人的觉醒也要靠他们自己的学习,至于能不能通过学习去实现认知觉醒,就看他们的运气或者说造化了。
除了不要去改变他们,也不要去试图让他们理解我们。
赵丽颖说自己的计划不要告诉别人。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很难理解你,如果你跟他们分享你的计划、目标、梦想,他们可能并不认同,甚至泼冷水。
想好了,自己去干就行了,中间的痛苦也不要和他们分享,因为你会徒增他们的担心或者说幸灾乐祸。
杨绛先生则说:和周围人搞好关系的秘诀,就是不要和他们分享开心的事儿。
这个也很有道理。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他们不理解你的艰辛,也就不能够体会你这种得来得之不易的喜悦;另一个是,人都有嫉妒心理
可是如果你是一个不甘于沉默的人,你应该改变谁、争取谁的理解、跟谁分享呢?
答案是粉丝。
在当今时代,一定要打造个人品牌,必须培养一批粉丝,拥有自己的铁杆粉丝。比如你用自己的认知改变他们,可以知识变现;你跟粉丝们分享,在他们那里获取理解和支持,可增强他们的向心力,增强对他们的影响力,相当于你为粉丝贡献情绪价值,粉丝能为你持续贡献经济价值。
当然了,粉丝也有黑粉啊,这个呢,怎么对待呢?
客观看待。一方面,你可以从他们那里找到自己的问题啊,有时候他们是帮助你找问题的,能够帮助你改正自己、时刻谨慎、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啊,他们黑呀,也就是在黑你的过程中啊,寻找着一点快感啊,那你就格局大一点嘛,允许他们黑,对他们视而不见就行了。
现在有很多网暴,竟然还有因为被网暴自杀的、得抑郁症的。这个其实我很不理解,那你不上网不就行了吗,你不上网你看不到,你又不是网红非得看粉丝评论(何况真正的网红也没时间去看粉丝回复)。关闭手机啊,找点事儿干啊,不用工作吗?不看书吗?每天盯着个手机看人家黑自己,不是找虐吗?
就算你看这个网友的评论,你也可以选择选择性看嘛,看那些好的不好的你就不看嘛。
再一个,就算看了你也没有必要觉得多是一回事儿啊,你想想你身边人才几个人,你同事、你家人,还有这不喜欢你的、看不惯你的,你别说这放在这个整个网络了,你又不是人民币,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喜欢你,那得有多少人对你有意见啊?这不很正常吗?
很正常,你就视而不见不就可以了。嗯,视而不见,多简单的事儿。
可是就是有的人对支持者视而不见,反而总是把那些反对者放在心上,这样的人其实就是无法把控自己情绪的人,不理智的人嘛,那自杀啊、得抑郁症啊也很正常。
突然想起冯唐有个“九字真言”,每逢大事、小事都念念真不错:不惧怕、不着急、不要脸!
以上都是在谈成长。
最后,端上鸡汤:生活是一场旅行,要懂得好好欣赏每一段的风景。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本想要去到的目的地。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点赞加关注,认知不迷路,记住首发公众号“大白绝学书房”,转载请著名出处)
——END——
大白绝学书房
喝茅台和江小白,不如读李大白!大白绝学书房,带你找到人生的方向!
公众号
——大白绝学院
喝茅台和江小白,不如读李大白。大白绝学院,人生清醒第一站!
——————————————————————————————————
李大白(bei),曾经的文艺斜杠青年,二十岁出头热衷研究江恩理论、缠中说禅,买彩票中过双色球大奖,先是年轻气盛肆意挥霍、后又陷入理财陷阱,被期货和虚拟货币狂割韭菜,三次创业三次失败,结果千金散尽,一度轻生。
而立之年,受高人指点,幡然醒悟,对合伙人的背叛选择宽恕,放生别人就是放生自己;同时认识到人生所有的结果都是抉择,行走江湖要有一项绝技,苦海沉浮不过为了觉悟。
为了和大家一起成长,更是为了逼自己修炼,开通“大白绝学书房”公众号,决心做个认知觉醒系自媒体人,坚持学习,坚持输出,立志从2022年起利用十年一万小时分享3600篇文章、原创1000篇文章、著作10本书(儿时的梦想就是成为作家),挑战公众号粉丝由现在的6000涨到10万+!现居苏州,自己定义为匠人读书会、大白绝学书房创始人,喜欢喝茶、读禁书。请大家关注点个赞,一起成长,一起见证!(另外我还有两个公众号备用号:“建个小院读书种树”和“一起定期定额投资”主要带着大家定投理财、读书、种树和各项技能,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
建个小院读书种树
用十年,带这大家打造自己的院子,定投读书和种树,看人生如何升级……
公众号
一起定期定额投资
大白带你定投股票、定投种树、定投读书、定投写作、定投技能、定投收藏…… 定投日记第一人,坚持二十年!最浪漫的事不是和你一起变老,而是一起和大家慢慢变富!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