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科技强国脊梁(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郝赫
塑料如何在环保的同时,还能成为治病救人的法宝?怎样化盐碱地为良田,并带领农牧民科技致富?世界屋脊是如何形成的?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怎样实现?“奋斗者”号深潜有什么故事……
7月15日,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大厦小剧场内座无虚席。在这场由中国科学院工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最好的致敬”劳模专场科学演讲活动上,陈学思、田长彦、丁林、王小丹、刘烨瑶等5位来自中科院不同学科领域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后登上“格致论道”讲坛,分享自己的科研历程,畅谈感悟,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这场持续3个小时的演讲,吸引了近200名观众。从五六岁的孩童到已过耳顺之年的长者,从大学生到职场人,都聚精会神地聆听着。
中科院院士、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学思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演讲中,陈学思为观众带来了有关塑料的新认知。
历经20年科研攻关,陈学思带领团队致力于构筑从基础科研到转化应用的桥梁,实现了聚乳酸这一新型生物降解材料的万吨级稳定生产。同时,陈学思瞄准医用生物高分子材料和体内可吸收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研发与产业化,开发出可吸收骨折内固定钉、可吸收骨板等系列产品,并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怎样让本不具备耕种条件的盐碱地变成良田、种出高产经济作物?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田长彦讲述了自己和团队的故事,他扎根新疆40余年,想尽办法改良贫瘠土地,引种盐生植物,在帮助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也将成果向其他地区推广。
演讲台上的背景画面一变,从新疆来到青藏高原。在高寒缺氧的“地球第三极”,有两位科学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坚守,一守就是20余年——
“这条曲线画在这很简单,一秒钟就可以画出来。但得到这条线,我们用了十几年。”中科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丁林身后画面中喜马拉雅山隆升过程的图示,震撼了现场每一个人。丁林从事地质学研究,上冰川闯峡谷、穿雨林过无人区,他以种种坚实证据,打破了西方科学家主导的传统观点。
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王小丹,致力于守护“世界屋脊”的生态安全。他常年奋战在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成立了长期从事高原生态环境的研究团队与平台,从宏观到微观,从地表到地理,捕捉自然界碳元素的每一缕踪迹,以科研力量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
海深10909米的风景是什么样子?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烨瑶一站上演讲台,不少观众举起相机聚焦大屏幕展示的画面。
2020年,“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万米海试,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刘烨瑶的研究,就是为包括“奋斗者”号在内的我国系列载人潜水器研制至关重要的声学系统,实现了潜水器通信、定位、探测功能。同时,他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了“奋斗者”号首次突破万米等全部关键潜次的下潜任务,重新标注了中国载人深潜事业的坐标。
5位科学家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奉献,筑成对百年峥嵘岁月最好的致敬。他们表示,要同千万中国科学家一起,牢记科技报国的初心使命,勇攀高峰,创新追梦,艰苦奋斗,协同育人,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