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张运和在河西渔人马头查看排污口情况。
张运和在给学生讲授环保小知识。
红网记者 张珍 长沙报道
长沙人有句习惯语,饭后一小时内熟人相遇,彼此会问你吃饭了吗?“我梦想有一天,熟人相遇会问,你今天环保了吗?那该多美!”年过六旬的张运和是一名资深环保志愿者,他憧憬,有一天周围人人都关注环保。
张运和手提袋里的“武器”
约见张运和已是下午5点,当时他刚开完会回家,担心我迷路,特意到小区附近公交站那等我。见到他时,白发黑袄,满脸笑容,右手提着一个布料手提袋。
张运和是浏阳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退休的高级农艺师,自1985年开始关注环保,已有30年环保志愿服务的经历。
天气很冷,张运和仍是精神抖擞,我们边走边聊,说得兴起时,他从手提袋里掏出了一个白色的袖珍设备。“这个武器,你见到过没有?”
设备面板上方写着“激光测霾仪”,下方印有“绿色潇湘”标志。“这个地方雾霾多少,我们随时都可以去测定一下。”张运和启动设备后解释,彩色横条上的颜色区段分别代表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等。
张运和说,手提袋里还有取水样的水杯、用来测试水样酸碱度的试纸,以及用来喝开水的水瓶等。这是作为一名河流守望者的他日常携带的随身“武器”。
绿色守望:从浏阳河到湘江
在一起守望湘江的队友余礼湘眼里,“张运和做环保公益,执着,三十年如一日。”在张运和自己的讲述里,环保经历主要可以分为两段,浏阳河和湘江。
老家在浏阳,工作也在浏阳,张运和的环保之路也从这里开始。偷偷将老家村子里村民捕猎索套的线剪断,把被捕的鸟放了,多次成功终被发现后,他劝导来质问和围观的人,“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一次,张运和了解到一个村里的塑料颗粒厂给附近农民带来了严重的废渣、废水、废气污染,“距离400多米远,一个学校的孩子们上课都上不成。”拍下照片,第一次做成了视频,向媒体、环保部门反映。三天后,这个违规的厂子被取缔了。
2011年,张运和加入环保组织绿色潇湘,成为一名河流守望者。2014年退休后,从工作了多年的浏阳迁居到长沙,主要守望阵地也从浏阳河转到了湘江。此后,张运和日常主要对湘江进行排污口的水质观察与记录,坪塘镇巴溪洲到望城区自来水厂取水处,有多少个排污口,排污口大小,排污口是长期排,还是间歇性排,不用翻本子的,随便说一个,他都一清二楚。
2014年3月开始,张运和启动自定的湘江长沙流域调研,上至坪塘镇巴溪洲,下至捞刀河口,对湘江二岸,浏阳河、捞刀河、龙王港、靳江河作了实地调查,深入访问当地100余人,拍下照片一万余张,历时两年多,写成了《湘江长沙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调研报告》。
“抓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更重要”
“一堂课,能有十个人听进去,有了环保意识,我就很满足。”刚刚过去的2015年,张运和在长沙的学校和社区开展环保讲课六十多堂,给中小学生、社区市民普及环保知识。张运和说,“现在抓环境保护知识教育重要,抓环境保护的意识教育更重要。”
为了调动听课者的积极性,张运和会自费准备课堂互动的奖品,包括手帕、铅笔等。他的讲课采用情境剧、猜谜语等方式,以求更生动地传播环保理念,课后还会让参与者分享听取环保课后的感想。
但这些热心行动实施起来也有难处。有所学校张运和想去讲堂环保课,但是去了几次都没讲成。
“这也很正常,人家没搞清楚。以为讲课是为了拿点费用,或者要推销什么。”讲到这些误解和困难时,张运和的声音尽量放轻松,“你要是做一件事,甚至是做一件对社会很好的、有影响的事,你付出,你还需要人家理解你。”
张运和曾经在单位旁边的小学开展活动,“搞环保知识竞赛啦,带他们到自来水厂去参观啊,还给他们讲课啦。”一次,他刚好撞见三个孩子跟农贸市场一个卖青蛙的在争论,其中一个小女孩讲到,张爷爷说啦,青蛙吃虫子,是农民的田园卫士。“这就是我最欣慰的”。
用新媒体做环保
玩微信、刷微博……虽然是六十多岁的人,张运和对新媒体却是很在行。从2012年到现在,每天坚持用微博、微信查阅、撰写发布环保信息,与微友讨论,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科普工作。
这些微博、微信,多是原创,并且配有实地拍下的照片,主要涉及环保观察、举报、跟进、科普等内容。2016年的第一天,女婿在办公室把用过的废纸反面制作成日历,张运和微信给女婿这种行为点赞,“这不正是用行动诠释旧物利用,资源节约吗”。
张运和的环保实践也潜移默化带动身边亲友。“我们一家六口都是手帕族,平时都是提篮子买菜,不用一次性购物袋。”说到这些时,张运和脸上满是自豪。
“欢迎您添加老朽的微信,有环保问题可以放肆聊。”发微博微信朋友圈7500条,平均每天5条以上,细细品读,每一条都是一位老人细致深入的环保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