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近年来,泾川县依托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严格按照“塬果川菜整县牛”的发展思路,探索新路径、延长产业链,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新活力,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日,记者走进泾汭河川区万亩设施蔬菜产业园王村核心区,看到一排排日光温室、钢架大棚整齐划一,各类蔬菜长势良好,处处彰显着设施蔬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喜人场景。这是泾川县产业结构调整的集中体现,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未来可期的发展蓝图。

大棚内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藤条上挂满了红红的圣女果,个个鲜艳欲滴,绿油油的黄瓜,个个顶花带刺,长长的豆角和辣椒,个个长势旺盛,处处是一幅生机盎然、人勤农忙的新景象。

泾川县按照以工代训、有偿务工等方式,定期组织务菜群众学习新技术、了解新品种,确保了新技术能够快速整区域推广。充分发挥泾美蔬、雄发果蔬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蔬菜产业联盟的牵引连接作用,对农户自主务作的蔬菜大棚采取统管统销,搭车企业生产技术和销售渠道,使本土菜农实现“地租+务工+自主经营”三项收入,有力促进了本土菜农增产增收。

王村镇朱家涧村村民朱成怀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菜农了,他告诉记者:“现在年龄大了,出门打工也没人要了,现在公司聘请我到园区指导菜农种菜,一年下来也可以收入3万多,我们村很多人不能出去务工的人都在园区里打工,一年也可以挣两三万,还不错,既照看了家里,也增加了收入。”

在泾川鼎康高端肉牛育肥场看到,一栋栋现代化的圈舍里,毛色微红、体型健硕的“平凉红牛”有的悠闲“散步”,有的卧在向阳地里晒太阳,有的正低头啃食秸秆,有的在全自动牛体按摩刷上“按摩”,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通过抢抓农村“三变”改革机遇,采取财政配股、异地入股等多种方式,吸纳740户脱贫户和529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或后续产业发展资金入股,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的2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入股资金1120万元。采取固定分红模式,每万元每年分红600-855元,每个合作社每年获得协调管理分红3000元,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45个,年薪酬2万元以上,有效发挥了助农增收作用。”泾川旭康集团董事长程强告诉记者。

产业兴,百姓富。近年来,泾川县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构建起农企连接紧密、辐射带动明显的利益联结机制,运用“投牛还犊、保价回收”方式,带动周边群众养牛500多头以上,收购周边群众秸秆2000多吨,无偿推广科学养牛新技术,充分调动群众种养积极性,间接带动就业400余人,人均增收800多元。”

泾川县按照“稳面积、强管理、提品质、打品牌、增效益”的目标任务,以“护园强果”行动为抓手,采取局部挖除、插空补植、落头提干、郁闭园间伐等技术措施改造老旧低效果园2万亩。积极邀请省市专家指导“把脉”全县果园建设规划,挖掉没有价值的老果园,引进维纳斯黄金、瑞雪、福布拉斯、红思尼克等新优品种苗木,在高平镇、飞云镇、丰台镇等乡镇重茬建设矮化密植苹果生产基地5021亩,完成果树拉枝4万亩、追肥17万亩、合理间作3.5万亩、套袋15万亩、病虫害绿色防控18万亩,提升果品品质、产量和效益。

近年来,泾川县聚焦牛果菜等特色产业链建设,扎实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着力在强产业、延链条、聚集群上出实招、求突破,以招商引资工作大突破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蓄势赋能。主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多方争取项目资金,盘活撬动社会资源,全力推动牛果菜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在牛产业上以“平凉红牛”养殖为重点,注重龙头企业引领,集中经营与分散养殖并举,持续扩量提质创牌。在果产业以稳定果园面积、保证果品质量、提升果园效益为重点,持续稳定经营主体,加强对改造果园的后续管理,认真落实“护园强果”行动。在蔬菜产业上注重链条延伸、增产增收,既保障“菜篮子”、也装满“钱袋子”。

泾川融媒体中心记者:吕金龙

致富牛人_致富经牛_致富牛人阿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