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建设经验材料2篇
演讲之前的演讲稿一定要用心准备,优质的演讲稿是我们进行演讲的关键,那么相关的演讲稿该如何写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园区建设经验材料2篇(农业园区建设经验发言材料),供大家阅读。
园区建设经验材料1
有机农业园区建设经验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们西刘堡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2700多人,位于运西片南端,涉及有机农业园区一期工程5000多公尺,5846亩耕地。去年以来,我们围绕配合江苏省有机农业园区项目建设,把园区建设作为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效,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次难得机遇来抓。在广大干群中深入开展“加快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讨论,要求大家以十足的工作干劲、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入园区建设,扎实搞好各项工作。
一、竭力改善农田环境,夯实有机农业园区建设基础
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要求,确保有机农业园区开好头、起好步,去冬今春,我们对全村七横两纵灌河、排河、生产河均进行了疏竣,同时依照有关规定收回了机场路等有关村级道路两边的树木产权,并按照上级要求实施了砍伐,拓宽了绿化带路基,备足了积土。我们先后共投入5000多劳力,清淤10多万方,砍伐树木2万余株,新植2万多株。过去河床淤积、排水不畅、垃圾乱倒乱扔等现象,已基本得到清理和控制。我们在整治过新世纪秘书网- 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集中连片发展
产业集中区是集聚非公有制企业的载体和平台,是工业化城镇化两化互动发展的核心区域。XX,是四川省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集中区、省级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器和西部优秀工业集中区,现已签约入驻企业115户,其中投产69户,2011年工业产值达到118亿元,其中非公有制企业贡献近60%,针对集中区非公有制企业较多、基层党建任务繁重的实际,XX区委精心打造以扁平化领导体系、网络化组织体系、功能化服务体系、立体化保障体系为支撑的“集中区党建综合体”,探索走出了一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集中连片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理顺管理体制,构建扁平化领导体系。理顺管理体制,是保障集中区工作正常运行、助推集中区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XX区委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制度三个方面出发,高效构建扁平化领导体系,促进了集中区领导格局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一是理顺管理体制。罗龙工业集中区作为全市唯一的“市区共建”工业集中区,于2007年1月成立XX管委会,随即成立了集中区党工委,直接隶属区委领导,由区委副书记直接担任党工委书记,并配备两名专职党工委副书记,做到“大胆配员”。同时针对集中区党工委与区“非公”党工委职能交叉现象,把全区非公党建职权有效赋予集中区党工委,由集中区党工委对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进行直接负责,做到“大胆放权”。积极整合集中区管委会和区职能部门资源,推进区招商局与管委会合署办公,推进区政务服务中心与集中区企业服务中心联网一体,实现职能互补、服务互动,做到“大胆整合”。二是健全运行机制。着力健全
建在企业基地上,把小组建在生产一线上”理念,围绕集中区四大主导产业集群,成功建立食品产业党总支、轻工产业党总支、精细化工产业党总支和机械制造产业党总支,并科学设置企业党支部24个。同时,针对党员较少、无法单独设置党组织的企业,结合“业缘”、“趣缘”、“地缘”三种类型,按照“产业相近、文化相同、地域相临”的原则,组建企业联合党支部4个。三是动态覆盖党员。成功推行集中区党员分类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集中区党员类型多、难管理的具体问题。建立流动党员驿站,对流动党员生活、就业和创业实行“同步管理”,着力增强了流动党员的归属感;针对集中区机关内部党员“双身份”的特殊性,在加强党组织关系原单位联系的同时,大力推行“双重管理”模式,着力增强机关党员责任感;针对农民工党员技术水平低、带动能力弱的现状,创新开展农民工党员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有效实行“关爱管理”,着力增强农民工党员自豪感。
三、注重作用发挥,构建功能化服务体系。坚持把服务企业、服务职工、服务群众作为集中区党建工作的三大主题,着力提升党建工作的引领力、服务力、带动力和保障力。一是服务企业促发展。着力强化业主意识,加强出资人教育引导,推进企业出资人对党建工作的认识转化,实现企业认可党建、支持党建和参与党建。鼓励和支持具有党员身份的优秀企业出资人进入党组织领导层,向企业推荐党组织负责人进入企业决策层,参与企业发展谋划和攻坚,实现相互交叉、共推发展。通过企业党组织的引导,让企业党员成为执行决策的领头兵、企业发展的核心骨干和技术攻关的中坚力量,带动员工为企业发展出计策、出力量、出贡献,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二是服务职工促凝
等为一体的集中区党群教育活动中心,完善党员服务、便民服务、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等40余项功能,有力承载了集中区党建工作的高效开展。二是多渠道筹工作经费。坚持把非公党建工作经费作为专项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由区财政专款专户划拨集中区党建工作经费,保障了集中区党建工作的高效开展。同时,着力加强集中区党组织的教育引导,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经费筹措办法,积极推进非公企业党费按比例返还、龙头企业党建赞助等多种模式,有效夯实了集中区党建工作基础。三是严要求强队伍建设。始终把 “两支队伍”建设作为推进集中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关键,努力在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上狠下功夫,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鼓励和支持非公企业通过公开招聘、选聘借用等形式在大学生村干部、退二线机关工作者等人群中产生职业党组织书记,帮助和引导企业加强党员队伍培训,着力提升基层组织的带动引领性和党员队伍的先锋示范性。
园区建设经验材料2
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验的几点探索
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验的几点探索
目前,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已成功实施4000亩,园区规模基本呈现,园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顺利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园区建设取得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科学规划,功能定位准确。
园区坚持“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分布实施”的原则,规划实施1万亩,分两期建成,一期建设4000亩,二期实施6000亩。通过“一街、一廊、八大板块”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以科技为支撑,通过土地集约化经营和发展规模高效的产业化现代农业,深挖文化资源,大打“长江”牌,将园区打造成为集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和红色革命教育功能为一体的川中丘区现代农业示范样板。充分发挥园区带动辐射作用,实现建设1万亩、带动5万亩、辐射20万亩的目的。
二、转变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改善基础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园区投资1500余万元,完成公里水泥路干道建设,新建便民道、生产作业道37公里;安装变压器3个,新建提灌站2个;新建(改造)渠系约30公里,新建水利设施150余处。整合资源,通过涉农项目打捆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网路建设。二是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管理。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按照“农户→村委会→园区管委会→业主”的程序,推进土地有序流转。流转土地面积4000亩,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11份,使土地集中到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业主和大户手里,着力发展规模高效的现代农业。三是发展支柱产业,培育龙头产业企业。园区大棚蔬菜种植和名特优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已发展设施大棚蔬菜1260亩、名特优水产养殖300余亩,成功培育科信达水产养殖、绿康种植等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年总产值近2亿元。四是以科技为支撑,走“科技兴农”之路。引进台湾碧秀苦瓜、韩国小海椒等优良品种,采用滴灌、“气味捕虫”等先进技术,优化管理模式。新建集育苗、生产功能的职能控温、控光温室大棚1个。
三、文农联姻,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一、三产业发展,深挖文化资源,着力将“范长江”故居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红色革命爱国教育基地;打好“长江”牌,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发展长江文化产业;积极申报故居旅游景点,大力发展观光旅游、生态农业和以餐饮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促进园区走文农联姻发展模式。
四、机制创新,维护各方利益。
一是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机制。成立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规范土地流转,保护农民利益。土地流转费采取“分类+浮动+保底”相结合的制度。根据土地实际亩产,实事求是地分类制定了流转费,其中:田地按照每亩每年800斤水稻计价,土地按照每亩每年800玉米计价,自留地参照田地执行,价格标准以国家最低保护价为准,承包费的支付随粮食价格上涨而涨。为防止粮食价格下降给农户带来损失,同时规定了每亩田、土均为700元/年的最低保护价,保护农民收益。二是创新劳务培训、用工机制。为有效吸纳农村失地剩余劳动力,要求业主用工聘用当地劳动力,并成立劳务配送服务中心,开展技能培训。对当地剩余劳动力进行分组管理,实行“自主劳务”与“轮班务工”相结合,规范业主用工秩序,保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开展农村劳动力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据统计,园区农民就地劳务年收入达4000——万,加之土地流转费收益,比传统的分散经营年收入增加1000——6000元不等。三是创新农业设施管理、使用机制。园区规定业主承包期满退场的,土地上生产设施全部归当地村社所有,用于农民后期自主发展规模高效的现代农业。四是创新扶持、管理机制。政府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筑巢引凤,引进生产技术先进、经济效益高的业主入住园区,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帮助业主创业致富,最终达到“园区带业主、园区带农户、业主带农户”的致富目标。
在下一步工作中,园区将进一步规范管理机制体制。继续抓好土地流转、业主引进、产业培育等各项建设任务。整合园区建设和其他各项涉农项目,着力搞好新农村建设工程。大力鼓励农村专合组织发展,规范专合组织运转,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搞好园区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将园区建设成为农业示范样板园,不断探索川中丘区现代农业发展成功途径,破解“三农”发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