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战老师的教育策略王金战: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副校长兼网校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002年所辅导的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12人获全国一等奖,占北京市的三分之一,并有两人进冬令营,一人进国家集训队。2003年所担任班主任的高三12班有49人毕业,6人被耶鲁大学、杜克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37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其中保送清华北大13人),班级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班级。个人简历:王金战,全国优秀教师。出版教学专著八本,有三篇论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两次在国际学术大会上宣读论文。历任山东沂水一中政教主任、青岛二中教导主任、山东临沂华盛实验学校校长等职。坚守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独到而实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2003年,把全班55名学生中的37人送进了清华和北大。王金战认为,人生就业分为三个层次:就业、职业、事业。从事老师这个工作,也要经历三个层次的升华:具有爱心、责任心、最后升华到事业心。《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此书内容丰富,哲理性强,启发性高,十分值得学子们一看。《英才》一书自面世及王金战开设博客以后,受到读者和“博友”的热烈欢迎。
王金战精彩语录面对激烈的竞争,你要搞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你不要管别人怎样,别人第一第二跟你没关系,别人倒数第一第二也跟你没关系。判断一个人的成功,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做得怎样,而是和自己的潜能比做得怎样。当你苦思冥想地解出一道数理化题,当你写出一篇自鸣得意的作文,其本身过程中,肯定会给你带来乐趣,带来成就感。所以,我说学业有辛苦的一面,也有“享受学习”的一面。我跟我的学生们从来都这样说:学习是苦中求乐、先苦后甜的过程。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最有效率?我说:适合你的方法,就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说,你需要了解别人的学习方法,但不是照搬,而是在别人方法的启发下,量身定制成适合自己的方法,才会产生最大的效应。在数学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有时候需要退,一直退到最原始的状态,你就知道在哪儿出问题了。做数学题得找到根源,一旦找到根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平时,我要求我的学生,可以有段时间不学习。但只要学习,每分每秒都必须是高效的。最可悲的是什么呢?你该玩的时候,不能痛痛快快地玩;你该学的时候又学不进去,最怕的就是这个状态。要想让别人看得起你,你首先得看得起自己。你可以在一个时间内很落后,但只要你不服输,在我的眼里,你仍然是好学生。
我最看不起的学生,就是自己承认不行的学生。哀莫大于心死。你本来还行,但却承认自己不行,你心都死了,什么人来也救不以我的感觉,越是某一科薄弱的学生,上升的可能性越大。如果有些学科学得很差,你就应该先看书,后做题;而如果有些学科学得比较好,你就不必先看书,而应该先做题,遇到问题再回过去看书,这样效率就提高了。他有一句豪言:“现在,只要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中学生,都有考上名牌大学的潜能!”他说:教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热情;一个学生成功的标准不是考上北大、清华,而是通过学习的过程,能磨炼出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出强烈的责任感、自制力、自信去年年底,数学教师王金战开了一个博客,没想到,一个月下来点击量超过了60万,还有大量的留言跟帖,多是学生和家长发的。他们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学习成绩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学或根本不爱学,等等。“我的眼里,根本就没有差生!”王金战说。25年来,他从山东沂水、青岛,一路教到北京,如今在北京海淀区人大附中任教。王金战长年教高中数学、当班主任,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学生,可以说什么样的学生都教过。“差生”享受自由上课政策那是在人大附中当高中班主任时,有一天半夜,王金战接到校长电话,要他接收一个学生。
这个学生因为经常旷课,搞得班里的纪律一团混乱,老师便“联名上书”要“开除”他。王金战对这个男生说:“别人是不允许迟到的,考虑到你的特殊情况,我允许你每周违反两次纪律。”这个男生很是意外,一再说会好好表现,用行动证明自己。但由于以前没好好学,有些课根本接不上。最终,这个男生自暴自弃,自己主动要求离开王金战的班。王金战就提议,“课程跟不上不要紧,我给你个特殊政策。每天早上你来了之后,能听懂的课就好好听,听不懂的课就可以不听,而且随时都可以回家自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前,该男生说生病了,不想考。为了鼓励他,王金战说:这次考试,你肯定是倒数第一,既然如此,你还顾虑什么?于是他参加了高三的第一次考试。这次考试,让这个男生很难忘:“全不及格。但我没有多么难过。人家付出了多少努力啊!自己刚学了一个暑假,怎能比得过人家。此后,我一直玩命地学。”第一次月考他虽仍是班里倒数第一,但和倒数第二的差距,一下子缩小了30分。鼓励再鼓励“差生”变优秀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而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他不断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变成一个优秀生。这是王金战多年来总结出的经验。
在月考的总结中,王金战一个劲儿地夸这个男生:“你们看人家这位同学,一下子差距能缩小30分,高三总共要经过八次大型考试,如果每次都能缩小30分,那就不是考大学的问题了,而是考清华北大的问题了!就看你敢不敢挑战自己了。你站起来谈一谈,下一次你的目标是什么?”被表扬得晕头转向的男生站起来说:“我下一次,肯定不考倒数第一啦!”这名学生非常振奋,也看到了自身的潜能,学习进步得异常迅速。最终,这个男生果真考上了北大。王金战说:“教师,就是要点燃学生的火花,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朝着他们喜欢的方向一直走下去,这样肯定能成功。”衡量英才的标准不是考上好学校王金战刚刚出版了自己的书——《英才是怎样造就的》。采访时,他一再强调:英才,决不是拿考上北大、清华来衡量的。一个学生成功的标准是,通过学习的过程,能磨炼出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出强烈的责任感、自制力、自信心。这样的学生,即使考不上大学,人生也会成功;反之,即使他上了北大、清华,也照样会一事无成!据《中国青年报》小时提高20分(2008-11-1709:52:43)2008年高考前一个月,我到内蒙的田家炳中学,给高三学生做了一场报告。我的开场就给了学生一个惊奇:“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两个小时,我可以保证,两个小时后,你们每个人的高考成绩至少提高20分。
”学生还有一个月就高考了,最重要的是信心,再加上学生对我仰慕已久,何不借此来点刺激呢?果真,孩子们兴奋地鼓起掌来。我向大家做了个暂停的手势:“先别忙着鼓掌,等我讲完后,如果你们确信自己能提高20分以上了,再用你们的掌声告诉我。”两个小时的讲座很快结束了,我笑着对孩子们说:“现在可以鼓掌,限时3分钟。”结果,上千名学生全体起立,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了5分多钟。我想这掌声,既是对我的感激,也是送给学生本人的,因为他们从我的报告中分明已经感受到,在考前的这一个月,只要按我的方法做,有绝对把握提高20分以上。2008年高考揭晓,该校的校长给我报喜,田家炳中学今年破纪 录地考了3个清华、北大,本科上线率首次跃居赤峰市第一名。这突 出的成绩背后,不知有没有我的功劳,但至少我的讲座没起反作用 距离2008年高考还不到30天的时候,通州的一个考生来找我,诉说他学习数学的苦恼。 我问:“你正常情况下,数学能考多少分?” 他说:“一般也就在75分左右。” 高考数学满分是150分,数学 考70来分的学生,他可能连一些数学的基本概念都没有弄清楚。 我说:“那么,你今年高考数学的目标是什么?” 学生回答:“我数学能够得80分,就谢天谢地了。
” 我告诉他:“既然你今天来找我,我可以高兴地告诉你,今年高 考我能让你达到100分!” 他一脸怀疑:“真的吗?20多天,我的数学就能达到100分?” “完全没问题。从130分提到140分,这中间虽然只提高10分,可 要付出的代价太高了。但是,从70分提高到100分是一个很简单的过 程。你只要按照我的思路去做,我能保证你今年高考数学能过100分。” 学生连连称是。 我继续说:“一张高考卷子,考题的难易程度比例是352。 30%的是基础题,50%的是中档题,20%的是难题。那么,30%+ 50%=80%,800=120分,所以,高考里有120分是中档偏下的 题目。只要你大量地做好模拟练习题,熟练地掌握基本知识点,120 分是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得到的。反过来,如果一个学生高考 得不到120分,不是智力不高,也不是做题量不够,很可能就是你把 会做的题做错了。我经常和学生们说,你看有些人傻不傻?他迅速地 把会做的题做错,然后腾出大量的时间,去啃那些他不会做的题。所 以,你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该拿分的题确保拿分,决不放弃;该 回避的题迅速砍掉,决不浪费时间和力气!” 学生听我说得直乐:“王老师,那我具体怎么做呢?” 我说:“就按我们的目标,以高考数学得100分来布局。
能够拿到 100分是个什么概念呢?第一,8个选择题你可以错1个,你能做到这 一点吗?” 学生摇头:“做不到。” 我说:“好,先从这里开始练。你先横向把38套全国各地的高考 模拟试卷中的选择题,从头到尾做一遍,突击训练。咱别讲速度,你 可以做10道选择题花2个小时,但是,你必须保证命中率。做一个, 对一个;做不对就重来,翻书,请教老师同学,都行。只要最后每一 题你都能做到来龙去脉烂熟于心。我担保三天之内,你这个选择题就 过关了。填空题你也这么练。” 学生说:“然后呢?” 我说:“后面六个大题,第一个题是三角函数,一般是12分,能 不能保证得满分?” 他说:“这个题我会做,只是有时候得不了满分。” 我说:“那就多训练,得满分。还是练习38套模拟试卷,只做三 角函数。还是那条原则:不追求速度,也不追求数量。你争取做一个 题目,就拿一个满分。做上十个题,你的高考三角函数就过关了。” 再往下,我问他:“概率题有问题吗?” 他说:“概率题好像问题也不是太大,但时不时地也出一点小错 我说:“那就跟三角函数一样,训练得满分。”他胸有成竹地点点头。 我这样说,就是要让学生感到:第一,他需要做的事不多;第二, 他需要做的事也不难。
这些事他应该做也能做,但过去为什么没有做 好呢?因为他不知道该抓哪里,更不知道怎么抓!脑子里一片混沌, 没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图。我跟学生就这么一道题一道题地排查,一分 一分地算。 我又问他:“最后几道题,相对难一点。你看哪些部分,你还能 做一点出来?” 他想了想:“我觉得立体几何的那个题,我还行。” 我说:“好了,咱们就主攻立体几何。这一阶段,你把立体几何 的内容从头到尾梳理一遍。从38套模拟题中挑出10道,一个一个地 我又问:“最后那道大题可能不行了吧?”他回答:“解析几何那道题,第一问还行,第二问肯定不行。” 我说:“那我们就做第一问。其他的题,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要 它了。看都不看,你能做得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