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碧水荡漾。湛江三面临海,是广东发展海洋牧场、打造蓝色粮仓的天然主战场。近年来,湛江着力培育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获评为“中国对虾之都”“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金鲳鱼之都”“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2022年水产总产量122.2万吨、总产值274.44亿元,连续20多年居全省首位。
眼下,湛江坚持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融合发展理念,以科技引领种业、养殖、装备、加工等全产业链发展,奋力打造全球水产产业高地。
全产业链发展 从业人员过百万
目前,湛江全市在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项目共3个,分别为遂溪县江洪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湛江市硇洲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吴川博茂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建成湛江湾、硇洲海域、雷州湾、流沙湾、草潭5个深水网箱养殖园区,深海网箱数量达3500多个,占全省70%,另有桁架式养殖平台3个。
根据规划,到2028年,湛江将建成5000个大型深水网箱、20个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平台、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同时打造游客向往的“海上草原”。
经过40年的摸索发展,湛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加工、流通和出口基地。近年来,湛江大力构建蓝色粮仓,重点发展一条鱼、一条虾、一只蚝,带动百姓致富。
湛江年产金鲳鱼近1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产量的40%,产业链年产值100亿元,带动就业10万人,价格及市场走向被称为“中国金鲳鱼行业风向标”;海养对虾面积37万亩,年产对虾24.4万吨;养殖生蚝面积10多万亩,年产生蚝22.3万吨。
深海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带动全产业链日趋完善。湛江水产产业链年产值700多亿元,产业链从业人员100多万人,水产养殖、水产种业、水产品流通加工、装备制造、进出口贸易、饲料辅料、配套服务等七大体系基本形成。
强化种业攻关 破解“卡脖子”难题
引种车间、亲虾培养池、营养车间……步入位于湛江经开区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下称“863基地”),扑面而来的是湛江水产种苗发展的新气象。
2011年,历经近十年的摸索,863基地选育出国内认定的第一个南美白对虾抗病新品种“中兴1号”,破解种虾受制于国外的“卡脖子”难题。
经遴选张榜,恒兴南美白对虾育种、海茂凡纳滨对虾新品种研发及产业化扩繁推广等6个项目成功立项,突破了SPF种虾及种苗保种和扩繁等方面的技术,创制了“海茂1号”南美白对虾新品种。
如今,湛江正全力打造南方水产种业基地,充分挖掘适合湛江海域养殖的优势品种,加强地方特色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健全水产育、繁、推一体化良种体系。
目前,湛江建成水产苗种场480家,初步解决了水产种苗“卡脖子”问题,选育了经农业农村部审定的南美白对虾新品种6个,占全国审定该品种数量的50%;攻克了60多种常用的水产品种人工繁育技术并投入生产应用。2022年,湛江培育水产种苗1622亿尾,供全国沿海水产养殖和出口东南亚等国家。
南方日报记者 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