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殿军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老山头乡政府,黑龙江大庆163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7-0035-01
作者简介:张殿军(1977-),男,黑龙江大庆人,大专,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服务方面工作。
无精蛋增多。鹅的品种不同,受精率也不同,但是如果无精蛋的数量超过15%~25%,就会影响鹅的孵化率。导致受精率降低的因素主要包括,鹅群的结构不合理,种鹅公母比例不协调、种鹅老龄化、体况过肥、跛脚,缺少交配用的水池,在繁殖季节的青饲料不足,使营养缺乏等,以上因素都会影响种鹅的正常交配,使精子活力降低,而形成无精蛋。
死胚增多。如果种鹅日粮营养成分不足或者配比不合理,会影响种蛋内胚胎的正常发育,而导致种蛋在入孵后的,死胚的数量增多;种鹅近亲繁殖也会导致胚胎发育不良;另外,孵化温度不适宜,会导致胚胎发育受阻,使死胎数增多。
蛋黄粘连壳内膜。这种现象大多是由于种蛋的保存不当引起的。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为13~16℃,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对种蛋的保存不利,如果温度过高会使蛋内的水分蒸发,从而导致蛋黄粘连内膜。如要舍内的湿度过低,过于干燥也会导致此现象的发生。因此必须提高舍内的湿度,一般保持在75%~85%为宜。引起蛋黄粘连的另一原因则是贮存时间过长,不同季节种蛋的贮存时间不同,在天气较为凉爽的季节可以延长种蛋的保存时间,但是也不要超过2周,而在寒冷或者炎热的天气贮存时间则要相对短些。
雏鹅不能出壳。在孵化过程中常出现雏鹅啄破蛋壳,胚胎发育良好,但是雏鹅无法正常出壳的现象,这是由于在破壳期间的环境不良,如湿度过低、通风不良造成的。
种蛋在孵化过程中腐臭、渗漏或爆裂。在孵化过程中出现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种蛋受到了污染,如种蛋太脏,在入孵前以及孵化过程中没有进行消毒。
2提高鹅孵化率的方法
提高受精率。提高种蛋的受精是提高孵化率的关键,在种鹅的选育过程中,要及时淘汰那些发育不良,配种能力较弱的个体。并按照所饲养的品种,合理的调整种鹅群体内的公、母比例,为种鹅提供适宜交配的水面。另外,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受精率。要注意种鹅的营养供给情况,确保营养充足。
做好种鹅的管理工作。加强产蛋期母鹅的饲养管理工作,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并且要保证日粮营养的供给要满足母鹅产蛋的营养需求。在种鹅配种时,要尽量减少近亲交配。鹅开产前,在鹅舍内搭建产蛋箱,并在箱内铺上软草、稻壳等垫料。及时的收集种蛋,保持种蛋清洁,可将种蛋的收集和抱窝的控制结合起来,通过按时的开关圈门来控制母鹅的抱窝性。
种蛋的选择和保存。做好种蛋的选择工作,种蛋的来源要有保证,并且种蛋的新鲜度、蛋的形状和大小、蛋壳的结构以及清洁度都会对孵化率造成影响。因此,在每天收集种蛋后要及时将不合格种蛋,如过长、过圆、形状不良、沙壳蛋、脏蛋以及破损蛋剔除;选择好种蛋后,要将种蛋进行妥善保存,如果保存不当,会引起蛋黄粘连蛋壳内膜。在保存时要注意种蛋保存的温、湿度,种鹅养殖场或者孵化场要有专门的种蛋储存间,并且要保证合适的温度以及湿度,一般最适温度为13-16℃,最适相对湿度为75%~85%。但是要注意,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种蛋的贮存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以1周为宜,不可超过2周,在天气较为凉爽的春秋两季可以适当延长保存时间,而在夏季及冬季则要相对的缩短贮存时间。在保存的过程中要进行翻蛋。如果种蛋保存的时间在1周以内,则不必翻蛋,超过1周则要每天翻l~2次,翻蛋是指改变种蛋的放置角度。
控制好种蛋的孵化条件。调控好孵化温度,孵化机内的温差不过大,要将温差控制在o.1~0.2℃。适合的孵化温度是孵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孵化温度分为恒温孵化和变温孵化,恒温孵化的温度应控制在37.8℃。变温孵化的温度则要控制在1~7天为38℃、8~13天为37.8℃、14~25天为37.6—37.7℃、26天至出壳为37.5℃。孵化时的相对湿度在1~7天要保持在60%,8天至出壳为70%。在开始孵化到出壳,要每天喷温水凉蛋1次,水温控制以用手感觉到热但不烫手即可,凉蛋的时间控制在30~40min。在孵化的过程中要2h进行1次翻蛋,翻蛋的角度最好为100~200度,如果孵化机内的温差大,则要每小时翻1次。每天还可结合凉蛋进行1次手工翻蛋,翻蛋角度为180度。
做好种蛋的消毒工作。种蛋在孵化前和孵化的过程中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发生腐臭、渗漏和爆裂的现象,大多数与种蛋消毒不到位而受到污染有关。所以要避免过脏的种蛋人孵,并要做好消毒工作,对种蛋进行消毒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法,把种蛋放入蛋盘,用塑料薄膜罩上,里而放上玻璃或者陶瓷容器,先加入少量温水,后加入高锰酸钾,最后再加入福尔马林,熏蒸半小时。第二种方法是用新洁尔灭浸泡法,用5%的新洁尔灭原液与50倍水混合后,加热到40—45℃,再把种蛋放在其中水浴30min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