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兴旺”排在5个总体要求的第一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实施质量兴农战略,高质量发展成为构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对农产品的供需要求发生了转变;伴随我国粮食产业体系的日益完善,粮食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也在不断的凸显出来。近年来,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粮食生产大国、第一粮食消费大国,粮食产业发展增速提质,要从发展中谋振兴,“优质粮食工程”成为有力抓手。
8月20日,全国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会议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表示,目前我国70%的粮油企业从事的是米、面、油初级加工,存在产能结构不合理、优质产品供应不够、深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那么“优质粮食工程”正是要实现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在产粮大省黑龙江,粮食商品率达到80%以上,但粮食加工业一直比较滞后。近两年,黑龙江抓住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的契机,推动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玉米、水稻、大豆加工业开始全面盈利。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加工原粮318亿斤,产品销售收入452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1%、32%。粮食加工转换能力提高的同时,多元化、优质、高端的粮油产品供给能力也有提升,在今年的首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黑龙江当地政府、企业带来的产品进一步展现了“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工作成效,即食小米粥、即食土豆泥等产品成为“主角”赚足了眼球。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表示,今年我国将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大力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到2020年初步建成适应我国国情、粮情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任重而道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曾表示,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优势、找准定位,以优质粮食工程为载体,着力构建连接产区销区、城市乡村的粮油购销服务体系。粮食生产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更是核心,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振兴、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现代农业助力“五常大米”提档升级。肖斐 摄
中国不缺农产品,缺的是精品农产品。黑龙江省五常市素有“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之称,近年来,五常市在发展农业现代化中积极创新探索,大田数字农业、生态种养模式、订单农业、节水扩稻、植保飞防作业、互联网+农业、农产品溯源等的应用都为“五常大米”品牌提高了含金量和美誉度,“五常大米”也因此成为黑土地递出的一张“白金名片”。高质量成为现阶段农产品市场竞争决胜的关键,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导向同时也带动了当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一家一户小农种植模式不再,现代农业规模化种养模式下催生的“村企合一”让农田变园区、农民变工人,同时也为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带来了可能。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地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质量兴农调优“头”、接二连三壮大“尾”、勇闯市场做强“销”、千方百计促农“富”,走出了一条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产业振兴之路。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必将迎来一场产业振兴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