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立足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陕西柞水木耳、山西大同黄花、广西柳州螺蛳粉,由小特产带动大产业的“致富经”,走出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乡村特色农业产业致富路。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基础不同,资源禀赋不同,乡村产业发展不可能全部或完全“复制”成功经验。大到云南药、东北米、浙江小商品、福建沙县小吃,小到夷陵猕猴桃、秭归脐橙、兴山昭君白茶……特色产业发展“小而优、小而特、小而精”。这源自对资源禀赋、文化底蕴、历史资源的精确分析,源自对我国庞大内需消费市场的精准判断,源自对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精细组织。

立足本地气候、土壤、文化、旅游、历史等独特资源条件,选择培育壮大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对于各地来说是选择题也是必答题。湖北兴山依托昭君故里和中国最美水上公路—古昭公路,让游客在昭君村、昭君别院等昭君幼年生活地方赏美景、品美食、看美人中感悟昭君和美文化,今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14.06万人次,实现旅游接待总收入11603.4万元。解决产业发展同质化、一阵风现象,就要根据本地优势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在比较中寻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的特色产业,通过规划引领、接茬培育,推动特色产业创新发展。

小木耳、小黄花、小米粉之所以能成为大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功不可没。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有效对接中角色、作用重要。因此,可以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和成立专业合作社,发挥好其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

大同黄花已有黄花干、黄花酱、黄花饼、黄花制作的化妆品等系列产品系列,一个包装袋让柳州螺蛳粉“走出去”并“走红全球”,潜江制定小龙虾全产业链标准18项并通过HACCP、ISO9001和全球食品卫生标准BRC认证。创新是实现做优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根源。要注重特色产业发展全过程、全产业链条上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破除“酒香也怕巷子深”思想,借助5G、直播等新技术,在买全球、卖全球中将特色产业产品推介给更多消费者。

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久久为功,不能盲从、盲目,更不能盲干。只有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小作坊”到“大产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发挥特色产业激活乡村发展的“造血”功能,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才会越来越强。

稿源:荆楚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