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拔河并不稀奇,可他们拔河用的东西让很多人都想不到,他们用的是纸!两三个人拔还不够,岩坎还叫来了村里力气最大的小伙子。
岩坎:四个人拔。
岩坎:就是一张纸。
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用纸拔过河,为了证明自己这种纸的厉害,岩坎特意找来了一张当地市面上常见的包装纸,大小厚度都一样,找同一个人再拔一次。
岩坎:很轻易就拔断了。
岩坎做的这种拉不断的纸,叫做傣纸。曼召村在当地被叫做“傣纸村”。普通的纸张一拔就断,可岩坎的傣纸却四个人都拽不开。单靠这一点,岩坎打开了市场,2015年卖出七百多万元。
村民:砍树。
记者去采访时,岩坎正在用傣语招呼村里人,一起上山,并让他们每人都带上了刀。
村民:砍树。
岩坎:这种树不砍它不长,越砍越长。这就是去年砍的,今年长出来这么大。
这就是岩坎和村民们要找的树,构树。构树在西双版纳地区分布广泛,繁殖力很强,以野生的居多。岩坎每天都要砍下大量的构树,这是为什么呢?
岩坎:只能砍这一种树,其他树不能做,这种树是专门做纸的树。
然而,树被砍下来后,村民们却不约而同地做出了一个奇怪的举动,撕树皮。
村民:撕树皮。
撕完树皮,村民们直接把树干丢在了地上,反而把这一条条的树皮收集起来。
岩坎:造纸就是需要这些树皮,而且还得刮干净。
原来,岩坎做纸,必须要用构树的这层树皮。可看上去很薄的树皮,实际上却没有那么好扒。
记者:现在有一股树皮的清香味。
岩坎之所以偏偏只用构树的树皮做纸,就是因为树皮里这一层白色的纤维。
记者:如果我这么撕能撕断吗?
岩坎:撕不断。你看。我们小时候经常把它拧成绳子,栓牛栓马。
记者:当绳子用?树皮可以当绳子用?
岩坎:对。
记者:确实拽不断。
为了做纸,岩坎所在的曼召村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构树皮。不仅如此,现在他还从老挝地区成吨的买入这种树皮。
傣纸是岩坎的祖先一辈辈流传下来的手艺,到现在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岩坎从小就看着自己的母亲和奶奶在家里做傣纸。
然而,虽然在当地存在了八百多年,近几十年来却很少能从中赚到钱。甚至十多年前,傣纸在市面上都很少见,更难大量地买到。然而岩坎每年却能把傣纸卖出七百多万元。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是一本在岩坎的村子里收藏了八十多年的傣文佛经,用傣纸制作。
岩坎:阁楼里的经书,放了四十多年,墨水都没有掉色。
虽然傣纸可以存放很多年,可几百年间,它们只是少量地卖给抄佛经和制作孔明灯的人,从来没人把傣纸大规模地卖到市场上。然而,岩坎因为一群陌生人,注意到了傣纸的商机,这个商机在一开始也让他吃尽了苦头。
2000年的一天,村子里来了一群陌生人,逢人就问有没有傣纸愿意卖。而当时24岁的岩坎还在稻田里干农活,这群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岩坎:他来看我们纸特别好,如果说他们用量大能不能供应得上?
那一天闯入村庄的陌生人就是当地的茶商。他们想找一些傣纸,试着用来包装普洱茶饼。虽说他们只想买几百张傣纸,可岩坎却发现了商机,西双版纳勐海县有几十万亩的茶山,茶厂更是有上百家,哪怕只有一小部分茶商用他的纸,也能大赚一笔。
岩坎:对我来说心里面看市场还是大,如果我们能走出去,我们自己还是有一点利润。
于是,他很快地组织村里会做纸的十几位老人,做出了一大批傣纸,满怀憧憬地拿着傣纸去到周围的茶厂,可没想到,大部分茶商对傣纸一点都不熟悉,岩坎碰了一鼻子灰。
岩坎:好多老板第一个就是不知道我们纸怎么样,哪来的,人家也不熟悉。他试的时候还问我,这个纸是不是有什么味道,有没有毒这些。
岩坎对市场的错误判断,让他栽了一个大跟头。然而很快,他只用一招,就在两年多时间里,迅速打开了市场。到2003年,卖出了十多万张纸。而这竟然与他在树皮上发现的一个秘密有关。
从构树上撕下来的树皮,要先在这种特定的大锅里连续煮上一整天,直到树皮里的纤维全部软掉。
记者:这是一条树皮可以撕成这样,已经像一块布了。
岩坎:对。
而岩坎恰恰就是在检查树皮时,偶然间的一个动作,让他发现了如何打开市场的秘密。
岩坎:如果说揉一下,揉不断,韧性好。
记者:刚才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岩坎:就是薅一下,揉一下。不容易断的。
原来岩坎发现,煮软后横向很容易分开的树皮纤维,竖着拉却怎么也拉不断,这样的纤维做出来的纸一定非常结实。他现场让记者体验了一下。
岩坎:你来试一下吧,我们两个来试一下。
记者:你确定?不会断了吧?别断了以后摔我一跟头。
岩坎:不会。
记者:来,一二三。真的拧不断。
就算煮软后,也拉不断的树皮,再做成傣纸,依然坚韧。这被岩坎看成了傣纸最值得推销的一点。于是,他带着这些纸,跑遍了勐海县几乎所有的茶厂,见面就跟人用纸拔河。
岩坎:我可以说在勐海这些茶厂几乎都跑过了,慢慢一家跟一家,用起来了,就好起来了。
这个方法,岩坎至今还在使用。记者去采访时,勐海县刚好有一家茶山开始对外营业,岩坎立刻带着自己的纸赶了过去。
岩坎:如果是机器纸的话一拽就断了,我们这个手工纸,你拽一下,是拽不断的。
锁云松:还真是。
岩坎:如果是机器纸的话,你这里有吗,可以试一下。
锁云松:这个没试过,还真没试过。
岩坎:我们的韧性好,包茶叶透气性也好。
不仅如此,岩坎还把这招用在了来茶山的游客们身上。
小朋友:拔河。不行,这个拔不断,手都红了。
记者:我看你的手。
小朋友:红了。
岩坎:这个给你们每人一张,回家画画。
靠着用纸拔河这一招,岩坎迅速让当地的茶商们了解了傣纸的特点,并喜欢上了这种既坚韧又透气的包装。
岩香勇:包茶叶的话对于我们普洱茶比较透气,透气的话转换的过程跟一般的不一样了,普洱茶主要是陈化为主,用这个手工棉陈化的很好。
2003年,岩坎在曼召村成立了合作社,免费教给村民做傣纸。记者去采访时是4月份,正是春茶销售的旺季,也是傣纸制作最忙的时候。岩坎要不断地教新加入的村民做纸。
树皮被打碎成浆,然后稀释到水池里,整个制作中最难的一环,就是如何用纱网把纸浆又薄又均匀地捞起来。
岩坎:捞纸浆。
看上去很轻松的捞纸浆,换做没有经验的人,完全做不到。
记者:捞纸浆,一边薄一边厚。
这时候,记者注意到,岩坎和村里的老人在捞纸浆时,经常做一个动作,据说这样做,捞出来的纸浆非常均匀。
老人:弹水。
岩坎:弹水。为什么这么做。
然后,在阳光和高温的作用下,纸浆变得干燥、紧实,只需几个小时,它们就凝结成了一张完整的傣纸。
岩坎:老人做做差不多了就传过给娃娃,女儿、儿子,我们要传下来,每一代传一代的,就跟我们老人传下来,800多年都不容易,不能失传,我们还是尽力传下去。
那么,紧紧贴在纱网上的傣纸,要想又快又好的撕下来,也是有特殊的动作。
村民:撕傣纸。
这是老人们一代代传下来的手法,现在,岩坎也将它们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村民。
在岩坎心里,做傣纸最怕一件事,就是下雨。一场很短的阵雨,就足以把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傣纸打烂。恰好这时,一场雨突然下起来,曼召村的晾晒场上演了一出人和雨点赛跑的景象。
像这样从雨里抢救回来的纸,一个农户每天能做几十张。岩坎根据纸张的薄厚,按照4毛5分到一元钱的价格收购,然后专门卖给茶厂。
4月份春茶季,正是傣纸销售最要紧的时候,今年能不能赚钱,就看这几个月卖的好不好。然而,在岩坎的仓库里,记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仓库一楼堆积了大量的纸不卖,二楼好像也放了什么重物,以至于压得楼板都有些弯曲。走上去一看,二楼竟然堆放着满满一层的纸,看上去至少有一百多万张。然而合作社的员工却说,这还算少的。
玉坎恩:2014年整个寨子做出来的纸张有一千多万张,全部存在这里,老百姓做的多。
岩坎说,这些纸不是不想卖,而是卖不掉。在2014年的时候,他的资金链差点因此断掉,以至于他贷款两百多万元,都险些不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岩坎:库存多了,老百姓想给我们结帐,我们没有办法去贷款出来付给他们。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纸都放在仓库里,卖不出去呢?原来,当时,大部分的傣纸都用于包装普洱茶饼,导致了它对于茶叶市场的依赖度极高。普洱茶价格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就会直接影响傣纸的销售。
玉坎恩:因为最主要用来包茶的,有一点影响,不是有一点,是很大的影响。就看春茶,春茶好做就好做,春茶不好做可能存货比较多。
岩坎之前完全没有想到,茶叶销售也有大小年。而恰好,2014年是普洱茶销售形势不好的一年,茶商都把茶叶屯在仓库里,并不做成茶饼销售。茶叶不好卖,傣纸也就只有很少的茶商来买。可不知情的农户们,每天却还在不断的做纸,交纸,只要来交,岩坎就要付钱给他们。没过几个月,楼上的傣纸就积压了六七百万张。
岩坎:可以说600万张算下来,有400多万人民币。
眼看着仓库里积压着几百万元的资金流动不起来,岩坎压力倍增。他必须在短时间内,让资金链流动起来,否则合作社就面临破产的风险。
一天,正在发愁的岩坎,突然看到自家门前种的一种花,突然间来了主意,竟然开始疯狂地采花。
岩坎:它叫三角梅。
岩坎说,有了这种花,一张傣纸的价格就能瞬间翻涨五到十倍,并且很快就能卖出去。
岩坎:一般来说不装花就是一元钱一张,装了花就是五元到十元钱一张。现在装花的方法是自己发明的,什么花都可以。树叶也可以。
记者:随便长出来的都行。
岩坎:对,这个也可以装。这个蕨菜也可以。
记者:这些东西相当于是免费的?
岩坎:对,免费的。
用这些路边随处都能采到的花和叶子,甚至是用来吃的野菜,岩坎不仅能让傣纸的价格翻倍,还一举解决了资金链紧张的难题。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岩坎:做花瓣纸。
原来,岩坎发明的方法,就是在纸浆出水之前,就把花瓣和树叶拼成各种图案,压到纸浆里。这样,晾干之后,就变成一种全新的产品,花瓣纸。那么岩坎是怎么把这些花瓣纸,卖到五到十元一张的呢?
岩坎:就是装饰啊,裱那些花样啊之类的。
这里是景洪市的一家工艺品加工厂,2014年,岩坎和加工厂合作,设计出了一系列的傣纸包装产品和工艺品,在短时间内打开了另一条销售途径。
玉张凤:展示产品,买了多少。
现在,曼召村又开展了一系列的游客体验项目,靠着卖纯手工制作的傣纸,2015年合作社销售额共700多万元。
编导:侯雨佳
摄像: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