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蓬溪县荷叶乡青溪村
《遂宁日报》3月7日03版截图
村名片
蓬溪县荷叶乡青溪村位于荷叶乡东北面,属边远落后贫困村。2019年11月3日,通过村建制调整,青溪村由原来的白联村和马坪村合并而成,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880户、总人数2252人,其中,贫困户177户共计349人。该村于2018年退出贫困村序列,所有贫困人口在2019年10月实现全部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青溪村下足绣花功夫,因村、因户施策,精准发力,引进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发展养牛场、养兔场、养猪场、养殖龙虾、种植中药材等产业,形成了“山上药材、山下水产”的产业布局。
大事记
●2014年,原马坪村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
●2016年,投资48万元修建原马坪村9组水泥路1.5公里;
●2017年,修建集体鱼塘,完成集中安置13户,分散安置23户,CD级危房改造97户;
●2018年,遂发展投资1800余万元,在原马坪村、平桥村、定水村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原马坪村成功退出贫困村序列。
●2019年,原马坪村贫困户全部脱贫。
青溪村的“三治融合”文化园。全媒体记者刘春燕/摄
乡村振兴路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踏青好时光。
走在的田间地头,只见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通向农户家中,一栋栋清新别致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块块良田整齐有序。已脱贫摘帽的贫困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青溪村村两委狠抓基础建设,大力发展多元产业,带领村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强基
加强基础建设 小乡村有了大改变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这样的农村,居然也能用上路灯。”坐在自家小卖部门前,望着路口安装得整整齐齐的一排排路灯,青溪村70多岁的村民姚光万满是感慨,脱贫攻坚以来,因病致贫的他,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经营起了一家小卖部,路灯亮后,门前的路好走了,生意也更好了,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安装路灯,只是青溪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脱贫攻坚以来,青溪村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先后修建村道路4.4公里、组道路7.7公里、生产便道2.1公里,实现了村、组道路全畅通,部分农户实现户户通;2.2公里的村道路宽度由原来的3.5米改扩建至4.5米。2018年,由市级帮扶单位遂宁发展集团投资土地整理项目,该项目涵盖青溪村(原马坪村)、平桥村和定水村,总投资1800余万元,其中马坪村格田整理844.34亩、坡改梯整理434.76亩、水田整理31亩、旱地整理1849.14亩、整治山坪塘3座、新建蓄水池6口、整治田间道路6935米、整治配套生产路2107米、整治机耕道743米、囤水田22个、配套渠道1344米。
2017年,青溪村办公室、村多功能活动室建成,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文化园建成,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文化活动场所,更成为青溪村一块亮眼的招牌,全村通信网络全面达标。脱贫攻坚以来,通过遂宁发展集团和蓬溪县公安局等市县帮扶部门的共同努力,青溪村实现了村、组道路全畅通,基础设施极大提升,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致富
发展多元产业 百姓生活蒸蒸日上
“现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工作也比较轻松,一个月下来,轻轻松松就能挣3000多元,还能照顾家庭。”在蓬溪县红斌养殖专业合作社,村民苟天福一边给牛喂饲料,一边接受记者的采访。
苟天福所在的蓬溪县红斌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的是西门塔尔肉牛,是青溪村的特色产业之一。目前,该专业合作社已带动15户村民33人增收。今年,合作社还计划开发寄养模式,将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增收致富。
针对青溪村产业发展“底子薄、基础弱”的实际,青溪村村两委坚持以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充分利用产业发展基金和集体发展资金发展产业,由村集体投资入股分红,成立了蓬溪县马坪村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全村的产业发展、脱贫户持续稳定增收奠定了基础。
“为了让青溪村脱贫致富,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深入调研、摸清村情、想尽办法、主动作为。”青溪村第一书记侯丹东介绍说,目前,该村已引进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种植中药材佛手、吴茱萸,发展养牛、养兔、养猪等产业,多元化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也将不断地释放惠民“热能”。
村民在蓬溪县红斌养殖专业合作社喂牛。全媒体记者刘春燕/摄
创业致富经
退伍军人回乡养兔
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退伍军人蒋志敏来说,同样如此。春节刚过,蒋志敏和工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拉运建材、平整基地、扩大养兔场的规模。
“我们这的规模还有点小,目前,正在大力扩建。”望着正在修建的养殖场,蒋志敏信心满满。3年前,看着很多人都回乡创业,作为退伍军人的蒋志敏也热情满满,返回老家青溪村,成立了蓬溪佳琦养殖农场,干起了兔子养殖。
“兔子比较好养,而且有一定的市场。我们养殖的主要是比利时肉兔。”蒋志敏介绍说,一只成品兔,大概能卖60-70元,一年下来,大概能挣50万元。今年,蒋志敏准备将养殖规模扩大到500只种兔,按照1:4的比例,养殖的成品兔将达到2000只。到时候,他还会带领村民一起发展养兔产业,争取将养兔产业发展成蓬溪的一个品牌。
记者在养殖场内看到所有的兔槽都是倾斜的。据蒋志敏介绍,养殖场搞的是无污染养殖,槽笼倾斜有利于保持兔槽干净。而兔子的排泄物则直接用来对20亩中药材进行施肥。
驻村帮扶记
青溪村第一书记侯丹东
让每一件小事 都能温暖群众心田
2014年3月,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安排,遂宁发展集团作为第一批扶贫帮扶单位率先投入到火热的扶贫工作中,侯丹东作为遂宁发展集团的中层干部,结对帮扶蓬溪县荷叶乡原马坪村2组的贫困户徐光绍。
退伍军人蒋志敏向记者展示他饲养的肉兔。刘春燕/摄
按照单位的规定动作,侯丹东每季度入户到徐光绍家进行扶贫帮扶,2017年6月20日,市县领导入户时,徐光绍对《帮扶手册》上的收入不认可,这对侯丹东的打击很大。
群众不认可,还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通过仔细了解,侯丹东了解到徐光绍年近70,体弱多病,十年前老婆病逝,至今孤寡一人,两个儿子已经成家,在外打工很少回家。针对他的情况,侯丹东制定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精准帮扶活动:干农活、送温暖,并为其儿子、孙女介绍工作。
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精准帮扶措施,侯丹东得到了徐光绍和组织的高度认可,也让他明白让群众满意其实很简单:只需换位思考、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用真心扶贫,办好一件件实事便会暖了群众的心田。
为了让更多群众脱贫致富,改善村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侯丹东主动请缨到原马坪村(现青溪村)任“第一书记”,并在2019年6月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第一书记”。针对青溪村产业发展底子薄、基础弱、无特色的实际,侯丹东带领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多次研究,制定了“因地制宜、浓缩产业、精准发力、集体增收”16字方针——将集体经济转为责任经济,集中精力发展产业,其中规模较大的包括养猪、养兔及中药材种植等。同时,为了让村民夜间出行方便,侯丹东还向遂宁发展集团争取了捐赠资金5万元安装40盏太阳能路灯,不断完善青溪村的基础设施。
2021年,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侯丹东信心满满,准备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让青溪村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人物访谈
打造绿色“菜篮子”建成产业强镇
——访荷叶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陈成
记者:荷叶乡未来将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陈成:近年来,荷叶乡全体上下齐心协力,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全面胜利。短期内主要通过三方面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预警机制,持续深入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的监测,提前采取措施给予有效帮扶。二是抓好扶贫产业与乡村振兴产业有效融合,充分利用乡镇连片国土空间规划省级试点项目,编制乡村振兴产业规划,利用打造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优势条件,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打造遂潼地区绿色“菜篮子”基地。三是抓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紧紧围绕沿江蔬菜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提升全乡基础设施条件,依托涪兴坝村、定水村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打通荷叶蔬菜基地交通瓶颈,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增强和激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和干事创业激情,让更多老百姓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记者:荷叶乡地理位置特殊,未来有什么发展规划?
陈成:荷叶乡将紧紧围绕“三走廊”“一园区”空间布局,沿涪江生态绿色走廊发展康养旅游、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依托荷叶特色优势和自然资源环境,全面融入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将荷叶打造成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涪江左岸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记者:如何让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陈成:我们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大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加快产业发展,促进创业就业,强化基层治理,引进优秀人才,培养优秀后备力量,不断提高干部工作能力,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手记
守护青山绿水 增添产业致富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守护青山绿水。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更大利益。
狗吠山林中,鸡鸣桑树颠。走进荷叶乡青溪村,放眼望去,无垠的翠绿层峦叠嶂,星星点点的红瓦白墙点缀其间,错落有致,美不胜收。青溪村的红斌养牛场,蒋志敏的养兔场,经过不断发展,现在成为荷叶乡的养殖翘楚,还带动了一批村民在自家门口赚钱,这正是利用好了身边的一方山水。
所以说,我们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挥优势,争取更大更快的发展。同时,要依法办事,不破坏可以依靠的“山水”,争取更好更快可持续的发展,谋取更好更多可持续的利益。
(全媒体记者 贺建平 刘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