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论语】
作者:党秀云(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公共服务事关民生改善和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公共服务普及普惠水平稳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能逐步提升。但也要看到,公共服务领域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需要逐步缩小城乡、区域、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一要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内容与服务标准的统一衔接,持续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二要大幅缩小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特殊困难地区的财政投入,建立定向援助、对口支援、区域合作等长效机制,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三要健全以流入地为主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完善流动人口在常住地享有便捷均等服务的体制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要着力体现在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公共服务的高质量是实现百姓品质生活的有力支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包括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生活环境的更加优美,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日益增强。顺应这些需求,公共服务要从过去以保障基本生活为重心转向以提高生活品质为重点。首先要着力构建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健全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政策,优化就业环境与就业结构,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和更加稳定的收入;其次,要推进实施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实现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国民医疗卫生体系,全面提升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同时,还要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实现更高质量的养老保障服务。提升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水平,完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制度,推进基本养老保障全覆盖,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
一般而言,公共服务体系越健全,国民共享的份额就越大,社会公平公正的程度就越高。要全面落实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普惠化;要大力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工具,促进跨部门、跨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的互联互通,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要加强城乡、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通过统一规划、一体供给、数据共享和平台互通等方式,实现公共服务的城乡便利共享。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17日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