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9年,《健康界》和《健康县域传媒》首次组织“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县域类医院擂台赛”,两年来自全国30个省市近900家县域医院提交了1800个有效案例,有500个不同主题的案例在全国擂台赛上展示,有近千名医护人员成为优秀案例舞台上的讲述者,同时有15家承办医院,300多位专家评审团,其中大部分是县级医院书记院长,还有省属大医院的专家以及国家级专家。
从2020年7月4日启动全国县级医院擂台赛的案例征集工作算起,到总决赛的落幕,整整140天的时间。其中40天的案例征集时间里,主办方收到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400多家县级医院提交的718个有效案例,通过主题的小组初赛和决赛,最终脱颖而出的12个案例角逐全国总决赛的一二三等奖。
2021年1月10日,在前期擂台赛的基础上,2020中国县域医院改善医疗服务创新之星评选再启动。经过前期的案例征集、线上投票以及专家打分从每个主题的8个别具特色的创新案例中最终选出最具推荐价值的5个案例。
近期,《健康县域传媒》陆续对这些优秀案例进行展播,作为全国同行的学习参照,为构建县域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的创新提供真正有价值有含金量的参考。本期案例展播来自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消毒供应中心风险管理的实践》该案例荣获2020全国医院擂台赛(县域类)全国示范案例奖。
一直以来,医院感染始终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医院管理中的一大难题,而器械感染又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医院感染事件的不断发生,该问题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完善医联体内部分工协作机制,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医联体内可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
2018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发布的《关于印发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等三类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也明确“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的规划引导,鼓励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健康体检中心、眼科医院连锁化、集团化经营,建立规范、标准的服务与管理模式。”
01
分析原因:管理体系、专业人才缺乏
数据显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水平参差不齐,消毒供应存在的主要问题有7个方面,其中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缺乏(27%)、清洗消毒流程不规范(21%)、设备陈旧、简陋(19%)、区域布置不合理(13%)占比较高,其次为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不规范(8%)、灭菌效果未监测(7%)、未设立供应室(5%)。
进一步分析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客观上,基层医院资金缺乏,供应室专业人员缺乏,主观原因方面,不少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对于消毒供应管理不重视,医院也没有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另外,因为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相对闭塞,缺少学习机会,所以从理念培养、知识更新到人才储备都存在不足,是导致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体系不完善、院内感染管理风险较大的根本原因。
02
解决办法:开展区域化集中消毒供应
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现国家卫生健康委)2016年12月27日发布,于2017年6月1日施行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明确,鼓励符合要求并有条件医院的CSSD为附近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服务。天门市其实是走在了政策的前面。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天门一医)供应室成立于1963年,2012年首批通过湖北省卫生厅医院感染质控中心检查验收,获评合格消毒供应中心;2013年顺利通过卫生部三级医院复评审,2014年,供应中心迎来快速发展,中心面积扩展至1340㎡,员工26人。
2016年,为整合医疗资源,减少医院投入和运行成本,确保群众就医安全,天门市卫生计生委决定依托天门一医的消毒供应中心,逐步对全市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实施区域化集中消毒供应,初步拟定了34家医院采用这种模式。2016年8月,落实WS310-2016国家行业新标准、投入1200万建设的区域消毒供应中心正式运行。
03
实施过程:统一管理,全程可追溯质量可控
(一)整合资源,签订协议。在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筹建过程中,由天门市卫健委牵头,成立医疗机构医疗用品集中消毒供应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共有36家医院分批次与消毒供应中心签订合作协议。
在运营管理方面,天门一医首创全集中+半集中管理模式。所谓全集中,即对所有可复用的物品,包括手术器械、敷料等全部归口到CSSD进行消毒、灭菌和供应;而半集中管理,即洗衣店模式,仅针对于专科精密器械、腔镜。
(二)统一标配,成本核算。天门市卫健委、天门一医财务科、物价科、信息科、供应室、手术室相关负责人组成成本核算小组,按照《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分摊测算办法(试行)》对物品进行全面成本核算,在折旧计算中采取利益最小化原则计算总成本,消毒物品实行统一配置、统一包装。
(三)流程梳理,培训先行。为满足医疗器械集中供应工作需要,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引进先进的清洗消毒设备,购置运输车和周转器械,招聘下收下送工人和消毒员,增加护理人力。同时,为了对辖区内大部分乡镇卫生院与市级医院要实现同质化管理,中心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并搭配清晰明了的员工培训手册,对新上岗员工开展系统培训,每周还定期开展科内员工业务学习。对合作医院的相关负责人也展开定期培训。
(四)下收下送,集中供应。消毒供应中心前一天下午3点由协议医院在追溯系统上,根据需求申领无菌包;每天上午7点,中心派专职人员、专职车辆,定时分批到相关医院进行下收下送。
(五)全程追溯,质量监管。为了保证消毒供应链高效运作,中心建立数据中心,通过手持终端、二维码管理实现协议医院追溯系统全覆盖,无菌包使用全过程的闭环管理;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每月对协议医院质量管理进行现场督查。此外,为了提高服务水平,中心设定了满意度调查表,通过向协议医院发放调查表、现场访谈等多种形式征求协议医院意见,中心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做到对协议医院的要求有求必应,保证了24小时为各医院提供不间断的服务,保障了各机构能及时使用到高质量、安全的灭菌物品。
04
实施效果:院感零发生,医务人员满意度提升
天门一医区域消毒供应中心成立后,协议医院相关成本费用明显下降,协议医院总人力成本从成立前的80万元,降至11万;总财务运营成本从49万降至7万,总设备投入成本由30万元降至零成本。同时,由于天门市卫健委的支持,对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和协议医院双向补贴,区域消毒中心成立5年来,在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收益。收支结余由2016年刚成立时的亏损近5万元,成功扭亏为盈,收支结余超13万元。
协议医院医院质量安全提升的效果同样显著。数据显示,中心成立后,协议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掌握率、无菌物品储存合格率以及器械预处理合格率三个关键指标都得到明显提升,从实施前的30%-35%,提高到80%以上。5年来,协议医院未发生一起院内感染事件,同时,协议医院临床医务人员对于消毒供应工作的满意度也在大幅上升,从2016年的67.34%,提高到93.29%,上升38.54%。
区域消毒供应中心运营5年来,天门一医也总结出了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管理经验,那就是引入风险管理理论,实现区域消毒供应流程规范化、管理信息化、人才专业化、模式区域化的“四化管理”,最终实现“两提高、两降低”,即提高生产效率和灭菌质量,降低运行成本和感控风险。
2016年至今,天门一医的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已有36家医院加入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累计提供无菌物品达15万件,覆盖全市90%医疗机构,服务近117万城乡居民。
随着天门一医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的发展,服务能力的提升,学科建设也有了长足进步,5年来获得省级科研成果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国家级学术会议交流论文5篇;国家、省、市卫生健康委督导组多次到该院视察与专项检查、省内外多家兄弟医院代表来院参观交流,相关经验还在健康报、天门日报进行报道,学科及医院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学术部、医联体促进分会支持,健康县域传媒和《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联合主办的“县域健康大咖播” 将于3月19日15:00-17:30组织一场以“十四五开局,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新走向”为主题的湖南专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