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12月2日电(黄嫣然)在重庆市渝北区兴隆镇牛皇村,年过6旬的村民倪尔正最近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为观光的游客做饭,打扫村里的“民宿”。
在这之前,倪尔正和老伴在牛皇村中务农,生活自给自足。偶尔有吃不完的鸡蛋、蔬菜,倪尔正就把这些农货带到场镇上卖,换一些日用品回家。一年到头,“家中存不下来什么钱”。现在,他们夫妻俩都在村里的民宿工作,“活儿来了就来干”;同时他们还将家里的土鸡、鸡蛋、鲜蔬等直接出售给民宿,春夏旺季时两人的月收入能达到1万元以上。
倪尔正一家并不是个例。牛皇村村民汪海龙最近也结束了十余年的外出打工,回到家乡开了一家农家乐。每到周末,他的“遇龙湾”农家乐总有主城的客人光顾。旺季时,农家乐收入每月在2-3万元,淡季时每月5000-6000元,不仅比在外打工的收入高,还能留在家中照顾老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原住民”选择回到牛皇村里就业?答案藏在焕然一新的乡村面貌中。
在牛皇村的“礼朝屋基”,22栋具有川东民居风情的农房依山傍水,错落分布。房屋就地取材,选择红土、木头、青瓦、茅草等材料进行外装饰,修旧如旧。整洁平坦的石板路连接着屋前屋后,通向家家户户。在转角处以及围墙上,石磨、石臼、风车、蔬果等乡土元素构建起一处处“乡村小景”,“一步一景”、“推窗见景”的转变随处可见。目前,村中22栋房屋里已经有8栋闲置房屋被发展成民宿或农家乐,村中有近一半的居民在这些民宿及农家乐中就业。
住农家屋,吃农家菜,还能体验农家生活。在“礼朝屋基”周边,分布着农田及万亩水果带,游人可以采水果,挖红薯,摘蔬菜,打糍粑……感受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兴隆镇镇长贾洪鉴介绍,在旺季时,“礼朝屋基”每天接待游客近300人,带动当地村民实现年均收入3万元以上。
在“礼朝屋基”院落的门口,一条双向六车道的道路正在建设中,据悉,这条名为“南北大道”的道路建成后,重庆主城到牛皇村的车程将缩短至40分钟,届时将带动“巴渝乡愁”及“礼朝屋基”的旅游人气。
此外,距“礼朝屋基”不远,牛皇村的另一个特色项目——“巴渝乡愁”正在规划建设中。整个项目由南北两翼组成,其中南翼“幸福场”将构建以原乡老街、赶场集市、非遗手作等为主的巴渝记忆综合体,勾勒展现重庆老味道、老记忆、老情怀;北翼“幸福村”将保留完整农乡生活、生产系统,融入现代文旅产业和产品内容,打造集乡村美学、田园民宿、营地研学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重庆乡愁博物馆是该项目开放的首个区域,由少时之忆、归来之悟、离家之愁三个板块组成,建成了乡村大课堂、文创农创展示区等区域,展现了巴渝地区的房屋建设、农业劳作、田间丰收等场景。
“礼朝屋基”民宿的内部布置。新华网 黄嫣然 摄
农具与植物相映成趣。新华网 黄嫣然 摄
坐落在山村之中的重庆乡愁博物馆。新华网发 (谢鹏 摄)
重庆乡愁博物馆还原巴渝“赶场”情境。新华网 黄嫣然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