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万物勃发。河北省饶阳县南北岩村的设施蔬菜万亩棚区内,村民们正在抢抓农时,管护大棚内的西红柿。
第六届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18日在饶阳县举行。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刚刚精心挑选了一批最能代表南北岩村种植、管护“实力”的葡萄、甜瓜和西红柿参加展示。
据了解,饶阳县目前蔬菜种植面积达4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34万亩,绵延近百里,实现了“人均一亩菜、户均一个棚”,并且每年以2万余亩的速度递增。当地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被誉为京津冀的“菜篮子”和“后厨房”。
饶阳县大尹村镇万亩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工人在温室查看立体栽培蔬菜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朱旭东 摄
“南北岩村如今是周边地区温室大棚技术学习的样板,几乎每天都有外地农户、合作社代表过来参观学习。从我们这里早晨摘的蔬菜,中午就可以摆上北京居民的餐桌。每一批产品,外包装都有二维码,确保质量可追溯。”饶阳县农业农村局特聘农技员宋长江拿起一盒西红柿,用手机扫描外包装上的二维码,产品基地信息、销售记录、施肥记录、用药记录等信息,全部一一显示。
“种上一个棚,当年就脱穷;卖完两棚瓜,小车开回家;一户三棚菜,小楼都能盖。”这句顺口溜反映出当地群众的增收致富经。而宋长江就是在这样致富的过程中从“土把式”逐渐成长为“田专家”的。
饶阳县特聘农技员宋长江(左一)正在为种植户们做技术指导。新华社记者任丽颖 摄
1988年,宋长江靠着筹集来的几千元钱建起了南北岩村里第一个设施蔬菜大棚。由于每亩地的收益比种植传统作物高,村里不少村民在他的带动下投身大棚菜种植。2000年左右,经过去外地学习考察,宋长江决定尝试改良温室大棚。当时每个温室大棚的投入约3万元,农户可以申请银行贷款,每个温室大棚还能领取2000多元的补助。
随着种植温室果蔬的农户越来越多,为了鼓励规模化生产,饶阳县从解决土地、资金和基础设施等制约瓶颈入手,制定出台了相关优惠措施,鼓励农民自主化、规模化发展。如今,饶阳县南北岩村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温室大棚蔬菜瓜果专业村,全村拥有高标准温室大棚3700多个。
饶阳县一处高品质蔬菜产业园的工作人员在设施温室查看水培蔬菜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朱旭东 摄
“庄稼人一旦认准致富目标,什么困难都阻挡不了。这次‘蔬菜大会’聚集了环京津地区的优质农产品,我们也想上来‘比比武’,看看有没有更先进的技术。”南北岩村党支部书记宋艳文说。(记者任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