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自己认为坚定就坚定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就像幼苗长成大树一样,必须经历风霜砥砺。来自方方面面的考验,恰如“磨刀石”和“助推剂”,帮助年轻干部尽快成熟,担当重任。近期,本刊记者对三位优秀中青年干部进行了采访,透过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思考体会,感悟怎样成长为一名经得起考验的新时代好干部。
面对顺境与逆境:逆境要正确对待,顺境中保持清醒
年轻干部大多伴随改革开放成长,很多是直接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机关门,往往呵护多、受挫少,顺境多、逆境少。走上工作岗位后,个别年轻干部遭遇逆境、挫折、重压便败下阵来,轻则在声声抱怨中蹉跎岁月、虚度年华,重则在破罐破摔中放纵自我、突破底线。如何对待顺境与逆境,一定程度上关乎年轻干部能否守住底线,行稳致远。
“挫折、困难、逆境是难免的,谁也无法保证自己能一直顺心如意。人生就是不断在顺境与逆境、成功与挫折中交织前进。”全国三八红旗手、海南省儋州市纪委常委吴烨认为,如何克服挫折与失意,年轻干部其实都明白道理,但由于社会阅历相对不足,经受考验相对不多,一旦遇到真正的困难,便容易无所适从,甚至迷失方向。
“玉不琢,不成器。”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共青团福建省南平市委办公室主任卢国威始终坚信,没有坎坷、挫折的磨砺,年轻干部便很难寻求自我的突破,反之却能增强应对困难危局的“免疫力”,做到逢困而不惊、遇挫而不乱。
对逆境要正确认识,顺境中也要保持清醒。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共青团干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干部吴益邦说,人无压力轻飘飘,年轻干部如果长期觉得工作很轻松就能完成,就极易满足于自我的“舒适区”或沉迷于“功劳簿”而裹足不前,甚至成为“温水中的青蛙”。况且危机与转机、厄运与好运、挫折与顺利、失意与得意是相互转化的,如果不能在顺境中居安思危,便很容易得意忘形,进而栽跟头、吃大亏。
少数年轻干部面对挫折无能为力、身处逆境一蹶不振,源于自身能力不足、本领不强。对症下药,就要练就真本领、真功夫。吴烨对此深有感触。她曾在基层工作了8年,每天都和群众打交道,方言不通曾使她跟群众交流造成障碍,加之经验不足,面对繁杂的基层事务常常焦头烂额。“但我没有向困难低头,方言不通就多学,经验不足就多请教,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吴烨感慨,越是逆境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一旦能力过硬、本领高强,很多困难便不在话下。
卢国威曾担任武夷山市上梅乡首阳村驻村第一书记。他带领全村推动道路拓宽、饮水设施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20余项基础设施建设,还带领村集体参与农民创业园企业经营,发展香榧种植产业。2020年首阳村村财收入达到16万元。回想起这些,卢国威最看重的是“担当”二字,“总书记讲,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四平八稳、顺风顺水的事。如果工作都那么好干,谁上去都能干,那还要什么担当呢?”他认为,矛盾和困难并不可怕,只要下定决心、鼓足勇气,敢于担当、善于斗争,总能争取到更好的结果。
一位作家曾说,当一个人有自信,别人就会相信他;当一个人坚持到底,那些怀疑他的人就会反过来帮助他;当一个人勇往直前,别人就会给他让路。这凸显了信心和恒心的价值,而这“两心”也是吴益邦努力练就的克服困难的良方,“人生如同马拉松,在某些阶段会跑得很艰难,但只要保持定力、充满自信、咬牙坚持,总能到达终点。”
把握理想与现实: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实现理想要脚踏实地去奋斗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的年轻干部习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虽有自我调侃意味,但一定程度上也透露出无奈和迷茫。从刚工作时立下志向、干劲十足,到工作一阵子以后发现并不如想象的那般好,心理落差由此产生,要么丧失动力、变得心灰意冷,要么按捺不住、走上歪门邪路。如何认识并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同样是摆在年轻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
卢国威、吴益邦有着共同的感受,即现实往往是与理想存在差距的,但二者并不完全割裂。对年轻干部来说,需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妥善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本来就是成长的过程。只要心怀理想、坚守信念,脚踏实地去奋斗,理想之光终会照进现实。
吴烨认为,理想与现实如同质量互变规律,理想是质变、现实是量变。理想的实现需要无数现实的积累,没有实干磨砺、持之以恒,理想会化为泡影;理想又为现实提供方向,确保工作中有奔头、人生方向不走偏。她还回忆说,“基层那几年,我的工作多是走街串巷,解决群众家长里短等琐事杂事,所学专业并未真正发挥作用。当时便产生了挫败感,常常问自己值不值得,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后来吴烨发现,正是这段经历,让自己有了更加坚定的群众立场,提高了群众工作能力,培养了细致耐心的习惯,对后来的工作生活大有裨益。
有调研发现,有的年轻干部之所以产生心理落差,是因为感觉自身的成长进步未及预期。对此,三位采访对象表示,年轻干部如何看待成长进步,反映的是价值观、事业观、政绩观。组织把年轻干部放在相应岗位上、把工作交付下去,本身就是一种信任和培养。成长进步与提拔晋升不能完全划等号。年轻干部只要有为国为民、干事创业的心,再平凡的岗位也是干事的舞台,再小的地方也能有大作为,不能把干点成绩、做点工作,作为向组织讨价还价、伸手要官的筹码。
记者注意到,有些年轻干部“不缺学历缺阅历,不缺活力缺定力”,容易带来眼高手低、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求成心切等问题,也是造成心理落差的原因之一。卢国威认为,年轻干部要调整好心理预期,特别是保持平常心,戒急躁、去毛躁、除浮躁、不狂躁,树立大局意识,自觉融入中心工作,看淡个人进退得失,踏实做事、本分做人。只有把看似不起眼的一件件小事做细做实,才能成就更大的事业。
年轻干部经受政治历练较少、接受组织考验时间较短,且处于事业、生活起步期,看问题的格局和境界相对而言可能不够高,个人追求、志向、理想有时带有短期性、功利性。因此,不只是理想与现实之间会有落差,个人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也同样存在落差。吴益邦说,“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永不干涸。年轻干部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实现个人追求与社会理想紧密结合、同频共振,才是正确打开人生、实现价值的方式。”如果个人追求仅停留在自身欲望特别是物质欲望的满足上,那从中获得的快乐是有限、短暂的,甚至欲望满足后会陷入空虚,极易走上歧路。
“驻村工作三年,经历过彷徨无助、艰苦辛酸,但通过和干部群众共同努力,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生活越过越好……”时至今日,卢国威仍对此感到欣慰,也更加升华了认识:一个人的理想只有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伟业中才有价值。“年轻干部要校正好人生坐标,把心思多用在工作上,把精力多用在事业上,少揣精致利己的‘小九九’,多打为国为民的‘大算盘’。”他说。
看待自律与他律:自律的关键在于守底线,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生活
年轻干部肩负着重要历史责任和时代责任,如果经不起考验,走上违纪违法道路,不仅会毁了个人前程,而且影响党和国家事业接续发展、薪火相传。必须高度重视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坚持自律与他律结合,有力有效督促年轻干部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
无论是顺境与逆境之辩,还是理想与现实之困,说到底都是价值取向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青年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在所有价值取向中,理想信念是“总开关”,“总开关”没拧紧,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调研中,三位采访对象均提出,年轻干部要以先辈先烈为镜、以反面典型为戒,常修共产党人的“心学”、多补精神之“钙”,正确对待进退得失、顺逆成败,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政绩观。
吴烨所在的儋州市纪委监委近年来查处了多起“85后”“90后”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透过这些案件,她发现,纪法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作祟、被消费主义裹挟是年轻干部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她认为,年轻干部拒腐防变,最紧要的是重视“三心”。首先要有敬畏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年轻干部要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敬畏权力,习惯在监督制约下、在制度框架内履职用权。其次要有警惕心。“腐蚀”“围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年轻干部须提高警惕性、鉴别力,守住“第一次”、警惕“每一次”,做到慎独慎微。最后是破除侥幸心。诸如“只是偶然”“不会被发现”“最后一次、下不为例”等侥幸心理犹如“麻醉剂”,会让人麻木不仁、步步犯错、越走越远。年轻干部要牢记“伸手必被捉”的道理,杜绝冒险心理、赌注行为,提高自身“免疫力”。
自律很重要,他律不可少。有的地方或单位把学历高等同于综合素质高,认为日常教育“多此一举”,对年轻干部思想作风关注不够;有的内控机制不健全、工作程序不规范,让年轻干部有了犯错的机会。对年轻干部来说,党组织的教育管理监督不可或缺。吴益邦提出,党组织应开展经常性的纪法教育、廉洁教育、党史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增强纪法意识、培养健康情趣。通过谈心谈话、家访等,深入了解年轻干部思想作风状况、社交情况及工作、生活中的困惑,既及时发现纠治,又帮助解决困难。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健全内控机制,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强化源头预防。吴益邦还特别谈到,年轻干部获取公职身份的动机如果一开始就不纯,那么一旦掌握权力后,腐化变质的几率就会提高,因此党组织严把选人用人入口关至为关键。
对年轻干部从严教育管理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卢国威认为,年轻干部就像“小树苗”,要多注意修枝剪叶、施药灭虫,对于“病枝”“病苗”,要及时挽救,防止病害扩散。纪检监察机关要前移监督关口,拓宽监督渠道,对于年轻干部违纪违法的,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持露头就打、绝不姑息,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同时做好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推进系统施治、标本兼治。
年轻干部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补足精神之“钙”。图为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纪委监委邀请离休老干部为年轻干部讲述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尤亚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