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映丹心

——“十三五”丹江口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纪实

养羊致富经_养羊致富经2020年全集_致富经创业项目养殖羊

朝霞尽染神农架大九湖

养羊致富经_养羊致富经2020年全集_致富经创业项目养殖羊

治理后五彩缤纷的丹江口坡耕地

养羊致富经_致富经创业项目养殖羊_养羊致富经2020年全集

治理后的竹溪县莲花小流域美景

养羊致富经2020年全集_致富经创业项目养殖羊_养羊致富经

神农架红坪田园美如画

致富经创业项目养殖羊_养羊致富经_养羊致富经2020年全集

治理后的十堰市郧阳区清水河生态清洁小流域

养羊致富经2020年全集_养羊致富经_致富经创业项目养殖羊

竹山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肖家沟花生基地

有一股清流发源于莽莽秦岭深处,流经郧阳、淅川、丹江口,怀着对大山的眷恋一路纳山泉、汇溪水,千回百转,顺流而下,汇聚到汉江与其支流丹江交汇口的下游八百米处,被横跨东西大坝拦截形成水位百多米和水面达七百平方公里原生态大水库,可谓是地造天成的高峡平湖、碧玉天池,这就是丹江口水库。

湖北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是国家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肩负着一江清水北送重任,生态区位重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涉及十堰市和神农架林区,共9个县区26951平方公里,区内总人口354.01万人。该水源区2015年水土流失面积5863平方公里,占水源区面积的23.59%,高于全省水土流失比例近4个百分点,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艰巨,水质保护责任重大。

“十三五”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源区人民锚定“一江清水入库,一库清水送京”目标,坚守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开展水源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个“全面” 夯实水土流失治理

“长期以来,我们以五个‘全面’来做好水土流失治理。”11月4日,湖北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主要负责人说。

全面夯实水源区综合治理基础。编制完成湖北省水土保持规划、生态清洁小流域实施方案等,将水源区水土流失治理纳入重要内容。十堰市及神农架林区《2016-2030年水土保持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并获得政府批复。湖北省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全省河湖长制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任务考核在水源区市(县)全面建立并实质开展。水源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连年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和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教育,并通过市(县)党校水土保持专题培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社会公众宣传、湖北省水土保持科普教育读本进课堂教育、重点治理项目水土保持记者采风等活动开展,持续夯实水源区综合治理工作基础。

全面推进水源区“放管服”改革。针对水源区,省级将一二级公路、110千伏输变电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权下放至十堰市、神农架林区等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将征占地面积在0.5公顷及以上5公顷及以下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1千立方米及以上5万立方米及以下的生产建设项目由原须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改为编制报告表,实行承诺制管理,优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审批效率。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重点工程审批、验收权限分别下放到市(林区)和县(市、区)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基本形成权责一致、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

全面强化水源区预防监管。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对水源区100多名专(兼)职水土保持执法人员进行了系统轮训。省、市、县三级联动对十堰市和神农架林区公路、铁路、风电等各行业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进行了全覆盖监督检查,对少数一二级公路等违规生产建设项目采取了限批、缓批强制措施,查处了保神高速公路等一批典型水土保持违法案件,对生产建设单位违法违规行为起到了震慑警示。水源区共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459个,对45个生产建设项目进行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开展监督执法检查1339次,印发监督检查意见552份,查处“未批先建”“未批先弃”“未验先投”“不依法履行水土流失治理义务”等各类违法行为183起,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5938万元。水源区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和设施验收率逐年提高,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全面加快补齐水源区治理短板。以省政府批复同意的《湖北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和编制完成的坡耕地、生态清洁小流域等专项规划为依据,连续5年将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分解落实到十堰市、神农架林区及辖区县级人民政府,以水利部门水利发展资金、坡耕地治理等国家水土保持工程为重点,统筹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环保、农业、林业等部门具有水土流失治理功能工程建设,督促生产建设项目业主开展恢复治理,研究制定了《湖北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连续两年在郧阳区开展以奖代补试点工程建设,鼓励、引导社会和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十三五”以来水源区全口径累计综合防治水土流失3342平方公里。

全面提升水源区监测预报能力。借助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优化布局及升级改造项目2018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实施的有利契机,在原有十堰、神农架2个监测分站、郧西毛獭河等4个监测点基础上,对水源区监测站点进行了加密,新增了郧阳、张湾、竹山3个监测点。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完成了丹江口、竹溪、郧阳、房县、竹山、郧西等6个监测点的标准化改造,对郧西县毛獭河监测点配置了自动化的监测设备。连续5年对水源区9个县(市、区)水土流失动态进行了全覆盖监测。每年组织对水源区1~2个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开展监督性监测,对1~2个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典型流域开展治理成效监测评价。

打造样板 当好“水缸”守护神

“打造样板工程,当好丹江口库区‘水缸’的守护神。”10月27日,十堰市郧阳区水土保持局局长郑全新说。

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我省注重以样板工程带动所有项目的建设。

今年“十一”小长假里,郧阳区茶店镇樱桃沟村游客三五成群,或溪流边戏水,或驻足赏美景……一幅乡间田园生活画卷舒展眼前。曾经,这里是穷乡僻壤,交通不便。而今,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樱桃沟漫山郁葱,花果飘香,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旅游名村。

郑全新介绍,这些变化得益于该地小流域工程治理项目的完成。樱桃沟小流域属神定河水土保持项目区,郧阳区启动“丹治”工程后,将其纳入水土流失治理的首批小流域之一,对该村“山、水、林、田、路”进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把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小流域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治理后的樱桃沟小流域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村民年均纯收入是治理前的10倍。

樱桃沟的项目建设仅是郧阳区小流域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郧阳区青曲镇清水河、南化塘镇罗堰村等地的水土治理过程中,该区创新性地提出“打造清洁型小流域”新理念,确保治理有效、清水入库,同时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青曲镇清水河小流域是一个清洁型小流域精品工程,被省水利厅定为全省清洁型小流域样板工程。清水河小流域辖周家洼、西沟、洪门铺、巷子口4个自然村,流域总面积31.4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7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54%。该小流域建设紧紧围绕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综合推进水土保持治理、面源污染防治、水系生态整治、人居环境改善,从而达到全面实施清洁型小流域建设。

该流域治理过程中以水土流失严重区和村镇生产生活区为重点,点(村庄)、线(沟道)、面(面源污染)、污水、垃圾、厕所、环境、河道同步治理。目前,已完成河滨带治理1.32公里,整治生态果园114亩,配套蓄水池及沉砂池各8口,拦沙坝15座,生物降解塘1座,生态大棚15个,完成水土保持林36.7公顷,封禁治理39.45公顷,建水保监测站及卡口各1处。治理后的清水河小流域呈现出“山顶松柏翠、山腰花果香、山脚高产田、人居环境美”,基本达到“美好的生态景观、醒目的美丽乡村、清洁型的田园产业、优美的河道景观、可采摘的果园、一流的水保设施”等7个目标。项目的实施,改善了流域内生态环境,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减少了面源污染,把它打造成生态保护型,民俗休闲型,清洁生产型,人水和谐型,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综合型清洁小流域,让农村人留念、城里人怀念、来过的人想念;在确保京津地区人民用水水质安全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当地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健康、稳步、协调发展。

党建引领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说,我省以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项目、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以奖代补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试点等工程实施为契机,全力支持水源区乡村振兴和绿色转型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省累计投入资金2100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9102万元,地方配套1906万元,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7条,治理水土流失424.72平方公里,改造2.7万亩坡改梯增加粮食产量,发展1.82万亩经济林增加群众生计收入,新建1.31万亩水保林、种草0.07万亩、封禁45.48万亩疏幼林改善治理区生态环境。6个贫困县近4.45万贫困群众从项目中受益,亲身感受到了水土流失治理既提升了绿水青山“颜值”,又实现了金山银山“价值”。

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罗堰村属革命老区。罗堰村距南化集镇25公里,山高林密、交通不便、资金缺乏、产业落后是主要致贫原因,2015年罗堰被命名为国家级重点贫困村,当时全村289户1076人中,有贫困户195户742人。2018年10月水利部定点帮扶罗堰村时,还有52户186人尚未脱贫。

2018年以来,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党支部按照水利部扶贫办和省水利厅党组安排,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从项目资金、措施引导、技术指导上加大对罗堰村脱贫攻坚支持力度,倾情全力助推罗堰村精准脱贫。

该厅水土保持处支部书记牵头、专人负责,根据罗堰现状及村民脱贫需求,配合水利部定点扶贫工作组,帮助制定了罗堰清洁小流域建设方案。建设方案立足于该村所在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结合该村溪沟河岸整治、村容村貌美化、特色产业发展、村民脱贫致富需求精心设计,投入中央资金1100多万元,新建河堤2640米、拦沙坝8座,栽植绿化美化苗木802株,种草7.02公顷。建设占地1200平方米畜禽养殖大棚一处,带动养殖大户20余户,共养牛350余头、养鸡5000余只、养地方黑猪150余头、养羊500余只。栽植特色经济林土柿子61.1公顷,建成土柿子酒产业基地一处,90多名贫困群众在基地务工受益。经过近两年的帮扶治理,罗堰村已经变成了一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景色怡人、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胜地。村民在家开农家乐,通过电商卖土特产,每户年均增收3千元以上。全村年均增收95.21万元,2019年底全村所有农户整体脱贫出列。

如今的罗堰村已变成了一个天蓝、水绿、河畅、岸美、村靓、民富的世外桃源。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