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读书经验分享_读书心得经验_读书经验和心得体会

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感悟 ——爱学生是一种才能

林 晓 艳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在职教战线上连续当了18年班主任的我,虽早已把他当成了座右铭,但近期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爱学生是一种才能这一章节时,我有了新的感悟。

爱学生是一种才能。爱学生对老师而言,就是发自内心的关心、保护、尊重,同时,看向学生的将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运用各种策略帮助他们学有所获,为学生的将来打下坚实的根底。

爱学生要有艺术,要且思且行,这样才能解学生心结,助学生成长,促师生和谐。这样去爱学生才是教师的一种才能,是一种教育策略。

作为职高生的班主任,我的学生他们大多是留守孩子,学习基础薄弱,行为习惯有一定偏差,部分同学有逆反心理,做了错事而不自知,于是做了很多错事,经常惹我生气。

读书经验和心得体会_心得读书经验分享_读书心得经验

刚开始我就不太了解沟通的重要,班级上有一个行为习惯有偏差的学生,他在老师的课上总是爱说话还顶撞老师,我说了一次又一次还是不管用,最后我真的是生气了,就让他站在讲台上当众批评,以为这样他会觉得不好意思而以后不这么做了,事实却事与愿违。他很皮而且面对我的批评毫无畏惧,蛮不在乎,所有同学都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有的甚至嘲笑他看热闹。事后我发觉我也有错,我错在不应该在课堂上浪费那么多时间去集中批评他,而且当着那么多同学面。于是我找了一节体育课我把他叫到班里单独和他谈话,这个学生是留守学生,一年只有在春节才能和父母团聚一次。一直由奶奶带,奶奶没有文化,课后也没人辅导,奶奶也不太能管住他。所以造成了他不服管教,养成做什么都没有规矩和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习惯。那次谈话后他变的听话了许多,但由于他基础太过薄弱,学习上还是很吃力,但他至少现在能做到上课尽量不讲话,尊重老师。努力去完成自己会做的作业,亲切的叫我老林。这是我感到欣慰的地方,至少他肯努力了,不管学会多少这就是进步。尽管成果微弱,但我却始终相信“星星之火,也会燎原”。

我反思自己,在教育引导他们时如果简单粗暴,效果很差。有艺术的与学生沟通才是爱学生的最直接的体现了。处理学生问题时,方向比方法更好,教育是一种艺术。教育是心与心的漫步,并非简单的制止于绑架,当教育赤裸裸地呈现在孩子面前时,教育就不存在了。揭学生之短的老师——唉声叹气,扬学生之长的老师——扬眉吐气。不仅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更应视学生为“恋人”。教育引导学生要且思且行,疏浚比硬堵更好,只有灵活运用“爱的教育”才能解开了学生的心结,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才能促师生关系和谐,才能收获幸福。

教师爱学生应该是这样的,在你默默无言的关注下看到成长;在你平平常常的付出中收获幸福;在你静静无声的等待里遇见未来。

读书心得经验_读书经验和心得体会_心得读书经验分享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