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熟市不断加大投入,在新市民子女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特色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
本报记者仇玉坤潘玉娇王艳芳
“学位紧张?没有压力!我们的学位可以充分满足所有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适逢中小学招生季,当记者在常熟采访时,该市教育局局长陈邵东充满自信的回答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苏南发达县域,不断涌入的外来人口曾一度让当地的教育资源“告急”。但如今,通过提升新市民子女教育质量、促进教师校际交流、强化学校特色内涵发展等途径,常熟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之路上迈出了有力步伐,用看得见的出色成绩,对当地群众的教育期盼做出了响亮应答。
新市民子女也能享受优质资源
响水籍新市民王建春到常熟从事餐饮业已经20多年,他积极参加义务献血、志愿服务等活动,社会融入度非常高。女儿王梓然到了幼儿园的入学年龄,王建春根据常熟市新市民积分标准,为女儿申请入园资格,最终,女儿以1256分的总积分,进入常熟市教育局直属幼儿园——报慈幼儿园。“孩子从出生到现在一直跟我们住在常熟,积分入学让我们有机会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孩子开心,我们也放心,感谢这个政策!”王建春的喜悦溢于言表。
从2014年4月1日起,常熟市启动实施了新市民积分管理,让在常熟务工、经商、学习的外来人口,都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常熟建设获取“积分”,从而享受与常熟本地市民一样的入学、就医等“同城待遇”。记者调查发现,计分标准由基础分、附加分、扣减分和指标解释4部分组成,包含个人基本情况、参加社会保障情况和居住情况等十余项内容,最终的总积分为基础分加上附加分的和减去扣减分。
目前,常熟市义务教育阶段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新市民学生数达44500人,占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总数的43%,其中小学31480人,初中13020人。仅2020年,新市民子女通过积分管理入读公办小学和初中的人数就达11601人,占当年总申请人数的96.6%。
“入了我们的学校,我们一视同仁。2021年中考,我校29名新市民子女考入四星级高中,占学校四星级高中录取人数的50%。”常熟市周行中学校长朱振乾介绍说,该校是苏州市书法课程基地学校,近几年36人次在苏州市级以上书法比赛中获奖,其中新市民子女20余人次,新市民子女黄文杰更是荣获第四届苏州市中小学硬笔书法大赛特等奖,软笔书法入围江苏省青少年书法大会。
近年来,常熟市将部分民办学校纳入教育行政管理体系,每年拨款1700万元用于支持学校建设。同时,通过开展支教结对、集体备课研讨、拜师结对等形式,教学成绩稳步提高,受到了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肯定,也让在其中就读的新市民子女直接受益。
常熟市育才学校与海虞中心小学开展支教结对已10年有余。海虞小学长期安排一名校级领导作为驻校指导员,具体实施帮扶工作。两校坚持开展拜师结对活动,显著提升了师资队伍水平。如今,育才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活动举办等都和海虞小学统一步调,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刚刚结束的学期末学科调研中,育才学校原先最薄弱的数学学科成绩已有很大提高。
立柱架梁破解教师发展困境
“如果把教育高质量比作一座大厦,那么优质均衡的学校建设就是穹顶地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就是立柱架梁。”1月26日,常熟市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副市长杨晓峰的一席话掷地有声。强有力的师资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一环,对此,常熟教育人从不含糊。
作为江苏较早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改革的县区之一,常熟顺应这一改革趋势,顺利推进入职教师第一年“专业化培训和预分配”制度。新招录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第一年的人事关系被暂时调至该市的教师发展中心,并被安排至培训基地学校培训一年,合格后再分配至各中小学任教。
2019年7月毕业于扬州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陈子贝正是这种“专业化培训”机制下的受益者。目前在常熟市凯文小学任教的她,先后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市级“优秀新入职教师”等荣誉称号,她所带的班级也获评校级“优秀班集体”“文明班集体”等。陈子贝告诉记者,自己的快速进步得益于之前在该市昆承小学的一年培训。“从线上到线下,从科研到德育,从教育理念到实际操作,全方位的实习培训促使我们从‘学生’向‘教师’转变。”
师资的优质均衡既得益于教师个人能力的发展,更离不开团队素质的整体提升。2015年初,常熟市组建了4个一体型教育集团、2个帮扶型教育集团和9个协作型教育集团,明确教育集团内教师实行定期交流制度。其中,一体型和帮扶型教育集团核心学校至少派出校级、中层领导各1名,市级骨干教师2—3名到成员学校任职任教,成员学校派出相应人员前往核心学校交流学习。同时,鼓励协作型教育集团内核心学校和成员学校互派教师任职任教,核心学校每学期必须至少接受1名成员学校骨干挂职跟岗锻炼一个月。
“同时,我们还通过‘选、培、炼、轮’机制,实现城乡学校校长配置均衡。”该市教师发展中心时任主任、党支部书记倪文君向记者介绍,“选”,即选派富有管理经验的局机关干部到乡镇学校任校长,选调城区学校优秀校长到乡镇学校任职;“培”即每年组织针对各层次教师的培训活动,为教师搭建丰富的学习交流平台;“炼”指的是校长申报大中型教育教学活动并公开展示,到市内外先进学校考察、跟岗锻炼等;“轮”则是开展校长城乡轮岗、期满轮岗。“这一系列的举措,让老师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有效化解了教师结构性矛盾,推动了义务教育学校师资优质均衡。”
一校一品成就各美其美新局面
走进常熟市董浜中学,犹如走进了一所灯谜博物馆:灯谜展馆、灯谜文化长廊、智林谜社……校长张鸿告诉记者,该校从1991年起开设灯谜校本课程,除了在校园景观上下功夫,还编印灯谜校本教材,发行智林谜票,组织开展灯谜艺术节、“智林杯”灯谜擂台赛、传统节日银杏广场悬谜展猜等特色活动。小小的灯谜,丰富了农村娃的课余生活,拓展了他们的眼界,成为该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不仅是教育质量的齐头并进,更应是特色文化的美美与共。自2011年起,常熟市教育局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启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以“培育—项目—星级”层级评估的方式,以评促建,推动学校充分挖掘各类教育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此后,兴福小学的“一山一世界”课程、东南实小的“新六艺”课程、报慈小学的“记住旧山楼”课程、尚湖中心小学的“生命化教育”课程等一批校本特色课程脱颖而出,为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拓了新局面。截至目前,常熟市已实现特色创建全覆盖,95%的学校被评为“特色建设项目”以上学校,超过60%的学校被评为“特色建设星级”学校。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特色”的辐射效应也在不断增强。常熟通过不同类型的集团化办学,让优质课程资源在校际游学和寻访实践中共享,并建设校际教师发展共同体,集体开发升格课程资源。如石梅小学的“书院课程”通过“游学”惠及石梅集团10多所成员学校学生,报慈小学的“走访家乡红豆树”“藏书楼文化”等课程团队,与白茆中心小学、古里中心小学学生开展同学共研。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优质’和‘均衡’依然是我们的关键词。”陈邵东表示,未来,常熟将继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推进教育多元化发展,着力打造既有“高峰”又有“高原”的教育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