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昆山市“聚力建设新城市、大力发展新产业、全力布局新赛道”,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的重要阶段。昆山市致力于全面构建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让新时代的“昆山之路”越走越宽广,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实现“新的超越”。
昆山市近年来对外发展取得的成效
昆山市全面聚焦精准招商引资,完善重大外资项目挂钩联系机制,推动高质量外资企业项目导入,助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外资招商态势保持良好。近年来接连举办了昆山·中日产业投资说明会、“德国慕尼黑昆山日”招商推介会、“科创之城”中国昆山(东京)产业投资推介会、中国(昆山)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等大型外资招商活动,累计新设外资项目1289个,新增注册外资107亿美元,其中注册外资超1亿美元的外资项目26个;实际利用外资41.3亿美元。其中,星巴克“咖啡创新产业园”、丘钛智能视觉模组、三一创智云谷、富士康5G毫米波连接器等超亿美元重大项目为昆山产业高质量发展储备了强大动能。
二是外资利用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吸收外资能力进一步增强。总部经济集聚发展效应逐步凸显,累计新增福伊特造纸、龙灯化学等28家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占全省比重21.7%,总数位居同类城市之首。
昆山市积极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的巨大挑战,以更大力度的开放举措和先行试点,实现对外贸易规模稳中求进,整体结构持续优化。首先,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行业为代表的货物贸易逆势增长。2016年起,昆山市外贸连续两年保持增长,进出口总额从2017年的827.7亿美元攀升至2018年的891.4亿美元,创造了历史新高。2019年起,尽管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货物贸易规模依然稳健,2019年和2020年分别维持在826.7亿美元、868.4亿美元,进出口额占比保持在全国2%、全省13%、苏州26%左右。2022年进出口总额为1038亿美元。同时,昆山市的外贸结构继续优化,服务贸易进出口总体向好发展。通过开展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昆山市逐步形成了以检验检测、维护维修为特色的服务贸易发展格局。其中,保税维修、研发设计、销售服务、金融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比重持续提升。
昆山—埃塞园区的选择与探索
昆山—埃塞园区合作是昆山主动对接“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积极回应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充分发挥园区开发建设经验优势的主动选择和先行探索。
近年来,昆山企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高企、用工数量紧缺、土地资源有限、环保容量受限等各种制约发展的因素,尤其是大量两头在外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走出去”发展意愿非常明显。埃塞俄比亚劳动力资源丰富、用工成本低廉、土地资源广袤、市场潜力巨大,是众多企业抢抓发展机遇、拓展非洲市场和境外“二次创业”的首选国家。建设境外园区,将昆山产能优势、园区管理经验和埃塞俄比亚资源禀赋、市场要素紧密结合,推动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产业梯度转移,有利于在更大空间促进产业升级,构筑渠道多元、风险分散的外贸格局,增创昆山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昆山开发区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园区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管理运营、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方面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了有效的模式,形成了具有对外输送管理、输送项目、输送技术的能力,具备了对外有效交流园区开发管理经验模式的可能。埃塞俄比亚资源禀赋和要素条件与昆山开发区初创时期非常相似,“昆山之路”经验能够为非洲发展中国家开发建设提供“实战型”、“接地气”的借鉴。
昆山—埃塞园区合作进展历程。自2015年与埃塞俄比亚建立合作关系以来,昆山积极利用自身产业优势和园区开发经验开展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合作。针对埃塞园区发展实际,由昆山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宣炳龙等组成的昆山专家咨询团,围绕“园区运营管理”“开发区一站式服务工作”“综保区改革发展”等主题对埃塞俄比亚管理人员、技术工人进行培训,开展“请进来”学习实训和“走出去”就地指导。目前,埃塞重点园区的高层管理人才几乎都有在昆山培训的经历。
在充分吸收昆山开发区的建设经验,借鉴国内外工业园区先进理念的基础上,江苏昆山(埃塞)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加速推进,已完成产业园启动区总体规划概念方案。2017年4月,昆山支持宏鑫路桥在德雷达瓦中土工业园投资规划建设占地2平方公里的江苏昆山(埃塞)产业园。2017年6月,昆山产业园正式启动建设,已建成总面积5.5万平方米的生产、人才培训基地,基本能够满足办公和生活服务保障等功能需求。
昆山—埃塞园区“轻资产管理交流”模式的重要意义
我国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境外园区建设往往采用“重资产投资运营”模式,即通过组建境外园区开发管理公司,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管理运营、企业服务的全过程。这种模式往往资金占用多、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高、引进项目难,要求投资主体资金实力强,风险承担能力较强。昆山埃塞园区合作实践中,以江苏昆山(埃塞)产业园建设为发展载体,以政府、央企、民企深度合作为重要途径,以交流园区建设管理经验为主要内容,以园区建设管理人才培训为有效手段,创造性地探索出了“轻资产管理交流”的经验模式。
首先,“轻资产管理交流”模式是国家开放层次提升和开放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通过大力引进国外资本、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效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昆山开发区拥有了科学的开发模式、丰富的建设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工业企业。完全有能力、有条件通过输送“管理、项目、技术”帮助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园区开发和工业建设。从“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向对外输送“管理、项目、技术”转变,标志着对外开放层次从“引进来”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提升,在园区“走出去”、开发区发展中体现出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能力。
其次,“轻资产管理交流”模式是国家软实力有效提升的成功体现。“轻资产管理交流”模式是从单纯地投入资金、设备和基础设施转向成体系地交流园区开发管理建设模式、经验、标准和规程,体现出更高层次的软实力。从埃塞俄比亚政府积极学习昆山发展经验到多数埃塞俄比亚园区管理干部拥有昆山培训经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之后,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性,加强“五通”建设,其中,实现“民心相通”的重点就是要加强文化交流。这种基于园区开发管理经验的“软实力”交流,极大提升了中国及昆山在埃塞俄比亚的国际形象,埃塞俄比亚政界商界学界精英高度认可“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第三,“轻资产管理交流”模式是“一带一路”境外园区建设的创新实践。昆山埃塞园区合作模式中,政府、央企、民企各展所长,发挥优势,充分体现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昆山政府不仅发挥园区开发管理经验优势,派驻管理专家、组建专家咨询团、开设人才培训班,向埃塞俄比亚常态化交流园区开发管理经验;而且建立领导机构、出台扶持政策、参与建设园区,有序引导企业抱团出海“走出去”。如中土集团利用多年深耕埃塞俄比亚的驻地优势、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优势、央企融资便利的资金优势,在园区获批、土地取得和硬件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昆山政府还支持宏鑫建设集团参与境外园区投资开发,复制昆山开发区管理模式,牵头开展运营服务。一方面,企业组建境外园区管理服务公司负责招商引资,为境外园区及入驻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另一方面,园区管理服务公司设立管理人才培训中心,负责埃塞俄比亚园区管理人员境内外培训的衔接工作。这种三方合作模式在境外园区建设中,有效解决了央企国企有资金没实操经验,民企外企有想法没办法,地方政府有动力没途径的问题,降低了园区投资运营风险,激发了外企民企投资积极性,改善了当地的营商服务环境。
第四,“轻资产管理交流”模式是“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的有益探索。不同于传统园区对基础设施、产业项目、生产设备的投入模式,“轻资产管理交流”模式更加聚焦埃塞俄比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园区共商共建共享中积极探索理念分享、经验复制、模式交流。一是人文交流有深度,该模式有助于两地文化深入交流和制度互学互鉴,从埃塞园区的发展理念提升、管理精英的服务意识优化到园区运营的体制机制创新,体现了人心相通民心相融。二是合作共赢有温度。“轻资产管理交流”模式不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输出,而是聚焦埃塞俄比亚发展亟需,很好地寻找到利益汇合点和最大公约数,容易得到当地政府信任支持和当地人民的理解认可。随着合作交流的深入,也能够有效降低了当地投资的商业规则风险、文化差异风险。三是经验复制有广度。“轻资产管理交流”模式不仅适用于新建的园区,而且适用于已建的园区。尤其是在模式借鉴、经验交流、人才培养上,可以以埃塞俄比亚为基点,辐射到整个非洲大陆,为非洲国家探索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
昆山市积极拓展对外科研和重大科技工程合作
近年来,昆山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平台载体空间,进一步丰富合作内涵,建设了一批创新载体。加强与美国杜克大学、美国耶鲁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莱斯大学、英国五校联盟等院校合作,积极在欧美布局国际联合科创孵化器等创新载体,拓展与欧美国家的科技合作内涵。
围绕“强芯亮屏”,昆山市瞄准原创性前沿重大技术,补齐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短板。深入推进祖冲之自主可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努力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依托与国际知名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积极释放昆山工研院创新纽带作用,探索“企业+工研院+高校院所”精准化联合攻关模式,打造“五位一体”技术攻关服务平台,加速科技成果在昆转移转化。
围绕新材料领域技术合作转移以及产业化,昆山市积极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材料学研究所共建“中—白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联合俄罗斯科学院及新西伯利亚国力大学专家团队,围绕轻金属表面陶瓷化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等特种领域共建“中俄联合实验室”。按照“平台+公司”机制,与白俄罗斯、乌克兰国家科学院联合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院入选2021全球百佳技术转移案例,同时纳入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与G60科创走廊俄罗斯院士创新基地共建“G60科创走廊俄罗斯院士创新基地昆山技术转移中心”。
近年来,昆山市先后启用“昆山人才与科创(白俄罗斯)联络中心”等3个海外联络中心,为昆山引进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成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能。2022年, “昆山中乌先进技术创新中心离岸孵化平台”、“昆高新芯科技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和“体外肺膜ECMO的开发创新中心”获苏州市海外离岸创新中心新建项目立项。
昆山市湛清环保、汇先医药、长鹰硬质合金等企业,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乌克兰国家科学院、英国剑桥大学等达成一批合作意向,签订各类合作项目30项。
昆山市积极利用外资及境外投资
昆山市利用外资增势强劲。2022年全年新设外资项目278个,新增注册外资30.7亿美元,增长6.5%。新增实际使用外资17.3亿美元,增长252.4%,进出口总额持续突破1000亿美元以上,居全国地级市第14,外贸从“大进大出”迈向“优进优出”。2022年,昆山市全年批准境外投资项目22个,完成境外协议投资额8705万美元。
2022年,昆山市经济运行实现快速回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先进制造业引领增长,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分别实现产值6000亿元、29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创新集群及数字经济、现代文旅文创两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3+2”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布局。2022年,昆山市全年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有33个总投资超500亿元的项目签约、45个总投资近300亿元的项目开工、46个总投资560亿元的项目竣工。
为实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昆山市推出首批4家企业(人才)会客厅,构建“1+2+N”平台支撑体系。制定实施112项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事项清单,新增10个行业“一业一证”,实施重大项目“省心办”审批服务,优化全链代办服务模式。2022年,昆山市积极开展云招商、云签约活动,组团赴境外开展经贸活动,引进群启科技、精发半导体、瑞幸咖啡等总投资超10亿元龙头企业项目,实际使用外资17.3亿美元,同比增长252.4%。新认定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或功能性机构4家。昆山市还注重用好RCEP等自贸协定,跨境电商B2B出口“9710”模式成功落地,丰富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载体功能,实施60条重点创新事项“清单化”管理。
昆山开放型经济的未来发展规划
一是强化重点项目支撑。加大对海外建设重点项目库入库项目的跟踪调度和协调推进力度,聚力服务省海外项目库昆山重点项目。吸收社会资本参与设立联合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国际协同创新解决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
二是加大招才引智。深入挖掘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格鲁吉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才资源,充分利用《国际科技合作资源数据库》,开展高端人才引进和成果产业化等工作。探索在创新大国、关键小国设立国际联合实验室、海外研发机构和创新孵化中心。发挥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格鲁吉亚等海外科创与人才联络中心“桥梁”作用,组织昆山企业与“一带一路”大院大所专家开展线上线下专场交流活动,引进外国院士等高端专家长期来昆工作。发布“引才伙伴”招募令,遴选一批优质海外合作组织、创客育成中心、知名高校海外校友组织参与招才引智工作。发挥“一带一路”昆山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国际合作平台以及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留创载体海外引才作用,重点针对乌克兰、以色列等国,积极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发挥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生物医药产业园引领作用,搭建留创载体人才项目对接、互访互学交流、政策宣讲辅导、创业导师进园区等活动平台。
三是营造高效通关环境。收集重点商品贸易措施和国外退运预警信息,指导企业对照出口国技术法规开展合规性自查。推进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和企业自助打印”模式,实现“不见面签证”。开设中欧班列专用窗口,助力出口企业顺利搭乘“成都-阿拉山口-马拉舍维奇-曼海姆”中欧班列。与海关与“一带一路”沿线海关开展AEO互认合作,为高级认证企业设立一对一企业协调员。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及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举措,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压缩货物整体通关时间。
四是推进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陆家浜铁路货场建设,争取融入苏州中欧班列枢纽节点,打通对接洋山港的铁路运输通道,努力将陆家浜铁路货场打造为昆山多式联运枢纽中心、长三角区域铁路快运物流中心。对接苏州中欧班列,引导飞力达、通泽国际等龙头物流企业开展铁路货运班线服务。
五是推进优势产业国际化,打造国际产能合作示范高地。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机遇,全面深化与东盟、日本、韩国的合作。依托昆山产业优势,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拓展海外发展空间,培养壮大跨境产业链。鼓励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开展全球布局;支持童车、机械、化工等传统行业走出去;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印度、菲律宾、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元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六是深化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全链条打通与欧洲国家科技成果“孵化-加速-落地-产业化”路径,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区域枢纽。发挥杜克大学、莫斯科物理技术大学(昆山)孵化器等国际资源,积极在欧布局国际联合科创孵化器等创新载体,拓展与欧洲国家的科技合作内涵。积极推动德国工业园和中西合作科创产业园建设,积极推动以西班牙蒙德拉贡工业园为基础,构建以精密机械设备和智能制造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塑造承接欧洲投资者的国际工业产业社区。加快推动中日绿色产业创新合作示范区建设和对韩生物科技领域交流合作。
七是推动国际科技合作纵深发展。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等技术研发和应用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海陆缆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国际网络互联互通水平,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支持“一带一路”昆山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院大所的务实合作,打造昆山“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新标杆。拓展与欧洲国家科技合作渠道,开展跨国联合研发和技术转移,拓展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途径。推动校地校企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区域枢纽。
八是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太阳能发电、风电、储能、智能电网、核电等产能、技术、装备“走出去”,建成一批绿色能源示范项目。加强与共建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修复、污染治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是九是扩大知识产权服务开放。推动企业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引导有条件的单位提交国际标准提案,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标准化交流合作。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服务机构为“一带一路”相关企业提供个性化、高端化的优质服务。帮助企业建立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组织企业积极参与苏州市海外预警项目申报。
十是不断提升境外合作园区建设水平。鼓励企业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自助开发和参与各类境外经贸合作区。加快推动昆山宏鑫(埃塞)产业园2平方公里“三通一平”建设,强化对接有意向赴埃塞俄比亚投资项目,打造国际产能合作的“试验平台”。总结“轻资产管理输出”经验,努力构建埃塞俄比亚工业园运营管理的“示范区”和园区管理人才培训与应用的“实验区”。
(编辑 杨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