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文俏 马汉青

绿的西瓜、紫的葡萄、黄的黄皮、青红的鹰嘴桃……踏入7月,广东各地的特色时令水果争相上市,为炎炎夏日带来阵阵香甜和清凉。果农们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摘、销售,到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各地大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农业+”模式助力小小水果成为了当地富民兴村大产业。

打造百亿产业集群 小黄皮成致富“金果”成熟的无核黄皮挂满枝头

image.png

羊城晚报讯 记者杨再睿、通讯员叶锦生摄影报道:在云浮市郁南县建城镇,田间地头、道路两边,成熟的黄皮挂满枝头,当地村民正在忙碌。剪枝、采摘、分拣、包装,一条条流水线般的工序正有序进行。数据显示,2023年,郁南县22.5万亩黄皮迎来丰收,其中无核黄皮种植面积达19.2万亩,产量约10万吨、产值约50亿元。

香蜜黄皮、鸡心黄皮……郁南黄皮品类丰富,最让当地人引以为傲的,还是无核黄皮。

说起无核黄皮,就不得不提“干园”别墅内两棵近百年树龄的无核黄皮母树。在郁南县建城镇,有一栋叫做“干园”的别墅,别墅的主人曾是乐昌县县长,名叫曾乃桢。他退休后回到老家修建别墅,并在院内种植了两棵黄皮树。到了20世纪80年代,曾乃桢的

后人回到祖宅,发现院中的两棵黄皮树所结的果子黄亮、果大、肉厚、多汁、味美,更重要的是无核。1986年,郁南无核黄皮参加广东省第二届优质水果鉴评会时,获总分第一和“优质水果奖”。从此,无核黄皮的名气一炮打响。

如今,郁南全县无核黄皮都是直接或间接从这两棵树引种嫁接而来。2023年,郁南无核黄皮种植面积达19.2万亩,以每亩50-60棵黄皮树来算,目前全县约有1152万棵无核黄皮树。无核黄皮也因此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入选首批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如何让品质优良的黄皮走出大山,郁南县下足了功夫。

近年来,郁南通过发布《2023年郁南无核黄皮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加快打造“一园一镇一带三区”等举措,深化郁南无核黄皮“12221”市场体系建设,切实将郁南无核黄皮打造成为兴业富民的百亿特色产业。目前,郁南全县黄皮种植面积达22.5万亩,占全球的3/4,形成了“全球黄皮看中国,中国黄皮看郁南”的产业发展格局。2022年,郁南无核黄皮产值约32亿元,品牌价值高达44.6亿元,2023年郁南无核黄皮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至19.2万亩,投产面积达16万亩,预计年产量将达10万吨,产值达50亿元,无核黄皮正在成为全县农业经济发展的百亿产业集群。

“品质优良,销售走俏。”7月21日,在郁南农产品产销对接签约仪式上,相关电商企业谈及无核黄皮的销售时说道。

除了鲜果销售,通过深加工,郁南不断延伸黄皮的产品产业链。记者在广东亲群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新鲜的黄皮整备加工成黄皮果脯、黄皮饼、黄皮酱油、黄皮酱、黄皮月饼等产品,公司负责人表示,对产品的深加工,能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延长水果季节性消费品的时间维度。

此外,郁南还倾心打造黄皮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不断刷新“黄皮之乡”的名片。今年4月,郁南举办了无核黄皮赏花季,千人徒步打卡绿美郁南;“五一”假期,一场露天音乐会在世界黄皮公园奏响,创意集市里游客熙熙攘攘;7月20日,云浮郁南无核黄皮点亮“小蛮腰”,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喊全球吃无核黄皮”。

黄皮成熟时节,在郁南县的建城镇,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客商、食客、游人纷至沓来。当地的种植户黄先生表示,无核黄皮能有这样这样的影响力,是当地多年深耕产业,不断宣传带来的结果。“我们对黄皮产业发展充满信心,也欢迎更多的黄皮‘迷弟’前来打卡品尝。”

河源连平--6万吨鹰嘴蜜桃上市 果农念好致富经

image.png

羊城晚报讯 记者吴奕镇摄影报道:眼下正是河源连平鹰嘴桃采摘期,连日来,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的桃农们忙得不可开交,全县6万多亩鹰嘴蜜桃果园产量达6万多吨,当地果农今年可谓是迎来甜蜜丰硕果实。始种于20世纪80年代末,已获评“岭南十大佳果”“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称号的鹰嘴蜜桃,如今成了当地村民实实在在的致富果实。近年来,果农们更是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与小小鹰嘴蜜桃共同讲好致富“甜蜜经”。

“80后”谢增县是土生土长的上坪人,大学毕业后,他在深圳谋得一份家具设计师的工作,收入不菲。2015年,连平县的鹰嘴蜜桃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怀有家乡情怀、一直看好这一产业的谢增县2015年毅然回乡创业,借助桃子产业创业致富。盘活土地、下田干活、培育桃苗,走出办公室卷起裤脚到了田间地头,他成了众人口中的“新农人”。

作为一名返乡创客,谢增县对于鹰嘴蜜桃产业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划和思路。2016年初,正当桃花盛开之时,他通过网络众筹等形式,与乡亲们一起举办了一场当地传统美食“老八盘”千人宴。当天,近200桌酒席铺排在桃花掩映的村庄空地上,数百名村民和大量外来客人一起共享盛宴。这场名为“客邑桃缘·寻味乡韵”连平“老八盘”千人宴的传统美食大型活动,从此打开了谢增县借助鹰嘴蜜桃转型文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

不久之后,他就在盘活的桃园区内建起桃园景观台、田野餐厅、民宿,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和休闲旅游活动。3月赏花、7月品桃,游客在这里可以品茶吃桃、赏花度假、夏日玩水,他的桃园已成了不少游客休闲的首选地。

“这几年桃树渐渐进入丰产期,我们一家五口都来桃园和民宿帮忙,收入可观。”谢增县这样说道。因鹰嘴蜜桃受益的还有当地6000多户种植户。如今,在连平县鹰嘴蜜桃产业园项目建设的推动下,全县鹰嘴蜜桃种植面积6万多亩,约有种植户6000多户,产量达6万多吨,产值约6亿元。其中,核心区上坪镇鹰嘴蜜桃种植面积4.2万亩,挂果面积约3.2万亩,总产量3万吨,产值达2.99亿元,全镇约有5000户果农种植鹰嘴蜜桃,户均总收入可达5.98万元。

3月里的连平县,桃花一簇簇、一团团在枝头绽放惹人喜爱;7月时节的桃园里,果农边摘果边喊山的情景犹如一幅丰收的动人画卷展现在众人面前。近年来,连平县结合万亩桃园风光,以打造桃旅项目为主线,利用好“鹰嘴桃”这张名片,以“桃”为媒促发展,实现了把游客、资源引进来,把产品、文化带出去,有效促进鹰嘴蜜桃产业壮大,带动当地经济文化和生态旅游发展。

东莞莞产葡萄迎丰收 “串”起农旅新产业

image.png

羊城晚报讯 记者秦小辉摄影报道:当前,正值盛夏,东莞葡萄进入集中成熟期,各大葡萄园迎来采摘旺季。连日来,记者走访东莞东城、高埗等镇街葡萄园发现,东莞葡萄走特色水果发展道路,小规模建设采摘园,通过提供便民休闲采摘服务,带动果园发展,实现农户增收,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7月22日是周六,在东莞东城同沙生态公园的馨果园生态葡萄庄园内,葡萄硕果累累,果香诱人。葡萄园里三三两两的市民,带着小孩,手提着篮子,穿梭在葡萄架下,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馨果园生态葡萄庄园的种植户周先生是一名“80后”,6年前,他从五金行业转型做种植业,如今在东莞同沙生态公园内租种了约20亩地块夏种葡萄、冬种草莓。周先生的葡萄园主打品种为阳光玫瑰和巨峰,平时来同沙生态园的游客、市民较多,种植园可以说自带流量。“今年的产量还可以,阳光玫瑰每亩产量为1250公斤—1500公斤,巨峰葡萄每亩产量约为750公斤。”周先生说,目前葡萄第一批果已经大熟上市,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采摘。周先生说,接下来,他还将通过加强保花保果、精准施肥、科学用药等技术手段,提高葡萄的香度和甜度。

同样尝到葡萄“香甜”的还有葡爽爽生态农业园的种植户丁先生。他的葡萄园位于东莞高埗镇,以阳光玫瑰和夏黑为主,今年第一季葡萄共有六批,目前第一批4000公斤已经售完,“阳光玫瑰卖得最好。”凭借着40多年种植经验,丁先生颇为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年,除了阳光玫瑰,巨峰、夏黑也都相继迎来丰收。

记者了解到,今年东莞葡萄种植面积约为747亩,产量超1000吨。“香甜经济”发展的背后除了市场的推动、种植户的热爱外,也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引领和培育。2013年,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组建葡萄研究团队,开展葡萄选育种、栽培技术研究、示范推广等工作。目前已经引进100多个葡萄品种,筛选出34个优质品种在东莞推广,让近2000名农民致富,成为东莞都市休闲采摘农业的新增长点。

东莞市农业科学中心研究员范妍表示,由于产业结构和土地资源紧缺等原因,东莞无法开展规模种植,只能走特色水果发展的道路。种植企业(大户)在种植前一定要先明确土地性质,然后通过小规模投资、搭建大棚、开辟采摘路线,为市民提供休闲采摘服务来带动果园的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范妍还表示,东莞葡萄产业已经和休闲、观光农业紧密结合,小葡萄助力乡村振兴大发展。越来越多的种植户通过种植葡萄、葡萄深加工和发展旅游业,走上了致富路。

清远--连南七星特色小西瓜 种出村民好生活

image.png

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程、通讯员李倩梅摄影报道:在清远市连南香坪镇七星村的西瓜种植基地里,一片翠绿的西瓜藤蔓延在土地上,与普通西瓜不同的是,这地里的西瓜一个个外形小巧可爱,切开一看,瓜瓤竟是黄色的。记者得知,七星村的黄瓤西瓜如今已成为当地名特优农产品之一,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消费者前来品尝和购买,给村庄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有力地助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

夏日炎炎,没有比西瓜更解暑消渴的了。走进七星村的田间地头,记者看到,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装车、运输……“这是村里引进的‘中宝’黄瓤西瓜新品种,与传统的大西瓜不同,这种黄瓤西瓜不仅外形小巧可爱、滋味独特,肉质更是细腻脆甜多汁。”正忙着给西瓜套袋的农户告诉记者,“黄瓤西瓜每公斤8元左右,今年西瓜收成很好,比去年产量更高。”据统计,自7月份以来,七星村的西瓜销量已超过预期,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位于连南瑶族自治县的七星村生态环境优越,但地理位置不佳,村里产业形式单一。2021年9月,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驻七星村第一书记冯杰辉到任后,经过充分调研,决定发挥村里自然资源优势,结合当地村民种植西瓜50多年的经验和知名度,打造西瓜种植基地,形成规模种植,又借助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乡村振兴服务队资源,邀请专家为农户提供种植指导和实地教学,提高西瓜品质。

经过多年摸索和努力,七星村西瓜总种植面积已经扩大至150亩,新引进的黄瓤西瓜如今已成为当地的名特优农产品之一。村集体收入从2020年不到7万元至2022年历史性突破15万元。

“以前都是外出打工挣钱,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了。”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在村里西瓜基地务工每天有120元工资。村民们也看到了西瓜种植产业的潜力,纷纷加入西瓜种植行列。同时,七星村结合产品特点,推出“甜蜜七星”西瓜特色品牌,并将绿色生态理念和瑶族特色文化融入其中,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包装盒,持续丰富品牌内涵,提升黄瓤西瓜价值,让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七星村还探索出了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在香坪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帮助下,村里成立了瑶星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了资金、人才和现代管理理念,实现了种植业商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标志着七星村由过往分散式的农副产品种植销售逐步转向集中规划的经营模式,可以进一步统筹资源、盘活资金,以点带面带动村民乃至其他行政村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村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加快发展。不仅如此,七星村的西瓜产业也孕育了一批从事农业旅游、农产品加工的小微企业,为当地就业创造了新机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