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开始,江干区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正式提出打造教育“新共同体”,探索教育治理的新实践。
教育“新共同体”经历了“名校集团化”办学阶段、“院校合作”办学阶段和多元主体参与教育治理阶段。从对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进行初始探索,到引入高等院校资源为本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再到引入“治理”理念、伙伴关系,有效整合和利用区内外社会资源,共同解决教育问题。
如今,教育“新共同体”已跨入第四个阶段——区块教育协同发展阶段,模式也日渐成熟,把教育问题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中解决,使区块内资源共享平台及区块间协同联动发展,成为教育优质均衡目标的实现载体。
教育“新共同体”项目实施以来,得到中央高层领导、专家学者、市民百姓的高度肯定和认可,接待了加拿大皮尔逊教育局、台湾高雄市、上海市浦东新区等20多个地区来访学习,江干的创新经验正在一步步走向全国。
教育“新共同体”的新发展:
让G20融入生活 让教育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交流走访中建立特色游学课程
刚刚过去的寒假,采荷中学的学生来到“丝绸之路”的另一端。西方的异域风情及西方友人的热情好客,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丝绸之路”的伟大魅力,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以及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也深深吸引了采中的同学。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江干越来越多的学校选择走出去,为师生打开国际视野。
2016年G20峰会将在杭举行。不久前,采荷二小向世界发出邀请函:请国际宾朋进校来走一走看一看。一时间,这所兼具“中国风”和“国际范儿”的学校,引起了全省、全国乃至大洋彼岸的关注。
早在2009年,采二就启动了与美国Cedarville小学的合作交流,纳入浙江省与“全球印第安纳”教育交流协会合作项目和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千校结好”计划。六年来,两校频繁交往,签订了教育合作协议,开展了互访深入交流。在“和文化”理念指引下,学校大气开放的品牌形象吸引了更多境外学校前来观摩交流,至今已与来自四大洲7个国家(地区)的10家教育机构结对合作。
“走出去”不难,如何走出特色成为学校突破的重点。近几年,濮家小学进行了新的尝试。比如,学校六(2)班的毛嘉禾等5名同学前往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的梅萨小学开展学习访问。这一次,濮家的同学们不仅要参与梅萨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和校园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带着课题:在有着“自由女神”象征下的美国,小学生的生活是怎样的?小组成员在访美途中认真进行了考察研究,一本纪律手册,一堂普通的数学课,都成为同学们观察记录的对象。回国后,小组合作完成了名为《美国小学里的“方”与“圆”》的关于美国小学生校园生活纪律的调查报告,一时间在学校引起轰动。
作为杭州市“百校结好”行动计划的入选校,濮家小学每年都进行师生文化交流的互访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游学课程,多名学生撰写的研究报告在杭州市学生小课题评比中获奖,学校还将游学课程融入国际理解教育,体现对全球文化的关注,增强祖国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