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充满传奇故事的城市。每天都有人带着期望来到这里,寻找梦想。
15年前,有一个20岁的小伙子在上海最繁华的街头开了一家简陋的包子小店,15年过去了,这家包子店在上海落地生根,全国有1800多家店面,生意火爆程度超出了你的想象。
市民:如果不是自己带早饭的话,就会在芭比买一点。
市民:他们从第一家店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吃了。
杜永昌:我们一直在这里包,一天要包上700多个包子吧,一个人。
这位店长告诉记者,这家不到20平米的小店一天要卖出3000个包子,按照这个数字,全国1800多家店面,一天就要卖出500多万个包子,一年就是19个亿。
他叫刘会平,这些包子店都是他开的,15年过去了,当年的毛头小伙子变成了拥有1800家包子店的大老板。
记者见到刘会平的时候,他正在研究新产品——蘑菇包!
记者;怎么有这个创意?
刘会平:蘑菇嘛,做成自然的嘛。
记者:做成自然的。
刘会平:蘑菇包里面也是蘑菇馅。
记者:那这个材料是什么呢?
刘会平:面粉,外面还是面粉。
记者:就是像这种类型的比较奇特的包子还有吗?
刘会平:有呀!不能给你看。
记者:不能看是吗?
刘会平:说出来不好。
刘会平告诉记者,除了这款蘑菇包,他正在研究的还有10多种新的款式,但由于牵扯到商业机密,现在还不是公开的时候!
据统计,在上海有几千家包子店,但像刘会平这样800多家包子店,每家生意都这么火爆的并不多见。
刘会平的包子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呢?他的包子为什么卖的这么火呢?靠着这小小的包子,年销售额达到10几个亿,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1996年,18岁的刘会平离开老家安徽省安庆市,跟着姐姐学做包子。包子是小本生意,挣得都是辛苦钱,那时候,他每天十一二点才能睡觉,凌晨两三点便要起床准备早上要卖的包子。
刘会平:那个平常最可笑的是什么呢?我们有时候和面的时候,一头就扎进面缸里面。想睡觉,真的。一点不夸张的,起来以后满头都是白粉。
吃饭,拿一碗饭,坐在那吃的时候,一头就栽下去了,那时候最想干的事情就是睡觉。
1998年,刘会平辗转来到上海寻找机会。然而,做生意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两年下来,他不仅没挣到钱,还欠了几万元钱的外债。2000年春节,万家团圆的日子,刘会平却在苦苦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刘会平:我这一辈子,人的一辈子几十年光阴很快,我到底这一辈子想干吗?
记者:你那时候想过这个问题。
刘会平:对,就是在这个孤独当中就在思考,我这一辈子到底干什么。
记者:想出结果?
刘会平:当然想出结果,想的很明白,我这一辈子一定要干出有价值的事情,不能让我一生白白浪费掉。
正是这种要干出一番事业的劲头,让刘会平选择了坚持,而一年后,刘会平做生意忽然开了窍。他在上海最繁华的街头开了一家不到10平米的包子店。一年靠卖包子就挣到了20多万,一下子震惊整个了包子行业。
张青海:在2000几年的时候,一个包子铺的话大概一年的话,就3万到4万元的收入是相当客观的了。
记者:他一下子一年挣多少?
张青海:他一下子一年能赚20多万。
当时在我们那个同行觉得是一个也可以说是个神话。
张祥龙:蛮震惊的,因为普遍的话基本上都在五六万,一年几万元10万元以内吧。如果超过10万,赚几十万的话一年应该是比较少见的。
这里是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也是刘会平当年创造奇迹的地方。
刘会平:这就是当年我开的第一家店,给你介绍介绍。
刘会平带着记者来到了南京路,他当年开第一家包子店的地方,在这么繁华的地方卖包子,刘会平是怎么想的呢?会有人买吗?至今刘会平还记得,开业第一天一个老交警对他说的话。
刘会平:当时那个老交警,我搬东西嘛,就在这个角上搬东西过来那老交警刚好就站在这个路口,他问这个小伙子你来干什么?我说卖包子,他说你这个卖包子这里你卖包子,你喝西北风去你卖包子。
别人帮刘会平算了个账,在这个地方租店一个月的租金就要5000块钱,加上人工水电,至少一天要净挣1000块钱才能回本。而一天1000块钱的营业额,在很多人看来简直是不可能!
张青海:因为我们本身的话当时的营业额不高嘛,一天的营业额不高嘛,就几百元钱,五六百元钱一天的话生意就算可以了,你5000元一个月房租很难进行下去。
记者:很难回本?
张青海:对对。
刘会平:我的姐姐,我的家人,姐夫都很担心的。五千块钱你敢去做,我说我很有信心,我一定要去做。
这短短一年刘会平究到底做了什么?他如何靠着这个小小的包子店一年净挣20多万的呢?如今,在刘会平的加工厂我们找到了答案。
刘会平:你看,我们这个肉,用的这个肉绝对都是新鲜的最好的肉拿过来做包子。
所以这个肉包的口感是非常棒的。这个肉呢,是上海华东的肉类第一品牌。
这个肉比一般肉的零售价格要贵多少呢?一般贵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八十。
除了肉用最贵的,刘会平对蔬菜的要求也非常高。
刘会平:这是梅干菜,我们这个梅干菜包卖得也非常好,这个梅干菜我们用的是绍兴的梅干菜,绍兴的梅干菜非常有特点,包括它的腌制,菜的品种,腌制的时间,腌制的工艺全部都是有标准的,运过来的时候它很清香,我们在华东这边卖得非常好。
记者:我看它们还要洗,洗几遍。
刘会平:这里先要粗洗4遍,然后在清两遍,一共是6遍。
记者:一共要洗6遍?
刘会平:洗6遍。
刘会平还向顾客保证,所有卖出去的包子都是30分钟以内蒸出来的新鲜包子。
刘会平:很多人做点心,没什么生意他会做了很多东西,很多点心放在那,从上午卖到下午,但是我是怎么做呢,我是即使没什么生意,我都呆在店里面,我一看前面没有包子,就是说包子不多了,我开始慢慢捏,做一些,做好了一点,前面保障包子出炉,差不多半个小时以内就卖完了,保证基本上顾客吃到都是刚刚出炉的包子。
包子过硬的质量是刘会平成功的关键!而在南京路开店也是刘会平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刘会平:那边白领比较多,消费能力比较强,并且像商业区附近因为房租比较贵,所以做吃的反而少,做早餐反而少,所以我认为这个地方生意肯定好做。
正如刘会平所料,2001年8月,开店三个月以后,刘会平这家南京路上的包子店生意异常火爆。
刘会平:每天差不多二三十人,三四十人排队,并且还是从早晨一直到晚上。
记者:不间断的?
刘会平:不间断的,基本上是不间断的。
然而事业上正得意的刘会平却在这时候遭遇了一次飞来横祸,2004年深秋的一天,刘会平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正准备回家,忽然迎面走来了个人呀,对着他的脸上就是一刀,顿时鲜血直流!
生意刚刚走上正轨的刘会平到底得罪了谁呢?
原来,刘会平的包子生意非常火,他的店面开到哪里,哪里的生意就会被他抢过来!很多人气不过,就想给刘会平一点苦头吃。虽然刘会平报了案,对方也赔了礼道了歉!但这件事情反而更加激发了刘会平的斗志,他有了一个更加宏大的计划,他要做中国早餐行业的老大!
刘会平:我觉得这个肯德基麦当劳,它就是卖汉堡加可乐,它能够卖遍全球,我想中国包子、馒头并不比它们差,并且我觉得中国人并不比老外们笨,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包子、馒头完全也可以做成标准化的连锁店,然后也可以卖遍全球。
刘会平也想把自己的包子卖遍全球,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个笑话。但刘会平并不这么认为,他通过分析这两家世界著名快餐店的商业模式,终于找到了他们成功的秘密武器之一---中央工厂。
刘会平:中央工厂,这个是麦当劳肯德基的产品,这样大规模发展连锁店以后,它的产品必须标准化制作,产品标准化制作必须有统一的生产基地来生产。
然而要建中央工厂,对于事业还只在起步阶段的刘会平来说简直太难了,资金就是他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孙爱国:就是我们整个早餐行业的毛利率应该说也不是很高,同时中央厨房这一笔开销很大的投入,应该说是超出了公司的资金承受能力。
刘会平:当时我的同时觉得风险很大,都觉得不应该这么做。投这么多钱,玩意店没有开成功到时候就成了一个负担!
2004年,刘会平力排众议,借了60多万,加上这两年自己积累的40多万元,建立他的第一个中央工厂。那么刘会平的中央工厂是怎么工作的呢?
这里是上海市一家蔬菜种植基地,这个季节正是上海青成熟的时候。早上7点,这里的菜农正在给一家企业采摘今天的上海青。
刘纬是这家蔬菜供应基地的经理,他告诉记者,这家企业对蔬菜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
刘纬:在上海这个蔬菜防控标准来讲,他应该算是最严的了。
那么,这家公司对蔬菜的要求到底有多严格呢?刘纬现场给我们找了一棵符合这家公司要求的蔬菜。
刘纬:这种算是比较合格的产品。
记者:怎么合格呢?
刘纬:我刚才说了,长度在一掌之内,20厘米之内,它的直径握起来一拳能握到,3到4厘米,叶片大概在10到20片之内,15片左右算是比较标准的
对蔬菜提出如此严格要求的就是刘会平的包子公司,为了达到刘会平的要求,刘纬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每一篮蔬菜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
刘纬:这筐有黄叶,还要挑一下,搬到里面挑一下。还有吗?还有吗里面,没有了是吧?
中午12点之前,这些蔬菜要被运送到刘会平的中央工厂。第二天一早,这些蔬菜将会成为美味包子的一部分出现在消费者的手中。但在这之前,为了达到美味的要求,这些蔬菜至少还要经过6道严格的工序。
刘会平:一天我们用的青菜要接近4万斤,一天4万斤差不多接近20万顿。
虽然在基地已经经过了严格的挑选,但在中央工厂,员工们还是马虎不得。
刘会平:青菜它的这个每一片黄叶子会挑拣掉,里面的根,硬的根给它去掉,然后掰开以后,等下清洗就容易。不让里面有什么污泥留在里面。
工人们精心挑选的蔬菜要在这里经过6道工序,才能成为美味的包子馅。
而为了保证馅料的新鲜性,这些馅料必须在当天晚上统一送到各个店面。刘会平还规定:每天的包子馅仅供当天使用,用不完只能自行处理掉,决不能再卖给顾客。
随着中央工厂覆盖范围的扩大,到2006年,刘会平在上海已经有了几十家店面,然而虽然生意越来越好,但一个危机却正在向刘会平逼近。
原来随着包子店开的越开越多,刘会平发现他的各个分店的包子口味和品质并不一样!包子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很多客户对刘会平的包子抱怨很大。如果这个问题继续发展下去,将严重影响到他刚刚建立起来的品牌!该怎么解决这个统一口味的问题呢?刘会平想到了一个方法。
刘会平:我就想我们原来只是统一这个馅儿料,我就想能不能给包子馒头,全部统一起来在一个地方做好,一个地方做好,但是并且是用机器化的做法,机器化它能够做的标准。
中央工厂以前只是统一馅料,而现在刘会平想直接把包子做好再拿到门店去。但这样做,有一个弊端,由于在工厂做好的包子需要经过冷冻,再到门店解冻蒸熟,而这会导致包子口味大打折扣。
要保证经过冷冻和解冻的包子口味不变,这就涉及到冷冻食品行业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冷冻面团技术。
陆祥华:这也是我们冷冻食品行业多年没有解决的一个技术难点,这需要克服一个就是说要充分的把它发酵,蒸了以后能够发开。
从专家那里刘会平了解到冷冻面团技术整个行业内都没人做好,别人做不好,刘会平决定自己搞。为了开发冷冻面团技术,刘会平和他的研发团队没日没夜的工作着。
2009年,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刘会平的冷冻面团技术获得成功。走出困境的刘会平此后迅速扩张。如今在全国他的包子店达到了1800多家!
2015年7月4号,在上海市普陀区的一家IT公司里,工作人员正在紧张的忙碌着,为了这一天,他们已经整整准备了三个月!
这次活动是一个网上订餐的测试活动!这次测试活动对刘会平来说非常的重要,因为这次测试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刘会平一个新领域的发展前景!
在这座大厦5公里外的一家鲜食电商公司里,王云正在紧张的等待这场测试结果。
王云,是这次活动的总负责人,一年前,王云在北京有这一份稳定的事业,日子过得充实而忙碌,而一个人的忽然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王云:认识刘总的时候,感觉他是一个非常年轻,人非常好,这样的一个企业家。但是呢,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他是做馒头(包子),是馒头(包子)大王,因为我刚开始觉得我也不太会做饭,所以就觉得这个我跟馒头(包子)之间应该没什么故事。
原来,这几年农产品电商发展异常火爆,刘会平也想分一杯羹,但自己对于电商来说是个外行,要想做好,必须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2014年,刘会平通过熟人介绍认识了王云,第一次见面刘会平就认定了王云是自己要找到的人。
刘会平:她最让我感动的是什么,她是一个女生,自己做互联网的时候,当时所有钱亏掉以后,把北京的房子卖掉,贷了款来做这个事情。
虽然,两人一见面就聊的非常投机,但要让自己抛弃北京的事业,来上海发展,王云想也没想就回绝了。刘会平并不死心,他私下里通过朋友约王云来上海玩,他想让王云到自己的中央工厂亲眼看一看。
王云:好朋友又跟我说,要么去上海,去那个芭比馒头看一看。我就在想,我去干什么呀,我说我不去,因为这个馒头我自己觉得应该没有故事。跟我没有什么故事,因为我不会做馒头也不会做这些,但是我那个好朋友说一起去看看,我说就我一个人去吗?他说不是还有朋友去,我一想别人肯定不是为了我那我就顺便去开开眼界,看看这个馒头的这个中央厨房!
让王云想不到的事,就是这次上海之行,让她和她的同伴们彻底震惊了!
王云:有两个环节,一个是那个干果嘛,因为我们很多馒头里面有干果这样子的他们会挑,就是人工会一个一个去挑。还有一天的话有几顿这个油菜,香菇油菜包嘛,都是人工一片一片地掰,对一片一片地掰掰下来,另外呢,就是掰完了以后,不用任何洗涤剂,就是用这个很多道工序,用热水用冷水,一遍一遍把它洗干净。当时给我感觉就是,因为我自己不太会做饭,我就觉得这样的馒头要是在我家楼下就好了我就会天天来吃。
王云几经考虑,放弃了在北京的事业,带着自己的团队来上海和刘会平合作。
王云:这是我觉得让我特别兴奋和激动的一件事情,所以当时我就决定来了,都没和家里人商量,觉得一定跟刘总把这件事情干到底。
2015年年初,刘会平与王云合作,投资2个亿,成立鲜食电商公司。经过3个月的准备,他们的鲜食店即将启动,而这次网上订餐平台的测试则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
测试结果如何呢?记者跟踪拍摄了整个订餐和送餐的全过程我们拍摄了整个测试的全过程,通过两天的实际测试,客户对网上订餐的模式非常的满意。
顾客采访:因为我们上班族嘛,就没有时间在家做早餐,这样的话比较方便。
记者:你会定吗?
顾客采访:会的。
顾客采访:我平时有时候太忙,就是早上可以会睡得比较晚,就可能会起不来就可能会迟到,这时候就不会买早餐,这个的话直接能够送到公司还是比较方便的赵烨: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的鲜食有芭比的包子还有牛奶,面包,还有一些进口的酸奶等等。
不仅要进军电商行业。刘会平说他还有一个很大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就蕴藏在这个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即将完工的工厂里。
刘会平:我们这个工厂建完以后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我们叫全透明的中央工厂。
记者:全透明是什么意思?
刘会平:全透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到时候让所有的消费者可以上我们的网站,在我们的网站上能够实时看到我们工厂的生产的全过程,就是生产的全过程实时直播。全部建完以后,整个这边的工厂的产值应该是达到20到25个亿。
从1998年来上海跟姐姐学做包子,到现在在全国拥有1800多家店面,进军电商行业。刘会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践行着把中国最传统的小吃——包子,卖到全世界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