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师大学习之后,我回想起李教授说的:说话要看对象,看场合,看气氛。

同样,我们在面对不同个体的学生时,由于他们性格、特征、家境及、教育、思想及行为等诸多方面各不相同,为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我们必须进行辨识,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现就将把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经验出来,与大家分享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心得体会_班主任经验交流心得体会标题_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心得体会题目

一、班主任要学会聆听,当一名合格的聆听者

我们教师找学生谈话时,总喜欢趾高气昂地发表演说,喜欢讲大道理,一讲就滔滔不绝,犹如黄河之水,但讲完之后,学生并没有多少感悟,没有多少提升,也没有从根本上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讲完之后,他们仍然对所犯的错误并不太注意,下次仍然会再犯。如果能够潜心聆听,就能够掌握学生动态,了解他出错的原因,进行点拨,让他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每次考试,我们教师都会找一部分或全部学生了解情况,如果一开始我们教师就代替学生滔滔不绝地说些大道理,不停地去猜想学生成绩的不理想的原因的种种,但,试想一下,你说的正确吗?所以认真聆听学生所想要表达的,才真正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才能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二、学会换位思考

要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必然了解孩子们的心情、家境及思想动态,一个学生如果你不了解他家里情况,不了解其家庭背景,一味指责或者去批评学生是不对的。有一次,我班上组织一个活动,我作好方案后,放归宿假学生请家长签字(必须签字),当我收回执单时,发现××学的回执单签字是自己签写的,于是我心情有点按捺不住了,便把该同学叫到办公室,就开始一顿的数落,你那字那么漂亮,很容易辨认,为什么要欺瞒老师呢?学生始终一言不发,我没有办法,只有这么僵持着,最后我还是被迫让他回教室。第二节课后我去找到他初中的好朋友××,从他的好朋友口中得知人家父母都无,现在是他叔叔领养,而且叔叔没有文化,写不起字,所以只得由同学自己代签。如果没有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就下定论,显然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做决定下结论前必须了解别人的情况再下结论,站在孩子的角度,最好先做一个聆听者。

三、做工作时,必须要看对象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家庭情况,不同的环境。所以在和学生谈话时,应该时刻注意该生的表情变化,尽量不要谈论该生的敏感话题,应该避开。例如有些同学为离异家庭,谈及有关方面时,他心情会低落或者会很激动,千万别激怒人家,一旦激怒要么难于沟通,要么沟通效果差,或许起到相反的效果,谈话就失去了意义。同样在举例时也应该注意不能谈及学生分心的事情。有一次,我和班上的小荣同学谈话时,说道做事不要极端,要不很容易引起矛盾和冲突,再一冲动就容易出事。有些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语音刚落,小荣同学满脸愤怒,老师您说的是我爸吗?这时,我不解的问道,你怎么会这样想呢?他一言不发,久久的站在那里。而后我找到他的好朋友,才知道他的父亲就现在还在服刑。小时候就被其他同学嘲笑过,心中的伤还那么的深。所以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我们应该要看对象,不同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处理办法。当然要有特别的差异的学生的时候,更加应该采用不同的办法来做。

四、谈话时,必须要看场合

我们老师必须时刻注意这一点,尤其是谈及学生隐私层面的时候,我们必须时刻注意周边环境,有老师或同学是否旁边。在2010年时,我班学生李某偷了某同学手机,我从同学口中得到此消息,于是立即调监控把事情确认了下来,并用手机将其拍照,当事情敲定后,我又找李某谈话告诉他的实情(这时必须保证绝对保密,不能在办公室,也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通过耐心疏导,该同学同意交出手机,由于我叫来管理员把该同学叫回寝室,并故意找了一下他的寝室(同时叫李某把手机物归原主),在我做好充分准备后,我把丢手机的同学叫来辨认(视频是调整过后)无果,我再和失主一起去找手机,果然手机正在柳暗花明处。这件事情就这样巧妙地解决了。同样一件案例,在某中学发生,班主任要求把事情查得水落石出,在当面时,由于被怀疑者心里压力过大,当着学生和家长的面跳楼了。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谈话时留意学生的隐私,即使学生犯错,也应该给学生改正的机会,犯错是必然的,但能够改正或许就成功营救一个生命。

五、谈话时,老师们应该注意学生的气氛

如果全班同学成绩考得很好,而个别学生考得很差时,我们就应该注意少数同学情绪,当同学们情绪很高涨时,我们应该浇浇冷水,让活跃的同学收敛一下自己的情绪,体谅那些稍微考得差的同学。但如果是整体考得差,整体气氛很差,某些同学考得较好,所以我们必须对少部分同学进行适时引导,而对绝大部份学生进行鼓励,激励其斗智,为下次考试作好最好的准备,所以谈话时适时应该注意气氛。

总之,和学生谈话是一门艺术,同样一句话语气不同效果不同,同样一句话场景不同效果不同;同样一句话对象不同效果不同;同样一句话气氛不同效果不同;同样一句话场合不同效果不同;而且还必须因材施教,方能做到恰到好处。谈话时也必须注意谈话的表情,语气的轻重,并根据不同的人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不同一概而论。

【来 源】《魅力中国》 2019年第23期

作者:段云君;陈坤;吕艳;赖良新(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