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一大早,天刚露白,家住蒋口镇李楼村的养殖李贺便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准备饲料、给牛添食、铡草料、清圈舍.....观察每头牛的生长发育情况,牛棚里不时传出“哞哞”的叫声。四年来,他依靠党的惠民政策苦干实干,致富路子越走越顺。“这两年牛肉市场行情不错,我今年养了50多头西门塔尔牛,每头牛的毛利润可以达到八千到一万左右。虽然很累,但心里很踏实。”看着埋头吃草的牛儿,李贺脸上挂上了幸福的笑容。

微信图片_20201224112718.jpg

2017年,李贺偶然在一个养牛的朋友那听说在永城发展养殖业很有前景,且草料充足。瞄准市场的他,经过一番考察后,决定发展养殖业。得到家人支持后,便在朋友的介绍下,拿出家里的十几万元,从内蒙古引进了十头西门塔尔牛,当起了“牛倌”。“当时想着拼一把,好好养牛,争取规模化发展。”谈到创业初衷,李贺放下了手里的草料,开始和记者攀谈起来。

养殖初期,为了养好牛,李贺每天起早贪黑,悉心照顾,闲暇时间借助手机、电脑在网络上学习养牛经验,还购买养殖专业书籍。但是由于缺乏养殖经验,李贺养的牛吃的不少,但个头不大,肉也长得缓慢,还总是生病。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贺每批进的牛等到养成熟卖出去,仅仅能维持成本。彼时李贺刚过而立之年,正属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他不甘放弃,继续在网上查资料、学技术,并向周围有养殖经验的人请教。很快,李贺便掌握了养牛的技术要领,也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养牛经验。2018年,李贺养的牛慢慢减少生病、正常长肉,开始带来经济效益。看着自己养的牛长势越来越好,李贺的干劲也越来越足。“按季杀虫,饲料粗细搭配,营养合理。养殖也需要耐心和经验。”李贺说。

微信图片_20201224112758.jpg

养牛是个技术活,没有技术肯定不行。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李贺更注意牛的品质。为了给牛增加营养,提高牛的免疫力,李贺通过上网,自己学着用玉米秸秆搭配发酵菌液进行发酵,成功研制了散发着浓浓果香味的黄储饲料。由于精心饲养、管理到位,李贺养的牛深受消费者欢迎。“黄储饲料营养成分丰富,更利于牛吸收营养。同时,用秸秆饲料发酵菌液发酵的秸秆饲料喂养畜禽,饲料成本可降低40-50%,能够大大降低养殖成本,增加收益。”谈到自己研制出来的黄储饲料,李贺颇为自豪。

微信图片_20201224112841.jpg

随着规模化养殖效益初显,李贺开始考虑把自己的养殖经验分享给左邻右舍,带动周围群众一起拓宽收入渠道,致富奔小康。“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在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扩大养牛规模,科学化、专业化、生态化,把村里零散的养殖户联合起来,共同学习技术,做大做强,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共同奔小康。”面对未来,李贺信心满满。

李贺是一位通过养牛获益的普通老百姓。因牛致富成了他最真实的生活写照,他说:“家家都养牛,日子不用愁,跟着国家政策走,准没错。”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涌现出越来越多像李贺一样,赶着牛群,哼着欢快的曲儿,奔向康庄大道的“牛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