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镇原各乡镇的田间地头,干部群众挥镢扬锨,划线挖窝,栽植苹果树的场面随处可见,一副副热火朝天的劳动图景展现在眼前。
“我家有四亩果园,今年才挂果,通过网上销售收入了15000多元,效益好的很。”在临泾镇良韩村矮化苹果栽植技术培训基地,村民范进信正跟着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学习苹果树栽植技术,他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他一定要学好,再多栽几亩,苹果树就是他们家的“希望树”。
镇原县是黄土高原苹果的优质生产区。今秋,镇原县将苹果树栽植作为农业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栽培,邀请专家指导,培养技术带头人,现学现教,以点带面,掀起了一场全民总动员,上下齐参战的苹果树栽植“大会战”,乡镇干部到田间地头当起了“学员”和“技术带头人”,上下齐心,干群合力,带领群众栽下一棵棵寄托着“希望”的苹果树,开启农民增收的“致富门”,让群众奔向更幸福的小康生活。
“大家一定要跟着专家好好学技术,争取栽一棵活一棵......”临泾镇党委书记马之杰奔走于田间地头,为群众加油鼓劲,叮嘱栽植注意事项。
临泾镇按照全县“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紧盯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抢抓墒情饱,苗木足的有利时机,明确任务,靠实责任,积极动员宣讲政策,逐步实现群众由“让我栽”变为“我要栽”的思想转变,并组织技术培训,规范化栽植确保成活率。临泾镇计划3年新增苹果树1.2万亩,目前预留地块1960亩,其中建办50亩以上的示范点5处900亩,分散栽植1000亩。
镇原县政府专门邀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技术专家走乡串村进行现场培训,为苹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通过实地指导栽植、压埋、覆膜、施肥、保墒、定植等技术要领,增强了大家的栽植动力和信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过十几年到20年,在黄土高原地区研究旱地矮化苹果栽植模式,这个模式到现在已经很成熟了,培训效果也比较好,果农学的认真,干的也很认真,我相信咱们苹果树能变成‘摇钱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刘振中说。
方山乡蒲河村的张万峰是一位贫困户,由于家里劳动力少,经济来源单一,没产业、没技术、没经验,仅靠种点地维持生计,一直徘徊在寻找致富门路的十字路口。“县上今年倡导栽植苹果树,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还请来技术专家专门做了培训,我计划今年整出二十多亩地栽植苹果树,相信我家以后这日子会好起来,生活能富起来。”张万峰一边挖窝一边说。
方山乡蒲河村贾河湾组村长高志强说:“今年县上和乡上规定栽植苹果树,经过和社员讨论,社员都特别高兴,现在我们计划栽100亩。”
据悉,镇原县规划3年内新栽苹果树17.5万亩,今年已新栽3万亩,目前已经规划整地1.4万亩。“为了高质量的建好苹果园,栽好苹果树,还要进一步动员县乡技术人员全力参与,加强技术指导,规范栽植的同时也要做好苗木的调运和质量把关。”镇原县果业局党委书记慕浩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