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新媒体优秀经验及先进做法_优质政务新媒体典型经验_优秀政务新媒体

北京:首批“税路通”北京服务包发布。10月24日,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发布涵盖6项内容的首批“税路通”北京服务包,内含国别报告情况分析、《北京市“走出去”纳税人税收指南》、“走出去”企业境外投资税收风险评估自测表、《中国预约定价安排年度报告》、税收协定推介材料以及《优化首都税收营商环境改革备忘录》6项内容。以服务包中的“走出去”企业境外投资税收风险评估自测表为例,表格全面梳理了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税收问题,根据不同情况设置了得分标准。企业可通过自行检测,计算出自身的跨境投资税收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与应对,更加有效地防范跨境税收风险。(北京日报)

河北: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深入清理瓶颈壁垒,提高政策可预期与可持续性,构建公平竞争、预期稳定的市场环境。在政府采购和招投标中实施“双盲”评审,破除招投标领域壁垒;推行实施企业名称申报承诺制,实现企业基本信息变更无感审批;将符合税费减免、财政补贴、融资支持要求的企业全部纳入免申即享覆盖范围。深入清理各种壁垒,维护市场公平。提高政策的可预期性与可持续性。二、持续在服务上强化企业需求导向、在实践中锻造精准高效的执行力,构建服务周到、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在审批便利化方面,706项审批事项所需11858个申请材料(证明)取消、压减3557个,1171项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网办率为82%,“最多跑一次”“一会三书一证”“不见面审批”等先进做法在全省多地推广实践。持续在服务上强化企业需求导向。持续在实践中锻造精准高效的执行力。三、全方位改善金融生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构建多元保障、融资顺畅的金融环境。立足实际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地方产业与企业水平,加快构建多元保障、融资顺畅的金融环境。提高政府为经营主体融资服务能力。创新融资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强数字化建设,提高信贷便利度。

四、聚焦企业权益保护,推动执法规范化柔性化,构建遵法守纪、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推进法治环境建设,一是健全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制度,尽快补充完善相关政策,让企业家吃下“定心丸”,进一步“聚商气拢人气”。二是完善解决商业纠纷制度,构建新型商事调解和仲裁制度,探索诉讼、仲裁与调解“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实现智能化办事、办案、办公。三是完善企业破产程序,深化破产案件府院协调联动,探索多渠道企业挽救机制,提高企业重整成功率。四是提升执法规范化柔性化水平,集中整治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等行为,切实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重视柔性执法,全面落实“首违免罚”“轻微不罚”制度,建立“容缺后补”工作机制等,让执法有温度、企业有安全、发展有保障。五、以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治理政务失信为突破口,构建诚实守信、遵约践诺的信用环境。一是完善政务失信预防机制。建立健全政务失信预警机制,通过数据监测等手段及时发现政务失信行为。二是完善政务诚信监督机制。健全政务诚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拓宽政务诚信监督渠道,鼓励媒体、民间组织、公众参与政务诚信监督工作,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监督格局。三是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强化对政务失信行为的追责问责,通过行政处罚、信用惩戒等手段依法依规治理政务失信行为。四是提高政府履约能力。对政府承诺类事项进行可行性论证、承诺预期效果分析,确保承诺事项可履约。(河北日报)

江苏:在全国率先试点政府投资工程集中建设监管。《江苏省政府投资工程集中建设管理办法》于11月1日起施行。《办法》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领导集中建设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是集中建设工作主管部门,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做好集中建设相关工作,教育、卫生健康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使用单位依法履行职责。项目建设资金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及时筹措并拨付到位,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实施单位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办理竣工财务决算,自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1年。这也是江苏在全国率先试点政府投资工程集中建设监管,为集中建设提供法治支撑。(南京日报)

浙江:创新生态环境执法方式优化营商环境。浙江省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文书格式范本(2023年版)》,提出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对违法事实、证据、法律适用、当事人陈述申辩、自由裁量等内容进行全面说理的要求,让企业明白“事理、法理和情理”,以“理”服人,从而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根据重点领域、重点行为,编写《浙江省企业生态环境守法行为指导清单》,对照企业违法行为,同步制作、送达《守法建议书》,主动指导企业健全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并同步制作、送达《学法积分建议书》,告知企业学法积分抵扣行政罚款、黄红码转换时间等惠企举措的具体内容,引导企业学法懂法、知法守法,降低企业违法风险。(中国新闻网)

福建:公安经侦部门多措并举为法治经侦建设注入新动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部署“两治一查”专项整治。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经济犯罪案件积案“挂案”顽疾开展清理整治行动;开展“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冻结专项治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有效落实服务发展执法举措。从严打涉企经济犯罪、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强化民营企业内部反腐等问题入手,研究起草福建公安经侦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若干措施,制定下发《办理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侦查指引》《民营企业涉经济犯罪指引》等制度规范文件,切实解决基层执法实践难题。聚焦执法疑难问题,精心举办省级“论道”活动。紧密结合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开展全省“论道2023”征文和接报案立案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成果近50篇,举办全省“论道2023”专题研讨,邀请知名专家、检法部门评选出一批获奖成果,为破解新时代经侦执法难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培训比武活动。举办全省经侦系统“论剑讲堂”,法治经侦培训班和警税协作业务培训班,组织闽黔经侦战略合作交流座谈会,开展全省反洗钱实战比武等系列实战练兵活动,助力福建省战队获“论剑2023”全国公安经侦部门比武练兵活动总决赛数据穿透打击比武板块一等奖。(人民公安报)

山东:发文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效能。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实施意见》,将推进服务事项目录标准化,形成全省统一《社会保险事项目录清单》,推动全部依申请办理公共服务事项分批纳入政务服务范围。推进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标准化,分批推动全部服务事项“全省通办”,加快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健全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技术标准,推动制定《山东省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规程》山东省地方标准,全面推进“智慧人社”一体化建设。(大众日报)

海南:全方位发力优化政采营商环境。近日,海南省财政厅印发《海南省政府采购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措施》,明确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全流程电子化、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破除隐形壁垒、加强综合管理等五个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构建更加公平、透明、高效、便利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中国政府采购报)

山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关键改革深入推进。制定下发《山西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明确省级663项、市级333项、县级257项许可事项,编制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全面推行“清单之外无审批”。在全省推行“一业一证”改革,首批28个行业实现了“一表申请、一证准营”。各级开发区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完善三项改革政策体系,出台操作细则。政务效能持续提升。加快落实“五有套餐”,全面推行“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超市。目前省市两级实现了全覆盖,三分之一左右的县(市、区)完成了建设。全省1276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115项乡镇(街道)、45项村级(社区)服务事项能够“就近办”。(山西日报)

西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长期以来,我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先后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稳经济“38条”“29条”和优化营商环境“21条”措施。各有关部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工作谋划推动,切实稳定了市场预期,增强了市场主体发展信心。制定发布《关于印发〈打造公平宽松开放包容市场环境工作方案〉的通知》,涉及优化企业开办流程,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畅通跨境贸易通道,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强化劳动力市场监管,保障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激发企业创新创造能力;全面加强市场监管,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西藏商报)

陕西: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陕西省司法行政机关助力营商环境突破年若干措施》,从强化法规制度保障、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责任担当5个方面着手,依法平等保护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推动群众和企业办事“不靠关系靠法治”,不断提高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推动法治督察与巡视巡察贯通协同,围绕市县法治建设、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等重点领域加大法治督察力度。紧盯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派出8个督导组赴11个市(区)及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实地检查督促整改。全面推行证明事项清理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2018年至今,研究推动1255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出台《关于深化公证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公证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逐年解决“一人公证处”“无人公证处”问题;会同省财政厅制定《陕西省法律援助补贴办法》,开通民营企业员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陕西日报)

广西:出台19条“硬措施”打造法治化营商“软环境”。10月16日,广西印发《关于全区政法机关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聚焦广西法治化营商环境短板和弱项以及企业关切,通过优化便捷高效的政法服务,提升文明规范的执法水平,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以高水平法治服务助力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见》从5个部分制定了优化法治营商环境19条具体措施,明确各级政法机关通过加强协同联动、整合涉企服务资源、改进服务方式、优化办事流程、创新服务监管,有效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中国新闻网)

内蒙古: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实施办法》。10月16日,自治区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实施办法》。本次印发的《办法》,是对2021年7月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实施办法(试行)》进行的修订。包括:提升满意度权重,原满意度权重为20%,修订后明确为30%满意度权重纳入最终得分。推行无感获取数据,加强区直部门业务系统对接,能直接获取部门数据的,尽量用数字化手段获取,以此有效减轻地方填报数据的负担。同时,修订后的《办法》不再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和《营商环境评估评分计算公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石家庄:市市场监管系统出实招助企纾困。石家庄市近日出台《石家庄市市场监管系统稳定经济运行及助企纾困的若干措施》,提出32项举措,在推出商标受理即时办、网上办服务,实行年报多渠道填报的同时,贯彻落实企业信用修复政策,为企业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停止公示行政处罚信息开通电话咨询和辅导服务,推行“邮寄办、不见面”修复。针对外资企业,实行外资注册首办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审核合一等制度和周末不打烊服务,推行外商投资企业歇业登记制度,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的,外资企业可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河北新闻网)

厦门:建立清单化落实机制 出台细则优化营商环境。首创“e政务”模式,233项政策“免申即享”。建立清单化落实机制,将145项法规条款逐项分解,出台细则,按季通报落实情况进展;配套出台4批182项重点任务清单,确保条例落地走实。在成效方面,实现群众办事“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减跑动”,在全国首创“e政务”模式,1600项政务事项“跨省通办”,“免申即享”兑现233项政策,惠及1万多家企业。增信基金扩围升级,贷款总规模300亿元。对增信基金进行扩围升级,将支持贷款总规模由160亿元提高至300亿元;设立先进制造业、双循环、文化旅游和首贷续贷4只专项子基金;将合作银行由原来10家扩充至16家。保障人才用房供给,在厦就业满5年可申请。一是让新就业毕业生‘有得租’,面向在厦稳定就业无房职工提供市级公共租赁住房,按市场租金标准70%计租;二是让稳定就业青年骨干‘买得起’,将在厦就业满5年的本科以上毕业生纳入保障范围,将房型面积标准提高到95平方米左右。(海西晨报)

完整内容详见:《投资促进参考》2023年第41期

组稿//大思潮投资促进研究院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