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充分利用了当地独特的自然禀赋,由于咬住农民致富的目标不放松,更由于陕西省委、省政府20年锲而不舍地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苹果产业的发展,而改变了25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中600万曾经徘徊在贫困线上农民的命运。
陕西苹果创造了奇迹,并引发了国内外人士的无限感慨和思考。
曾经跌宕起伏的产业
上世纪80年代初是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阶段。中国果树研究所在《全国苹果区划研究报告》中,对我国各苹果主产区的生态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陕西渭北黄土高原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土壤富含钙、镁、锌、硒等多种有益于健康的微量元素,且远离工业区,生态环境好,无污染,成为符合7项苹果生态适宜指标的最佳区域。这一信息引起了陕西省决策层的高度重视。要知道,这片苹果最适生长区中常年种粮薄收,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一直生活在贫困线上。
陕西省委、省政府随后出台的一系列举措,特别是“七五”、“八五”期间出台的发展规划和果品基地建设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苹果的积极性。在市场的驱动下,全省苹果面积迅猛发展,1996年竟然达到753.6万亩,跃居全国第二位。苹果给陕西人带来了大把的财富。1999年全省苹果总产量达到395万吨,收入72亿元,并带动起相关产业20多个,增收达30多亿元。以苹果大县礼泉为例,当时的苹果面积达到40万亩,总产量6.5亿公斤,总收入8亿元,农业特产税6000万元,分别占农民收入和县财政收入的80%和65.1%。
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市场情况逐渐恶化:红富士由每公斤1.8元左右下跌到0.6元—0.7元,秦冠由每公斤1.2元左右下跌到0.16元—0.3元。当时陕西媒体形容此景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是“惨不忍睹”。记者采访一些苹果县时,曾看到过马路边8分钱一斤的秦冠苹果没人要的情况,“挥泪砍苹果树”的村子比比皆是。专家保守估算,自1996年开始,苹果面积每年至少以5%左右的速度递减。
苹果的大起大落在社会上引起反响,苹果“太多了”的呼声不绝于耳,甚至有专家指出,产业调整的方向就是产业收缩。陕西省委、省政府组织人员深入调研后,发现如下问题:一是果区的分布不合理,渭北高原以外非优生地区的苹果栽种面积接近全省的30%;二是质量参差不齐。陕西曾有句流行语形容那时的苹果市场状况,“(好果)2元、3元买不到,(赖果)2角、3角卖不掉”,结果导致占全球苹果总产量8%的陕西苹果,其出口份额不到1%且国内滞销;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德国年加工苹果占其总产量的75%,美国是40%,而陕西省只有10%;四是销售手段落后。据统计,当时全省90%的苹果销售是果农等客上门,或托朋友、找熟人,只有不足10%的苹果是果农与果商或企业签订合同销售的。
调研使得决策者的思路豁然开朗:陕西苹果的症结不是总量太多,而是区域分布、产品结构、种植模式等方面存在问题。2000年9月25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出台,使数百万果农于重重迷雾中明晰了“苹果”究竟出了啥毛病。由于政府决不放弃苹果产业的态度鲜明并指明了调整的方向,果农们燃起了“再搏一次”的希望。次年,果农们的信心由于迄今为止仍是全国“仅此一家”的省级果业管理局的诞生而更加坚定。
在《决定》的指导下,已经被确立为全省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的陕西苹果,开始了新世纪的振兴之旅。巧合的是,新任命的省果业局长叫王振兴。据王振兴介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果业局主要抓了两项工作。一是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即:增加优生区的栽种比例到85%,合理栽种早、中、晚熟品种,提高优果率到60%,至2008年建设300万亩绿色苹果基地(现已提前两年完成);加快提高浓缩苹果汁的生产能力;大量增加机械冷库和气调库的容量;二是提高果农素质,通过多种途径推广省、地、县三级技术培训服务体系。每年培训果农50万人次,抓好各级示范园的建设,用机制激励科技人员深入苹果生产的主战场。
“精细”而精彩的产业
今年10月12日,国家苹果示范基地洛川苹果园里挤满了客商,参加中国·陕西国际果品交易会暨第二届东盟会议的代表们兴致勃勃。阳光下,疏密有致的果树齐齐整整,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树行间的三叶草郁郁葱葱。一位东盟的客商感叹地说:“这里有世界上最好的苹果园”。
很多干部至今记得省委书记李建国在2001年省委全委会上谈及苹果产业发展时的要求:“陕西苹果要争中国第一,创世界名牌,出一流效益。”为此,该省自2002年开始了一场涉及数百万果农的“园艺革命”,改变陕西苹果的品质以适应市场需要,成为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陕西苹果产业发展初期,对苹果园艺所知甚少的农民,一心只想着多种多收,以致礼泉县竟然出现每亩最大密度1110株的园子,产出的苹果无形、无色、大小不匀,自然不好卖,只好两三角一斤论堆卖。
为了迅速扭转果农的粗放型生产方式,陕西省于2001年至2004年间先后派出500多名果区内主管干部、技术人员去日本培训,并由政府资助100多名果农到国外考察学习,4年间累计培训技术人员和果农515万人次。在“园艺革命”中,主管副省长王寿森提议用示范果区推广新技术,并将改造果园的“四项关键技术”编成简单易记的口诀,一时间“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12个字风靡陕西苹果园。2004年夏天,记者在洛川县看到“大改形”后的果园透风透光,果树叶叶见光。经检测,改造后的果园透光率增加了1.5倍,成花率增长近1倍,大苹果、全红果增长1倍多,优质果率由40%提高到70%,病、虫叶率,虫果率等都大幅度下降,产量增加20%以上。
示范果园带来的效益产生了强烈反响,一开始怕白花钱不愿意改的果农纷纷加入“园艺革命”的行列,果品质量大大提高。至去年底,陕西全省已经建设标准示范园3477个,示范面积60万亩,实施果园大改形208万亩,强拉枝334万亩,巧施肥325万亩,无公害措施得以全面推广。更让果农们没有料到的是,“强拉枝、大改形”竟然改写了千百年苹果生产“大小年”的历史,由于果树距离疏密得当,今年本该“小年”的陕西苹果,产量不减反增,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0%。富平县果农段俊海对记者说,陕西第一次出现了中秋后苹果不降价的情况。
由于小小的苹果被越做越精,陕西苹果渐入“种得好,卖得贵”之佳境,现在已经大踏步地走出国门。今年5月,意大利国家电视一台摄制组一行20多人来到渭北高原,拍摄了一组专题报道,播放后在欧美引起广泛关注。王振兴说,今明两年是陕西苹果的“外交年”:12月16日,陕西在阿联酋的迪拜召开与阿拉伯联盟国家果商会议;2006年,陕西将与农业部联手在欧洲召开25+1会议,欧洲25个国家的果商届时将齐聚布鲁塞尔品尝陕西苹果,而后他们要亲自到陕西参观果园,洽谈具体贸易。据介绍,陕西省各苹果产区每年都要接待国外参观和洽谈贸易人员上百批。
陕西在做精果园的同时,还力求苹果区域和品种的“精致”调整,“有进有退”的战略非常奏效:5年来,在总面积减少100多万亩的情况下,渭北苹果优生区新增面积138.27万亩,苹果基地县发展到30个。截至2004年底,全省优质苹果面积已占苹果总面积的77%,产量占到86.5%。为了精益求精,省果业局还对适生区内最适宜种植哪类品种再次进行细分,同时为拉长苹果产期通过不同渠道引进多种早熟、中熟、晚熟和极晚熟苹果。以富平县为例,从每年6月中旬推出的“藤木1号”早熟苹果,到11月中旬极晚熟的“粉红女士”,半年中每个月都有新品种推向市场。
科学的布局使得陕西苹果在市场上出奇制胜,果商李恒立告诉记者,今年自己收购一个优良品种产品时比山东省早了半个月,虽然是1.8元一斤从农民手中买下,却还赚了个钵满盆满。而其他果商在半个月后从外省虽6毛钱收购的同品种果子,却还赔了。
“绿色”无限的产业
今年7月中旬,应我国农业部国际合作司邀请,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斯蒂夫、荷兰果树栽培高级专家弗兰克来到洛川,在方厢村考察了果农贺杨礼的果、畜、沼、窖、草“五配套苹果园”。贺杨礼介绍:“果树下种上三叶草、青草用来喂猪、猪圈旁建有沼气池,畜肥入池产沼,沼气照明做饭,节约能源,沼气渣作为无机肥可上果树,沼液也可做叶面肥直接喷到果子上,既省了购买肥料的支出,又保证了果品的绿色安全。”由于今年用沼液喷施叶面和沼渣上园,贺杨礼的苹果长势格外好,优果率达到75%以上,总收入预计可到4万元。按照他的经验,每喷施1次沼液相当于用1次农药,所以洛川的果园较其他地方少用药2/3,大大降低了农药残留和种植成本。
“五配套”的生态生产模式令两位专家激动不已,斯蒂夫说:“这简直就是有机苹果的生产方式。如此完美的绿色产业链非常少见,完全超出了我来陕西之前的想象。”看到苹果产区的苹果几乎全部套袋,专家更是感到不可思议。弗兰克说,这在荷兰是根本做不到的。荷兰由于人力资源不足,成本太高,不但苹果不可能套袋,就连疏花疏果都要用化学药剂进行喷施处理。他感叹,这么大规模的苹果园,技术规范之好,园艺水平之高,只有在中国才能实现。他认为,陕西苹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大。
洛川县果业局长安金海说,该模式使洛川苹果成为货真价实的“绿色”食品,致使许多家可以多卖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如今洛川农民争先恐后地效仿这一模式,已经修建沼气池近两万个,生猪饲养较前增加了6.5万头,果园中的种草面积已占到50%。据统计,目前洛川已有30万亩这样的果园。闻此,两位专家建议陕西把这种有机苹果生产的全过程通过商业策划叫响市场,并断言:“一定能够成功。”
王振兴说,农药高残留问题一直危害着广大的消费者,也使我国的水果出口遭遇国际市场的“绿色壁垒”。在大力推广有机种植模式的同时,陕西省从2002年开始清理农药市场,各级工商部门严守“不准卖、不准买、不准用”的规定,从源头封堵高残留有毒农药进入市场。他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陕西苹果甭削皮儿,放心吃。”
王寿森对客商们说,广袤的渭北黄土高原地广人稀,远离工业污染。2003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了对“陕西苹果”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保护范围包括渭北苹果优生区15个县区全部乡镇,14个县区的140个乡镇的行政区域,总面积达400多万亩,产量达400多万吨。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最大的产品。至目前,陕西全省已经通过8大类果品生产基地、24家企业、37个产品的“绿色”认证,其中苹果面积达到近300万亩,居全国第一。为了积极主动地与国际市场接轨,渭北苹果出口基地建设的认证工作紧张有序。记者采访得知,在短短3年时间,陕西已经注册出口果园232个,面积近30万亩。
果业的发展还极大的改善了自然环境。统计资料显示,陕西全省目前的水果面积占同期有林地面积的12%,提高国土森林覆盖率3.4个百分点,对控制水土流失,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在气候条件恶劣的渭北旱塬,由于有了近千万亩果树“森林”,加上果园种草等措施,对防风防尘、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气候环境,建设良好生态家园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带动农民致富的产业
黄陵县隆坊镇鲁村的张天光,过去是有名的穷户,今年靠着10亩苹果,全部进账是3.2万元。村主任张正录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苹果是历年收成最好的一年,仅靠苹果,全村人均收入就达到2643元,146户村民中,有45家是苹果万元户,还有38家收入5000元以上。其实,在陕西的30个苹果基地县中,像鲁村这样靠苹果脱贫甚至致富的村子,数不胜数。
采访中令记者震惊的是,陕西省目前确定的30个苹果基地县中,竟然有25个是国家或省级贫困县。由于地处渭北旱塬,绝大部分地区自然资源相当匮乏,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土地根本不适合种粮食,今天的600万果农,曾经长时期地徘徊在贫困线上。记者在国家级贫困县旬邑见到这样一组数据:199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59元,人均苹果收入26.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38%。1995年农民人均收入732.8元,人均苹果收入489元,占纯收入的66.8%。2000年全县人均收入1323.9元,人均苹果收入866元,占全部收入的65.4%。2004年全县苹果面积发展到30万亩,产量21.2万吨,产值3.6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577元,人均苹果收入1052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66.7%,预计今年还会有较大的增长。全县29万人口有将近半数依靠苹果产业脱贫。部分栽果树早、面积大的农户已进入小康水平。县长兰孟堰对记者说,如果不是苹果产业的发展,旬邑县即使在财政救助下脱贫,也难保不再返贫。在旬邑漂亮整洁的村落采访时,县委书记郑光照说,最漂亮的小楼房都是果农盖的。
洛川县的变化更是让果农们看到了光明的前景:洛川是省级贫困县,也是陕西苹果产业发展最早、调整最成功的地区之一。近几年,该县果农的人均收入不断攀高。2000年是1400元,2004年达到2131元,今年预计可达到2720元左右。由于洛川等地的典型引路,陕西果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县长曹明洲说,没有苹果产业,就没有全县80%的村修通沙石路,就不可能实现95%的村实现人畜安全用水。今年洛川87%的农民投保农村医疗保险,人均投保15元,在全国都是高水平。全县城镇水平由5年前的28%提高到今年的34%。
果品生产的发展,吸引了国内外的企业、特别是大量民间资本进入果业生产加工领域,目前全省已经有5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11家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陕西海升果汁有限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苹果汁生产企业。作为榨汁原料的苹果已经由90年代末的八九分钱一斤,涨到今年的四五角钱,果农从中获利巨大。
600万果农因苹果而改变命运的奇迹,引发了国内外参观者的无限感慨。有专家指出,如果单纯依靠国家救济,这样庞大的贫困人口不可能如此之快地走上希望之路。
陕西省政府近期统计,全省以苹果为主的水果面积已经达到118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涉及1000万农民,占全省农民总数的36%。苹果产业的发展是陕西全省果业发展的缩影,1000万果农正在因发展特色产业而脱贫,因特色产业越做越好而逐渐迈上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