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 记者 任晓彤

潼关历史悠久,人文底蕴厚重,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黄河潼关段美食小吃文化。潼关小吃内涵深邃,特色鲜明,品类众多,尤其是潼关肉夹馍,更是以其“焦黄酥脆、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特点而驰名中外,2012年被确定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全县建成肉夹馍工厂13家,生产线33条,日生产速冻饼260万个,年产值达到10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达2万余人。潼关肉夹馍销往国内各大中城市和海外20个国家和地区,走出了潼关、走出了陕西,走出了国门。

潼关县深入挖掘潼关肉夹馍历史文化元素,赋予其新的时代文化内涵。建设潼关肉夹馍文博体验馆,将特色美食与民俗风情完美融为一体;广泛宣传肉夹馍传说故事,增强浓郁的文化色彩;奖励肉夹馍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扩大肉夹馍传播面和号召力;筹建潼关肉夹馍博物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通过各种措施充实丰富潼关肉夹馍的内涵和外延,使其成为鲜亮的地域文化符号。

潼关县把肉夹馍产业作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全方位予以支持。政策层面上,出台了《关于加快潼关肉夹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举办潼关肉夹馍高质量论坛,注册潼关肉夹馍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推行原产地溯源二维码,提升潼关肉夹馍行业标准;土地层面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将食品产业集聚区列入;金融层面上,为潼关籍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和创业补贴,协调陕西信合、邮政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肉馍贷”,申报国家债券资金建设肉夹馍产业园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人才层面上,成立潼关小吃创业孵化基地,聘请国内专家学者为肉夹馍产业发展把脉赋能;创新层面上,研发出肉夹馍速冻饼自动生产线,为潼关肉夹馍迈上产业化快车道奠定了坚实基础;宣传层面上,政府牵头举办了潼关肉夹馍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组织肉夹馍生产企业参加烹饪大赛、世博会、消博会,丝博会等各类大型展会,扩大潼关肉夹馍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潼关肉夹馍越来越火,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央视《致富经》《谁知盘中餐》《回家吃饭》《经济半小时》等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新华社《潼关肉夹馍探海记》《潼关肉夹馍香飘千万家》《一份肉夹馍透出的产业复苏密码》等节目进行了宣传。肉夹馍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小麦种植、生猪养殖、生产加工、冷链运输、网络电商、包装材料等全产业链体系发展,带动了乡村文化旅游蓬勃发展,带动了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肉夹馍产业的发展使传统文化品牌价值得到了有效释放,非遗文化走向了产业化、商业化、市场化轨道,实现了从“小肉馍”蝶变成富民“大产业”的华丽转身、从美食到美食产业的跨越。潼关肉夹馍在传递陕西美食独特味道的同时,也增强了陕西人民对本地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搭建了陕西传统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扩大了中华民族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