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提案,公共文化建设一度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近年来,为让城乡居民公平地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基本文化服务、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各地文化厅局和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在提升数字化服务、满足弱势群体需求、消弭城乡差距等方面涌现出许多经典案例。这些实践推进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建设,提高了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能,保障了城市特别是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我们将这些实践予以总结,以飨读者。

山东东营乡村剧场:农家休闲有了好去处

优质服务典型经验材料_典型案例经验材料_优质服务典型经验案例

山东东营市黄河路街道耿井村怡邻广场建成后,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2015年5月以来,山东省东营市在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同时,创造性地配套建设了乡村剧场,让农村基层群众“休闲有去处、娱乐有场所、聚会有阵地”,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探索形成了一条新的路径,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并将于2017年基本实现全市行政村乡村剧场全覆盖。

为满足群众对更高层次文艺演出和娱乐生活的需求,东营市利津县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于2014年尝试建设乡村剧场,取得了初步成效。2015年,东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开始在全市进行试点推广,并策划组织了“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巡演活动,当年共建成100个乡村剧场。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为推进乡村剧场建设顺利进行,东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制定了《东营市乡村剧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依据结构合理、实用节约、彰显特色的原则,根据辐射范围、人口规模、群众文化工作基础以及经济实力等综合因素,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确定建设位置,确保乡村剧场建成后真正发挥作用。按照“试点—推广—普及”三步走战略,东营市2016年共完成260个乡村剧场建设任务,2017年将基本实现全市行政村乡村剧场全覆盖。

制定标准、完善功能。在乡村剧场建设过程中,东营市制定了一系列建设标准,包括建设一个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配套建设阅报栏(电子阅报屏)、体育健身设施和灯光设备的文体广场;按照100平方米、150平方米、200平方米3个标准搭建舞台,并配备LED大屏、音响、舞台灯光等设备等。为满足互联网时代群众的应用需求,东营市逐步把群众文化广场、乡村剧场提档升级为数字文化广场,通过配备WiFi,在LED大屏上安装高清机顶盒、高清摄像头,实现让群众免费享用WiFi、接受远程辅导培训、下载数字文化资源、收看点播高清电视节目、自主播放视频等功能。特别是通过高清摄像头和LED大屏回传高清视频信号,创造性地实现了文化馆辅导教师实时对多个文化广场群众开展远程同步辅导培训。

多方协作、共建共享。东营市充分利用乡村剧场和群众文化广场,按照“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赛事”的思路,探索建立了多种演出主体和演出方式相结合、“种文化”和“送文化”相结合的群众文化活动长效机制。东营市县文化主管部门深入开展“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巡演活动,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借助乡村剧场送戏送电影下乡。文化馆也发挥总分馆作用,组织农村基层群众借助乡村剧场、数字文化广场开展戏曲和广场舞培训等活动。同时,东营市充分调动乡镇和村两级的积极性,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组织开展戏曲、舞蹈、声乐、器乐、广场舞等群众喜欢的文化内容和文化活动。

健全机制、规范运作。东营市明确了县区是乡村剧场建设的责任主体,采取“财政支持一点、项目安排一点、社会筹措一点”的办法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市财政按照每建成一处乡村剧场、数字文化广场补助3万元的标准对县区进行补贴奖励。采取PPP建设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东营市广电网络公司投入500万元对具备条件的文化广场免费安装数字设施设备,县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分期支付无线WiFi使用费用,并采取“委托管理”的方式,将广场数字化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管理维护委托给公司负责。形成了多部门协调机制,宣传文化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为保证建设成效,东营市把乡村剧场、文化广场建设纳入各县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考核,并建立了督导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建设工作责任到位、投入到位等。

东营市乡村剧场建设受到了农村群众的普遍好评,许多村民反映,乡村剧场让村里多了一个阵地,少了几桌麻将;多了一些交流,少了一些埋怨;多了一支队伍,少了一些纠纷。

此外,乡村剧场也为文化活动监督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方式。演出团体可利用免费WiFi,现场发送演出视频、图片,文化部门可通过广场上的高清摄像头及时调取演出现场情况,群众可随时通过手机对演出节目作出评价,极大地提高了文化部门的监管效率,健全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监督管理和评价机制。

上海市嘉定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迈进“云时代”

优质服务典型经验材料_优质服务典型经验案例_典型案例经验材料

“文化嘉定云”带给公众便捷新颖的服务模式,图为读者在嘉定图书馆下载阅读喜爱的图书。

面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任务,上海市嘉定区以上海市第一朵文化云——“文化嘉定云”为创新突破口,用便捷、新颖、有趣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引领公众参与文化活动,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做出了有益尝试。

“文化嘉定云”2014年12月18日正式上线,形成了由“文化嘉定云”网页版、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服务号四大品牌组成的公共文化数字信息服务集群。“文化嘉定云”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与先进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文化资源和服务信息聚合于网络共享平台之上,通过电脑终端、移动终端及时推送,为公众提供综合性、一站式公共文化数字服务。

“文化嘉定云”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三大转变”,即从政府单向提供服务到引导群众自主服务转变,从数字文化需求机制的分享者向供需平衡的协调者转变;从追求规模的数字文化资源库建设到关注个性化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转变。

文化菜单——利用“文化嘉定云”平台解决文化活动供需对接问题。“文化嘉定云”收罗了嘉定区、镇两级的精彩文化活动,及时发布活动预告,并开展网上预约票务,市民只需通过网络预约,活动当天直接到现场终端机自助取票即可。该功能最大限度方便了市民参加文化活动,激发了市民参加文化活动的热情。

场馆预订——为了鼓励更多热爱文化的市民走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嘉定云”开通公共文化设施场馆预订功能,将该区近150间团队活动室向市民开放,并实行网上预订,鼓励更多市民走进公共文化场馆。场馆预订功能实现了公共文化场馆利用率同比增长三倍。

文化众筹——引入“众筹”概念,通过“文化嘉定云”平台,为文化类企业、非政府组织、群文团队、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活动搭建平台。鼓励社会力量通过云平台向群众征询意见、募集资金以及开展文化活动。

网上书房——将“文化嘉定云”打造成群众自我提升的重要平台,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期刊、库克音乐等14种国内主流权威信息资源数据库搬上“文化嘉定云”平台,市民通过读者证号一次性绑定,便可在家中轻松查阅资料。

数字展馆——嘉定拥有嘉定孔庙、法华塔、嘉定博物馆、韩天衡美术馆等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也积聚了嘉定竹刻、名家纂印等大量文化珍品。“文化嘉定云”运用3D技术,将这些城市文化瑰宝呈现于网络中。

精品资源——“文化嘉定云”用数字化手段聚合区内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资源,收罗地方文献、展览演出、讲座培训、原创纪录片资料,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数据库,使市民可以通过“文化嘉定云”随时随地观看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

“文化嘉定云”平台形成了“文化菜单—场馆预订—文化众筹—网上书房—数字展馆—精品资源”六大板块和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分享圈”,百姓登录后可尽享“互联网+文化”带来的种种文化福利。

“文化嘉定云”的运行,加强了政府、文化事业单位和市民之间的联系,有力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大幅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在效能提升方面,“文化嘉定云”打通了区级之间、区镇两级各文化单位的行政壁垒,集成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全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优化,服务统一发布”。在工作机制方面,“文化嘉定云”通过网络向市民提供开放、透明的公共文化服务,减少了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建立起透明规范的公共文化资源供给机制。

“文化嘉定云”将各文化事业单位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统一发布到网上,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量化考核,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和群众欢迎度一目了然,使百姓的选择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评价标尺,反推文化事业单位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品质。

自“文化嘉定云”开通公共文化设施网上预定、文化团队自主注册功能后,区、镇两级文化场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纷纷在网上“敞开大门”,免费接受市民预定,使百姓真正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针对公共文化场馆等存在的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文化嘉定云”以黑名单和积分制度进行制约,一定程度上督导市民遵守文化场馆和公共场所的行为礼仪。

广东中山统筹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小平台”承载“大服务”

优质服务典型经验材料_典型案例经验材料_优质服务典型经验案例

广东中山市小榄镇文化志愿者在绩西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服务

自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工作以来,广东省中山市大胆探索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模式,积极统筹推进跨部门、跨系统、跨区域的资源整合,全力将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投入从零散模式转变为集约模式,实现全方位的文化资源整合,形成“小平台”承载“大服务”的工作格局。

自2014年被文化部确立为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城市后,中山市积极统筹推进,出台了《中山市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在全市选择了30个不同类型的行政村(社区)作为试点村居。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具有中山特色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三三三”工作模式,有效提升了该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效能。

构建标准化、特色化、数字化“三元服务空间”。一是配置标准化的功能场室。出台了《中山市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明确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四室两厅一场一栏一台”的标准化配置。其中,“四室”即活动排练室、书报刊和电子阅览室、老年人活动室和未成年人活动室,“两厅”即多功能讲座厅和多功能文化展示厅,“一场”即综合户外文体广场,“一栏”即文化宣传栏或阅报栏,“一台”即户外简易戏台。二是构建特色化服务空间。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套社区服务站、便民服务点、公益工作坊等半公益、有偿性文化服务场室,开设文化分享服务、志愿服务、便民服务等个性化服务方式,满足群众的多元化文化需求,进一步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形成“一社区一品牌”的特色服务格局。如大涌镇青岗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三点三老友记休闲坊歌会”,民众镇锦标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依托社区电子阅览室,面向社区内老年人开办的“e办事公益文化培训班”。三是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开发了中山市社区文化O2O平台,为群众提供社区办事、社区文化、社团参与、演出购票、网上阅读、行政审批、医疗挂号等综合性服务。

实施以行政村(社区)党组织和委员会为主导、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参与运作的“三方联动”。一是行政村(社区)党组织和委员会主导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运作。把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凝聚民心、服务群众的重要任务,列入行政村(社区)两委工作计划和年度经费预算,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二是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通过公益文化创投活动培育社区公益文化组织,引导社会文化组织参与行政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整体委托、项目委托或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运营,推动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管理运行走向专业化。三是购买社工机构服务。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引进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力量,参与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公益项目运作、个案跟踪等,有效提高了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水平。

促进文化服务与公益服务、便民服务“三项服务融合”。一是整合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资源。积极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终端平台优势,整合来自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的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实现人财物统筹使用,推动各镇区行政村(社区)公益园、修身学堂、体育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与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共建共享。二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社区多元化服务有效融合。依托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引入社会力量,为社区居民提供阅读推广等各类公益文化服务,实现文化服务与公益服务交织融合。三是支持社会力量设立社区便民服务点。向社区群众提供网上行政审批咨询和辅导、报刊零售等以便民为目标的微利有偿服务,探索引入“图书室+咖啡”“图书室+茶座”等服务模式,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通过实施“三三三”工作模式,中山市较好地解决了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问题,有效破解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不足、设施建设水平不高、资源配置不平衡、供需不匹配等难题,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行政村(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优化,服务供给渠道得到拓宽,大大增强了基层公共文化的发展活力。

辽宁省图书馆“手语世界”文化志愿服务成效显著:文化扶残助残蔚然成风

典型案例经验材料_优质服务典型经验案例_优质服务典型经验材料

辽宁省图书馆“手语世界”活动现场

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对弱势群体进行知识援助和信息传递,消除他们与大众之间的沟通鸿沟,是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广大文化志愿者的重要服务领域。

辽宁省图书馆2003年开办了旨在传播手语技能、扩大知识交流、传递社会关爱的“手语世界”活动。十几年来他们不断创新,截至目前,该馆“手语世界”活动共举办580场(次),开展培训3000余次,直接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达千余人,服务受众16万余人次,形成了辽宁省图书馆文化扶残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

“手语世界”活动主要包括3个部分:一是开办手语培训班,二是组织志愿者走近听障读者,三是为听障读者提供更广阔的学习、阅读、活动平台。活动由草创期的每月一次,到成熟阶段的每周一次,其间从未间断的是工作人员和文化助残志愿者10多年来风雨无阻的执着与坚持。其中“爱使无声世界更精彩”“手语世界进校园”等主题系列活动,不但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且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吸引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

随着志愿服务队伍的不断壮大,为了实现对志愿者的规范管理,辽宁省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组织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包括“辽图志愿者管理办法”“辽图志愿者操作规程”在内的一整套规章制度,为建立组织严密、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志愿者队伍提供详实可靠的准则和依据。为切实保证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益,辽图在每批志愿者招募初期都会邀请有经验的特殊群体服务专家对志愿者进行服务技能的培训和岗位督导,定期进行考核和评议。同时,为每位志愿者建立个人服务档案,追踪记录其提供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服务档案的完善管理和有效评估,为“手语世界”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一手资料和研究依据。

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的规章制度、专业系统的培训、健全的档案制度让“手语世界”志愿者队伍成为组织有力、管理完善,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高素质团队。这样的团队在服务工作中将志愿精神和服务能力完美结合,体现出良好的整体实力和强大的战斗力。

图书馆在人力资源有限、服务范围广大的现实背景下,需要大量有能力、有觉悟、有素质的志愿者加入。为此,辽图积极创新招募方式:一方面大力招募以社区、班级、家庭为单位的团体志愿者;另一方面通过社交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号召年轻人加入。充满人性化的招募方式建立了志愿者对图书馆的归属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志愿助残服务行列。

参与“手语世界”活动的志愿者有在校大学生、部队官兵、离退休老干部……各有所长的志愿者充实了助残服务的人才库,让接受服务的听障读者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在体验到志愿精神的高尚和温暖后,一些听障读者纷纷加入志愿服务的阵营。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同心协力,在扶残助残事业中不计得失、辛勤劳作、爱心接力、薪火相传。图书馆、志愿者、听障读者在“手语世界”文化助残服务这个循环圈中,每一个角色都是付出者和受益者。正是这种奉献与收获共存的服务模式,令“手语世界”活动保持着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常年坚持与不懈努力也带动了其他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如老年电脑班、英语沙龙、海燕姐姐讲故事等文化公益活动。每期活动都有大批文化志愿者参与,使辽宁省图书馆的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向社会化发展、制度化建设、专业化运作和规范化管理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